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以”的复音词研究

2012-10-13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复音词用例虚词

段 丽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 650500)

“以”的语法功能与词汇意义伴随着汉语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孔丛子•小尔雅•广诂》曰:“寻,由,以,用也。” 《康熙字典》释“以”为“为也”、“因也”、“用也”等 。然则何为“用”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用”时征引李斯《仓颉篇》曰:“用,以也。”杨雄《方言》曰:“用,行也。” 可见,早期“以”的语义为“用”、“为”、“行”等。

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曰:“‘以’字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工具语的介词,从上古一直沿用到今天的书面语里,如 “以身作则”等。只有一点需要强调,“以”字虽然可译为现代汉语的“拿”、“用”,但词性不同。“以”是纯粹的介词,“拿”、“用”都是动词。” 可见,现代汉语中的“以”的语义为“拿”、“用”等,但词性已发生了变化。

一 《孟子》“以”的使用状况

《孟子》“以”的用法,前人已有不少成果,各家结论相近,最具代表性当属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的附录《孟子词典》对“以”的分析。按照杨先生的统计结果,“以”在《孟子》中共使用411次,主要有介词、连词、副词、动词等用法,从“以”的语法结构规律来看,主要充当状语、补语等。

本文在统计《孟子》“以”作实词、虚词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侧重探讨“以”构成复音词时语义、语法分布状况,进而总结先秦汉语中“以”作复音词使用的特点,所选版本为《孟子》中华书局1960年第一版。笔者统计的数据与杨先生的研究成果差异甚大。根据笔者的统计,“以”在《孟子》中共出现636次,其中实词用例36次,主要充当动词。虚词用例296次,包括介词、连词、副词的使用。构成复音词用例304次,归为三类,一是作固定格式使用68次,包括2类,即“以……为……”、“以为”的使用。二是作单独的复音词使用19次,包括1类,即“是以”使用。三为作为惯用词组使用216次, 包括13类,即“可以”、“足以”、所以”、“何以”、“有以”、“无以”、“能以”、“以是”、“以至”、“明以”、“将以”、“以来”、“以下”。这个统计数据包含《孟子》十四章中重复出现的“以”,即上文统计将“以”单独使用和构成复音词时与其它语素搭配使用的情况区分开来。

二 《孟子》“以”的复音词分析

汉语中复音词有固定格式、惯用词组和复音虚词等形式,现将《孟子》中“以”的复音词之各类用法归纳如下:

表1 《孟子》中“以”的复音词之各类用法归纳一览表

(一)与“为”的配合情况

“以”跟“为”组配的用法有两类,一是“以……为……”;二是“以为……”。具体用法有二,一是“以”作介词,“为”作动词,构成“介+宾+动”形式;一为兼语式,“以”是动词,“以”的宾语为兼语,“为”是兼语后的动词。这两种情况均属固定格式的用法,此处所说的固定格式引出了其所包含的两项内容,即一是位于单句之内,用法和格式比较固定,互相配合、前后照应的一组词,它们一般不构成句式,只在单句内运用;二是在单句或复句中虚词与其它词语构成的常用句式,下面将结合《孟子》具体文本展开讨论。

1.“以……为……”

“以……为……”这种组配格式为“介+宾+动”形式,《孟子》中共18例,约占总例的2.83%,主要表达两种含义。

(1)“把……当作”、“用……来”。引进人或物件等对象作宾语,“以”为介词,可译为“用”、“把”等;“为”作动词,可表示“作为”、“作成”之意,共4例,约占总例的0.63%。如:

(2)“认为……是”。这类中“以”是动词,“为”是联系谓语中心语和宾语的成分。两者构成兼语式,“以”相当于兼语的前一动词,“以”的宾语为兼语,“为”作兼语后的动词,表示人的某种主观看法,其中动词“为”具有系词性质但未完全演变为系词,故“为”后成分可看作表语。

此类句式中,“以”后宾语可由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代词三种成分充当。共14例,约占总用例的2.2%。以下各举2例加以说明,如:

①王无以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梁恵王上1.7)

②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腾文公下6.10)

③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腾文公下6.10)

④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万章上)

⑤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离娄下8.27)

⑥墨子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万章下10.4)

“为”后表语可由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性短语、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三种类型充当,详例如下:

①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梁惠王上1.2)

②今吾子以领国为壑。(告子下12.11)

③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故知王之不忍也。(梁恵王上1.7)

④以安社稷为悦者也。(尽心上13.9)

⑤子以是为窃履来与?(尽心下14.30)

⑥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万章下10.4)

2.“以为”

《孟子》中“以为”的用例很多,共50例,约占总用例的7.86%。“以为”的使用有三种形式,即构成介宾短语、“以……为……”的省略形式和“可以+为”的用法。此处需强调的是下文虽详细分析 “可以+为”的用法,但其总用例21次则归入“可以”的使用总数中,此处并不统计在内。

(1)表“用来做……”之意,构成介宾短语。共29例,约占总用例的4.56%。如:

①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公孙丑上3.8)

②贡者,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滕文公上5.2)

(2)“以……为……”的省略

通常我们谈到先秦汉语的“以为”,首先想到的是“以之为……”这种宾语省略的形式,这类句子可看作是兼语句,其后所接成分可看作表语,表语又由主谓结构、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三种类型来充当,《孟子》中此类用例共21例,约占总例的3.3%,以下各举1例。

①则王以为孰胜。(梁恵王上1.7)

②民犹以为大。(梁恵王下2.2)

②君子以为犹告也。(离娄上7.26)

这些实例大部分可看作是“以之为……”的省略形式,类型上与“以之为……”也基本相同,有“认为……是……”和“把……当作……”两种用法。与此不同的是,有些“以为”的凝固程度已经很高,其间省略的“之”意义亦很虚化,可以译为“这种情况”,如:

①一心以为鸿鹄将至。(告子上11.9)

②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告子下12.6)

(3)“可以+为”

这是凝固成词的另一典型范例,有“可+以+为”、“可+以……为”、“不+可+以+为”三种。在这些实例中,“以为”没有顺理成章地凝固成词,而“可以”却凝固成词了。具体考察先秦汉语可发现“可以+为”实际上是“可以”凝固之前的宾语省略用法,在《孟子》中共21例,约占全部用例的3.3%,如:

①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离娄上7.28)

②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告子上11.6)

③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离娄上7.16)

《马氏文通》对“以为”的解释是:“‘以为’有两解:一作谓辞者,则‘以为’二字必联用;一作以此为彼者,则‘以为’二字可拆用”。此处指出“以为”有两解是毫无疑问的,而马建忠先生认为“以”作谓辞时“以为”必联用;作以此为彼者“以为”二字必拆用的看法则有待商榷,原因为当“以”的宾语省略后,“以……为……”就浓缩为“以为”,上文已做过具体分析,故此处不再阐述。

“以……为……”和“以为”在语法结构中分别构成介宾动或兼语结构。构成介宾动结构时,表示的是具体的行为,即施事者的实际行动,“以”的宾语与动词“为”的宾语多为名词及名词性短语;构成兼语结构时,表示人的主观看法,可译为“认为……是……”,“为”后的表语多由名、动、形及其所构成的短语充当。

(二)复音虚词“是以”

楚永安认为古代汉语中虚词同实词一样,以单音节为主,然而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复音虚词以及虚词的连用形式,另外还有一些虚词相配合而形成的格式。复音虚词就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的虚词,它们大都是两个词共同表达一个意思,或侧重表达一个词的意思,一般不是两个虚词各有各的含义。复音虚词用法比较灵活,意义也比较抽象。《孟子》中复音虚词主要表现为一类,即“是以”,共18例,约占总用例的2.83%。“是以”作为代词“是”与介词“以”的组合而成的因果连词,多用于因果复句的后分句,表示结果,并表示前后之间是因果顺成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等。其用法主要有二:

1.“是以”表示的不是一个平面的语言事实,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是”是主语,“以”为介词,与其后的短语构成介宾短语,共10例,约占总例的1.57%。如:

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梁恵王上1.7)

②则是以所贱之事情亲也。(滕文公上5.5)

2.“是以”构成介宾短语,指示代词“是”为介词“以”的宾语,该结构属于介词的宾语放于动词之前。共8例,约占总例的1.26%。如:

①君,君是以不往见也。(梁惠王下2.16)

②是以不告也。(万章上9.2)

(三)带“以”的惯用词组

惯用词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常见语言单位,具有一定的凝固性和固定性,其中各词均有一定意义。《孟子》中有大量惯用词组,可将其划分为13类,共218例,约占总例的34.28%。

1.“可以”、“足以”

“可以”、“足以”在《孟子》中用法相同,是助动词“可”(“足”)+介词“以”或“可以”、“足以”直接使用的情况,故将二者归类讨论。“可以”、“足以”在《孟子》共出现113次,约占总例的17.77%。

(1)“可以”

“可以”在《孟子》中出现80次,约占总例的12.58%,其用法有三:

①助动词“可”和介词“以”的组合,在《孟子》中共9例,约占总例的1.42%。“可”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同意,“以”作介词,表示凭借等意,与其后的名词或代词词组组合成介宾短语,此时代词作为介词“以”的宾语常被省略,可译为“能够……”、“可以……用来(拿来)”。例如:

a.有寒疾,不可以风。(公孙丑下4.2)

b.然,不可以他求人者也。(滕文公上5.2)

② “可以”在《孟子》中共出现50次,作为一个惯用词组,约占总例的7.86%。与现代汉语“可以”的用法基本相同,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其后的动词。

a.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4.8)

b.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离娄上7.16)

③“可以+为”的用法,这实际上是“可以”凝固之前宾语省略时的用法,共21例,约占总例的3.3%,上文“以为”部分已做过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⑵“足以”

“足以”在《孟子》中共33例,约占总例的5.19%。其用为二:

①“以”是介词,表凭借,“足”修饰介词“以”,通常作状语或补语,表示有可能或有条件做某事,表达充足之意,可译为“足(能)”、“足够用来……”、“可以”等,共22例,约占总例的3.46%。如:

a.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公孙丑上3.6)

b.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告子上11.4)

②“足以”作惯用词组,与现代汉语“足以”用法一致,所表之意由具体的“足够”、“充足”之意演变为表达抽象事物发展到了某种程度,共11例,约占总例的1.73%。如:

a.今恩足以及禽兽。(梁惠王上1.7)

b.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梁惠王1.7)

2.“所以”

《孟子》中“所以”共33例,约占总例的5.19%。或位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构成“所+以+动词/动词性短语”的结构,表动作行为凭借的方式或出现的原因,或表示上文是某种结果出现的原因。用法为三:

(1)表动作行为的凭借,译为“用……的方法、工具、方式”等。“以”基本含义是“用”、“用来”,“所”为助词,它先与“以”结合为“所以”,再与“以”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结合,使整个结构变为名词性短语,在句中常作名词性谓语,是对主语用途的阐述。共13例,约占总例的2.04%。

①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离娄上7.2)

②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尽心上13.40)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译为“……的原因”。共15例,约占总例的2.36%。如:

①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梁惠王上1.5)

②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8.19)

(3)表示上文所叙之事导致了下文的结果,其形式为“……,所以……也”,共5例,约占总例的0.79%。如:

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滕文公上5.3)

②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告子上13.1)

在以上结构中,“所以”均为介词用法的复杂形式,并非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12.15)

3.“何以”

“何以”是疑问副词,是“何”+介词+“以”+动词的结构,实际上是介词“以”+疑问代词“何”的宾语前置现象,此结构在《孟子》中以疑问句形式出现,常用来询问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的方式、发生的原因等,共26例,约占全部用例的4.09%,具体用法有二:

(1)在句中作状语,可译为“用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等,《孟子》中共18例,约占总例的2.83%,举例如下:

①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梁惠王1.7)

②何以谓义内也?(告子上11.5)

③子何以其志为哉?(滕文公下6.4)

(2)在句中作谓语,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共8例,约占总例的1.26%。如:

①何以利吾国?(梁惠王上1.1)

②何以能田猎也?(梁惠王下2.1)

4.“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属同一范畴的对立语言结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们在句子的相同位置,多位于谓语动词前,表动作行为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条件、办法、原因、机会等。《孟子》中“有以”和“无以”共18例,约占全部用例的2.83%。

(1)“有以”

“有以”共出现6次,约占总例的0.94%, 可译为“有条件”、“有机会”等,包括两种用法。

①“有以”+动词/动词性短语,“以”作连词,连接“有”和其后的动词,可译为“有什么”等,例如:

a.暴未有以对也。(梁惠王下2.1)

②“有以”+宾语+谓语,“以”作介词,可译为“有条件”、“有机会”等,例如: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1.1)

b.果有以异于人哉。(离娄下8.32)

(2)“无以”,译为“没办法”、“不能”等,共12例,约占总例的1.89%,有4种句式。

① “无以”+动词,“以”作连词,把前后两个动词“无”与动词连接起来,可译为“没有什么”、“不能够”等。共6例,约占总例的0.94%,如:

a.无以异也。(梁惠王上1.4)

b.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梁惠王1.7)

②“无以”+宾语+动词,“以”为介词,“无”同“勿”,作形容词,译为“不要”,共出现3次,约占总例的0.47%。如:

a.请无以辞却之。(万章下10.4)

b.无以妾为妻。(告子下12.7)

③“无以”+动词,“无”作形容词,表示“不要”,“以”作介词,表原因,可译为“不要因为……”,有时省略宾语。共2例,约占总例的0.31%。

a.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告子上11.14)

b.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尽心上13.27)

④“无以”犹言“不得已”,其中,“以”同“已”,仅1例。

a.臣未有以闻也,无以,则王乎?(梁惠王上1.7)

其中,“无”是动词或形容词需结合句式和上下文加以辨别。

5.“将以”

“将以”在《孟子》中共9例,约占总例的1.42%,此结构中,“以”作为介词与其后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结合,构成主语+副词“将”+介词“以”+动词+宾语的结构,可译为“用什么”等。

①将以衅钟。(梁惠王上1.7)

②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梁惠王上1.7)

6.“能以”、 “以是”、“以来”、“以至”、“明以”、 “以下”

“以” 常置于副词或助动词之下构成“能以”、“明以”、“以是”、“以至”、“以来”、“以下”等习惯常用词。在《孟子》中,“能以”有7例,约占总例的1.1%,“以是”、“以来”各4例,分别占总例的0.63%, “以至”有2例,“明以”、“以下”各有1例。

①皆能以朝诸侯。(公孙丑上3.2)

②以是为不恭。(万章下10.4)

③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公孙丑上3.2)

④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公孙丑上3.8)

⑤明以教我。(梁惠王上1.7)

⑥卿以下必有圭田。(滕文公上5.3)

三 结论

(一)出现次数和频率

《孟子》全文约三万五千七百多字,“以”字共出现636次,即“以”在《孟子》一书中平均每一万字就出现173次。其中,实词“以”的出现频率约为10次/万字,虚词“以”和“以”构成的复音词的出现频率分别为83次/万字和84次/万字。可见,“以”在《孟子》中的具有出现率高、意义多样、用法灵活三大特点。可以说《孟子》中“以”的全部用例几乎涵盖了先秦汉语中“以”作字作为实词、虚词及构成复音词虚词的所有使用情况。

“以”在《孟子》中作实词使用主要是作动词使用,共36例,约占总例的5.66%。从义项上观察,“以”字随文生义的情况共8种,可作一般动词使用,亦可作使令性动词、助动词、收授性动词和趋向动词等,这些意义大多是“以”的基本意义“用”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变体。

《孟子》中“以”作虚词时用法最为灵活,充分表现了其意义多样性和词类形式的千变万化。主要包括介词、连词、副词的使用,各类间差异明显,用例总数为296例,占全部用例的46.54%,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其中,介词“以”共240例,多带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引进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对象、原因等多种关系,作工具介词时有185例、作对象介词有46例、作原因介词有9例。连词“以”共 53例,多作顺接连词使用,共42例,也可表示因果、并列等关系,用例各为6例和5例。相对于“以”作介词或连词使用,“以”作副词时用例较少,表程度的用例为2例,表时间的仅为1例。

《孟子》中“以”的复音词用法最为多样,“以”与动词“为”、“有”、“无”,代词“是”、“何”、助动词“可”、“足”,助词“所”等结合构成了用法灵活的复音词,总用例为304例,囊括了固定格式、复音虚词和惯用词组三大类。其中类一固定格式包括“以……为……”的使用18次、“以为”的使用50次;类二复音虚词包括“是以”的使用18次;类三惯用词组包括13个小类,即“可以”出现80次、“足以”、所以”各33次、“何以”为26次、“有以”、“无以”共18次,“将以”9次、““能以”7次、“以是”和“以来”各4次、“以至”2次、“明以”与“以下”各1次。

(二)最典型用法

为系统观照《孟子》“以”的结构功能、词汇意义的发展变化,总结出先秦时期“以”字用法的流变规律,现将“以”字各类使用情况浓缩为下表:

表2 《孟子》“以”字各类使用情况浓缩表

由上可知,《孟子》中“以”字作虚词和构成复音词的使用所占百分比明显大于作实词使用所占百分比。《孟子》十四章中“以”单独作介词使用共240次,构成复音词时“以”为介词共231次,总计471次,约占总例的74.06%。“以”单独使用和构成复音词作连词使用共54次,约占总例的8.49%。以此为依据,可观察出“以”字的语义、语法流变方式,其发展脉络经历了由实向虚的过渡。以的本义为“用”,动词“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多项含义,以此为基础,“以”的用法逐渐虚化,一为作介词单独使用或带宾语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表示所用和所因;二为作连词,或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或构成偏正结构连接中心语和修饰语。介词、连词逐渐成为“以”的主流用法,附上代词、副词的用法,“以”最终成为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文言虚字(词)。“以”更与动词、代词、助动词、助词等配价为复音词,在古籍文献中使用频率较高,凝结成固定格式、复音虚词和惯用词组等形式从上古一直沿用至今。

[1]汤可敬.说文解字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6:1225;1223;1223.

[2]许慎.说文解字卷十四下[M].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7:311.

[3]臧克和.说文解字修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2:984.

[4]孔从子•曾子全书•子思全书 [M].杭州叶氏藏明翻宋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2.

[5]康熙字典[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2000.

[6]朱俊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841.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390.

[8]张邦基.过庭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950.

参考书目:

[1]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364.

[3]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7:311.

[4]汤可敬.说文解字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1223.

[5]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490.

猜你喜欢

复音词用例虚词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复音词单音化:当代汉语词汇发展中的逆向演进初探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诗 经》单纯复音词研究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孟子》偏正式复音词词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