APP下载

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成套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2012-10-14任立耀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单人男单世锦赛

任立耀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成套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任立耀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文章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两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项目前三名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比较研究,找出我国该项目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提供参考。

中外;竞技健美操;单人;项目;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竞技健美操是国际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虽然其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20余年时间,但它却以自身的魅力及项目特点风靡全球,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竞技健美操作为男美项群竞技比赛项目,也引起人民广泛关注。目前,已有许多学者致力于该学科的研究。

近几年,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有着飞跃的发展。2006年6月,在中国南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这是2005—2008新规则出台后第一次使用,中国队在此次大赛中取得了男子六人第一、女子单人第二、三人第二、混双第五、第八以及团体第二的好成绩,尤其是敖金平获得了男子单人项目第一名,是我国健美操运动员第一次踏上了世界最高领奖台。2008年4月,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上,我国选手敖金平由于现场发挥欠佳只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从中可以看出,世界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水平发展非常迅速。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6年第九届和2008年第十届两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单项目前三名成套难度动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或维普等工具,以竞技健美操、世锦赛、难度动作、健美操项目等关键字,查阅有关竞技健美操的论文及文献,并结合2005-2008年周期健美操竞赛规则和自己专业知识及经验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和依据。

2.录像解析法:根据第九届、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单项目前三名的成套动作录像资料并对其进行难度动作解析、观察及统计,运用此方法找出成套动作的数量、连接、排序等问题。

3.数理统计法:对录像解析和观察得来的数据进行统计、量化处理和分析,并以表格和坐标的形式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反应,使其更清晰、更直观地说明研究结果。

4.对比分析法:根据所得到的数据,对两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价值及重要性分析

FIG(2005-2008)健美操竞赛规则明确规定,成套动作的总分为艺术分、完成分与难度分相加。

竞技健美操属于男美项群类运动项目,提高难度的价值、创造新的难度动作、不断地向人体生理极限挑战是该项群发展的特点之一。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体能和艺术的展现,是比赛获胜的敲门砖。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评判做了明确的规定:男子单人项目多于12个难度动作,每个都将给予1.0的减分;对最先出现的12个难度动作每个给予0.1-1.0的分值,对于难度动作的组合形式每次予以0.1的加分,并计入12个难度总分之中;对难度动作的缺组、对超过6次地面的难度动作、对超过2次成俯撑、劈腿落地的动作以及对重复的难度动作都将予以1.0的减分。由此可以看出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要求十分严格,这给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合理、科学、巧妙地选择和编排难度动作的依据。在成套动作中,运动员的艺术分取决于成套动作的编排、表现、音乐以及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当运动员的难度价值高,完成质量完美时,成套动作的艺术分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因此,难度动作的选择、编排与完成情况是比赛胜负的决定因素。

(二)对两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1.对第九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数量及组别的分析(见表1)

根据FIG 2005-2008年健美操竞赛规则将难度动作分为四个组别:A组为动力性力量(俯卧撑、提臀起与分切类动作)、B组为静力性力量(支撑类动作)、C组为跳与跃、D组为平衡与柔韧。

由表1可知,在难度组别选择上,我国选手与其他两名选手并无显著差异,但成套难度动作中以C类跳与跃动作居多,C组难度动作要求必须最大极限地展示爆发力和最大的动作幅度,这充分说明我国男子单人项目运动员的爆发力与跳跃能力相对较好,是我们的优势。而其他三类难度动作则相对平均且少于国外选手,我国选手和西班牙选手在B组动作上只选了一个,万一失误就会造成难度缺组,按照规则规定,难度动作缺组每组将给予1.0的减分。因此,我国选手应适当增加B组难度动作,减少其他组别难度动作,以确保难度组别的齐全。

2.对第十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数量及组别的分析(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在B组和D组难度动作上都选择了一个,这样的风险很大,一旦完成有误,将会对成绩产生更大的影响;法国选手在难度动作选择上则相对其他两名选手较均衡,每组的难度动作至少两个,即使一个动作失误,也不会造成缺组的严重扣分现象;西班牙选手在难度动作选择上与中国相同,在B组难度动作上只选择了一个,同样可能造成难度缺组的现象。因此,中国和西班牙选手在难度动作组别的选择上应注意相对平均,在B组静力性力量和D组平衡与柔韧这两组的难度上应该加强,以防止在比赛时发挥失常导致难度缺组的现象。

3.对两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数量及组别对比分析(见表3)

通过对近两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数量与组别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在四个组别难度动作的选择中B组的难度动作较少,在此重点研究B组难度动作的价值。

根据表3得知:在两次世锦赛上,只有第九届罗马尼亚运动员和第十届法国运动员在B组难度动作上选择了两个难度动作,并且这两个难度动作的难度系数都很高,甚至是达到了1.0的最高难度价值。中国运动员敖金平在2006年第九届世锦赛上选择的是难度系数为0.8的新难度动作,而在2008年第十届世锦赛上却选择了一个难度系数为1.0最高难度价值的分腿水平成控腿文森回分腿水平的难度动作。西班牙运动员Lvan Parejo在2006年第九届世锦赛上选择的是一个难度系数为0.6的分腿支撑转体720°,而在2008年第十届世锦赛上却选择了一个和中国运动员2006年所做的0.8的新难度动作,我国运动员在B组动作中选择了难度系数较大的难度动作,充分反应了我国运动员在做支撑类动作方面力量与能力很强,但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注意的是在B组只选一个难度动作,而且难度系数又是大分值,在比赛中难免会有意外情况发生。因此,我们在难度选择与组别方面应该注意安全策略。2006年的罗马尼亚运动员和2008年的法国运动员在难度选择与组别上都比较均衡,这恰恰是我国健美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加以重视的。

(三)对两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组合统计分析

对于成套动作选择的12个难度动作,任意2个同组或不同组别,但必须是不同根命名的难度动作,可以直接以组合形式完成,这将被视为两个难度,但这两个动作不得重复出现在成套动作中,如若这两个难度动作在难度动作评分表中有编号和分值,并且均达到了最低完成标准,除动作本身分值外,还将得到0.1的连接加分。例如:360°团身跳+跳转360°成纵劈腿落(C组);屈体分腿跳+俯卧撑腾起(C+A)。

1.对第九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组合统计分析(见表4)

由表4显示:前三名运动员中有两名运动员选择使用难度组合,并且这两名选手选择的都是C组的跳成俯撑接A组提臀起的动作。这种动作组合的技术是利用了前一动作落地时的缓冲后反弹的力量顺势发力完成下一难度,技术连接相对合理,保证了第二个高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在成套动作中选择难度连接形式更显示出了运动员超强的体能和高超的技能,使成套动作的编排更具有艺术及观赏性。

2.对第十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组合统计分析(见表5)

由表5显示:第十届世锦赛前三名运动员都选择了一个难度组合,西班牙运动员连续做了两个C组跳跃类动作,两个连续的跳跃类动作的连接,第一个动作落地同时作为第二个动作的起跳动作,开始发力准备完成第二个难度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两个动作都要高质量地完成,特别是第一个动作,落地一定要稳,这样才能更好的连接下一个动作,而且运动员的爆发力也要求相当好,因为他们要连续不间断地完成两个难度动作;法国运动员和中国运动员做了一样的C组跳跃类动作接提臀起动作。在历年的比赛上,大部分运动员都会选择C组跳跃动作接提臀起动作,可见这一动作的普遍性,因此,我国运动员应该创造出更有价值连接更加新颖的难度动作连接,挑战竞技健美操的极限美,获得更多加分。

(四)对两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组合对比分析(见表6)

由表6显示:西班牙运动员在第九届世锦赛上并没有做难度组合连接,但在第十届世锦赛上做了两个C组跳跃类的难度连接,可见西班牙运动员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加大了难度组合连接的技术,成绩显著提高。我国运动员则在这两届世锦赛上做了一样的难度组合,可见在其他运动员突进的时候,我国运动员反是不进则退,这需要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很好加以反思,不能停留在原地,如果照此下去,我国竞技健美操是不会实现更好成绩的。同样,法国和罗马尼亚运动员也是选择了C组跳跃类动作接臀起,正如上面我们所说的,跳跃类动作接提臀起动作是很普遍的,大多数运动员都会采用这样一个难度组合,正因为它出现的很普遍,因此,该动作缺乏对裁判员在评判时视觉和感观的冲击和刺激,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个与众不同的难度组合,那么裁判员应该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自然在评判价值上有所提高。

(五)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总体发展趋势

通过对两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项目前三名难度动作的研究可以看出: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从难度价值方面看,运动员所选的难度价值越来越高,难度完成也越来越完美;从难度动作组合方面看,难度组合的出现使高水平运动员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选择更高难度的动作组合来提高成套动作的分值,标志着未来竞技健美操向高难度和高超艺术性方向发展的趋向。

(六)存在的问题

随着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如此快速的发展,我国运动员目前只有在难度价值与难度完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难度动作组合等方面停止不前,与上届雷同,缺乏创新,这就需要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认真、仔细地研究和分析比赛规则,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预知力,进而通过富有创造性的编排来创编完美的动作,只有这样,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才能引领世界潮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各组别的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难度选择在C组动作上较多,而在B、D两组上仅仅选择一个难度,造成难度缺组可能较大;另外成套难度动作有失均衡影响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效果。

2.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出现时段比较均衡,没有难度特别集中在一个时段的情况,但在两届比赛中难度动作时段分布是相同的,在这方面我国运动员在两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改进和提高。

3.在成套难度动作连接上,我国运动员在两届世锦赛上选用了相同的难度连接,均是C+A转体180°屈体跳再转180°成俯撑+提臀起转体180°成文森的难度连接,可见在其他运动员突进的时候,我国运动员是不进则退。

4.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在成套难度动作的编排序列以及难度分值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我国运动员已经做出了难度分值为1.0的最高难度动作,但在成套动作中,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大部分集中在前半段,而后半段则难度系数较低,难度系数的分配不是十分均匀,导致在后半段的动作中是很平稳的一个结束,没有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二)建议

1.选定难度动作时,适当增加静力性难度动作和柔韧类难度动作,同时注意在选材和训练过程中提高对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的要求才能确保动作的多样性,保持领先地位。

2.在难度动作出现时段上应均衡分配,这样会使成套动作看起来十分均衡,而不是给观众和评委一种将难度集中的感觉,从而充分达到难度分配的均衡性,使动作的艺术性有很大提高。

3.在难度组合的选择上要体现新颖的感觉,不能总是用相同的东西,这样给人一种很新的感觉,分值自然会提高,始终用那些老套的东西反而会降低编排的艺术性。

4.在难度分值编排上也应注意分值编排的均衡性,并且要考虑运动员的体能,保证较高的完成率。男美项群类难度动作是体现成套动作价值首要途径,而体能又是挑战难度极限的保证。中国竞技健美操要想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首先要解决体能问题。

[1]李全,赖善业.第九节健美操锦标赛中国混双与前3名若干差距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7,(6):77-78.

[2]王能干,赵倩,江翠萍,肖兆龙.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单项目中国队的技术统计水平分析[J].浙江体育科技,2007,(7):25-28.

[3]姜卫东,王成.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参赛水平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9):54-56.

[4]刘小花,李新红,李富菊.第九届健美操世锦赛中国女单的难度动作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4):64-66.

[5]梁萍.中国健美操夺冠的优势与差距[J]山西大学学报,2007,(9):131-134.

[6]李洪芳,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对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7).

[7]杨峻峰,李宗浩,马桂霞.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编排规律与特点[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60-63.

[8]马桂霞.天津体育学院健美操普修课教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9]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表1 第九届世锦赛男单项目前三名成套难度动作组别与数量统计表(单位:个)

表2 第十届世锦赛男单项目前三名成套难度动作组别与数量统计表(单位:个)

表3 两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中B组动作难度价值分统计表(单位:分)

表4 第九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组合统计表

表5 第十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单项目成套难度动作组合统计表

表6 对两届世锦赛前三名男子单人操成套动作难度组合统计表

G8

A

1673-0046(2012)4-0174-04

猜你喜欢

单人男单世锦赛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韩国“单人洗浴店”生意火爆
星问答
与外隔绝
郭川: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
超轻型单人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