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2012-10-13

长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谱例调性肖邦

孙 敬

(长治学院 音乐舞蹈系,山西 长治 046011)

一、谐谑曲的起源

谐谑曲在意大利语中是“玩笑”“戏谑”的意思。它最早应用于十七世纪的世俗声乐作品中,产生于意大利。最先问世的谐谑曲作品是意大利的作曲家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的两集《音乐谐谑曲》(又称《音乐玩笑》)。之后这一声乐体裁被广泛应用到器乐曲中。

后来的谐谑曲是指一种三拍子的器乐曲,这类型的乐曲具有轻快活泼的特点,强弱对比突出,速度与节奏轻快明确,具有舞曲的性质。这种体裁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交响套曲中第三乐章惯用的具有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谐谑曲虽然沿用了小步舞曲的三拍子节奏以及复三段式的曲式结构,但它与小步舞曲并不完全相同。它比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小步舞曲速度还要快一些,节奏要更活泼一些,谐谑曲的音乐常用主题动机展开的写法,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它经常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强弱对比、转调和独特的音调,或是突如其来的反复、结束一个段落,有一种幽默风趣的感觉。可以说,这种体裁既活泼又轻松,同时还富有生活乐趣。

二、谐谑曲的发展

古典时期的作曲家海顿最先将谐谑曲这种体裁引入了器乐套曲当中,最早确立了谐谑曲的使用地位。但是,在海顿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小步舞曲与谐谑曲还没有明显的区别。之后,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音乐家贝多芬继续发展了这种体裁,将其运用到了奏鸣套曲中的第二或第三乐章。从此,传统的小步舞曲被这种活泼轻快的三拍子谐谑曲所取代了。在贝多芬的笔下,这种谐谑曲表现了更为多面的意境与形象。

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最终将谐谑曲变为独立的器乐体裁,是他首次将谐谑曲从奏鸣套曲的结构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器乐曲。他于1817年创作了两首独立的钢琴谐谑曲(Seherzi:No.1 D.670:No.2 D.593)[1]但是,在舒伯特之后的十四年,肖邦将谐谑曲发展到了具有戏剧般、史诗般的宏大规模,他将浪漫主义的风格完美地与谐谑曲结合起来,他的谐谑曲中音乐形象对比鲜明,戏剧矛盾表现突出,思想情绪与内容中少了一些传统谐谑曲的玩闹与嬉戏,多了一些对祖国的忧虑和对个人的反抗,而且还包含着对自身不幸境遇的挖苦与嘲笑。难怪李斯特评价说:“有些肖邦的练习曲以及谐谑曲充满着顽强不屈的意念,充满着时而讽刺的、时而骄傲的绝望。”[2]

三、肖邦谐谑曲的创新与历史地位

肖邦创作的谐谑曲与谐谑曲乐章一样都使用了三拍子节奏,但他使节拍速度变的很快,节奏更加明显,赋予音乐以飞奔疾驰的感觉。肖邦的谐谑曲是用比较复杂的曲式写成的独立乐曲,具有对比性音乐形象,不是套曲作品中的一个乐章,它在肖邦的单乐章大型体裁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作曲家在创作上的高超能力和对于这种体裁的驾驭能力。作品采用了相当复杂和自由的曲式结构,篇幅宏大,主题材料之间有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常有一种内在的张力推动着音乐的发展,以此来适应和容纳更为广阔和深刻的内涵。肖邦的谐谑曲已完全超越了这种体裁原有的诙谐、轻盈的性质,而成为内涵严肃、极富戏剧性的音乐诗篇。

肖邦一生共写了四首谐谑曲,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首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op·31.它创作于1837年,是肖邦创作的成熟期,这首谐谑曲与b小调第一谐谑曲op·20相比少了些悲剧性的冲突,多了一些戏剧性与幻想性,同时也有歌唱性、抒情性的优美段落。它更为复杂和丰富的结构,奔放激情的音乐线条,特别是旋律的展开非常宽广,有光辉明朗的性质。因此,它成了最受观众欢迎的,也备受演奏者青睐的一首作品。舒曼曾经称它是“一首高度感染力的乐曲”,富有魅力,常把可爱、憎恶都熔于一炉,并认为它“丝毫也不逊于拜伦勋爵的任何一篇诗歌”。

四、肖邦《降小调谐谑曲》的浪漫主义特征

(一)调式调性特征

“事实上,浪漫主义音乐的和声技法、体裁形式与古典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中间并不存在什么鸿沟。”“但浪漫主义作曲家对待形式并不墨守成规。”[3]

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一边学习古典主义大师,同时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肖邦吸收与继承了一些被公认的曲式结构与原则,但他也在强调着个人的主观情感,同时更充满了想象。“从调性中心大幅度对比和附加色彩两方面对调与调的关系进行了无拘无束地探索”。[4]

古典主义传统的奏鸣曲在呈示部中,主部与副部不仅在主题性格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调性上形成对比(副部常用属调或平行调),而再现部中副部要服从于主部的调性。但在这首乐曲中,肖邦并没有遵循再现部中主部与副部的调性统一的传统奏鸣曲式原则,而是依然像呈示部中一样将副部主题与结束部停留在降D大调上,全曲的尾声依然是在大调上结束,造成全曲调性不一致,这样处理正符合了浪漫主义作曲家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特征。明朗的大调特征表现了尾声的炫丽与辉煌,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写照,这种矛盾的调性表现了肖邦矛盾的内心情感世界,这样的写作手法不是无意的,是肖邦对当时的情感状态做的很好的诠释。

呈示部 主部 副部 结束部降b 降D 降D再现部 主部 副部 结束部 尾声降b 降D 降D A-降D

而且用这种写作方式也可以让听众在听觉的空间效果上有强烈的对比感,因为这首乐曲最开始部分是给听众第一旋律印象,也是全曲听完以后印象最深的一个旋律动机,它有明显的小调色彩,但曲终却结束在辉煌的大调上,这种对比效果体现了音乐发展方向,即突破一切冲向胜利与辉煌的情感宣泄。

谱例-1

(二)旋律特征

肖邦谐谑曲中浪漫动人的音乐情思流动出宽广深情、优美如歌的旋律,充满了波兰民族特色。他在旋律中运用了大量精巧华丽的装饰音,花腔似的歌唱使旋律线条显得更加柔滑。如副部主题中(见谱例)高声部旋律,多处带有小巧玲珑的装饰音,把旋律装点得有声有色,声乐化的特点在接下来的附点节奏、级进音程的运用中也是很好的体现。这种器乐表达的音型与声乐表达的旋律线融合在一起的特点,使旋律更加多彩生动。

谱例-2

又如这首谐谑曲展开部第一主题的后半部分,(见谱例277-284小节)开始是一段悠扬的旋律轻轻奏出,犹如田园中传来的牧笛声,这段旋律偶尔有精巧的装饰音作点缀,同样使用了级进音程与附点节奏,显然也属于歌唱化的旋律,之后是一串由纯音程组合而成的分解和弦音型由低到高进行,似乎是回荡在天空中的声音,这种以和旋形式出现的旋律具有器乐的特征。这种先声乐化旋律紧跟器乐性旋律与之形成的呼应,很好地表现了音乐的意境。

谱例-3

(三)织体特征

肖邦的复调创作思维也不时的应用在他的主调音乐中。其中肖邦利用主调音乐的动机,采用时值长短不同,节奏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复调织体的音乐语言中,淡化了主调旋律被规整循环使用的方式,在音乐发展中产生出新的元素体现了很强的延伸性。

例如展开部(见谱例第265一309小节)第一主题是一个采用了12小节的长乐句,使用八度和弦写成的庄严和绵延的“众赞曲”[5],这个主题中的内声部正是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310小节中的内声部旋律动机,肖邦用这个旋律动机表现第一主题田园般温暖的旋律,同样也用它来表现第二主题中焦躁不安的旋律,这种用同一元素来表现有着矛盾冲突的两个段落的方式,是这首乐曲的显著特征。

谱例-4

还有接下来第二主题309小节开始的乐句中高音声部旋律,这一主题由乐曲开头的主干音派生而来。

谱例-5

另外此主题还采用了主要旋律与对位旋律声部相互结合的复调陈述方法,同时表现主要动机a的抒情与对位旋律b的焦躁不安,将动机a和b所具有的两种不同情绪巧妙地融合起来。

谱例-6

(四)和声特征

在这个宣泄情感的世纪里,强烈的主观性,个性的彰显,情感的抒发,必然使大胆、新奇、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和声得以形成。古典主义时期追求和声平稳与协和,作曲家遵循着严格的和声技法,而浪漫主义时期在传统和声的基础上,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得到丰富与完善。出现了非功能的和声、半音化的和声、色彩性和声。此外,在作品中还运用了许多不协和和弦、各种变和弦等复杂的和声。正是运用这些复杂多变的和声才能表现作曲家复杂的主观情感。肖邦就是和声方面最具独创性的革新者,他的和声变化多端、新颖独特,他喜欢使用色彩性和声,注重和声色彩的表现力。在他的谐谑曲中,许多大胆的和声语汇、意外的转调进行频繁出现,和声总体效果丰富,处理别具一格,既有一些简单的和声进行,营造出简单纯朴的音乐,也有许多较复杂的和声增加了音乐的色彩,还有些突然的转调进行,交替调式的运用也很好的起到了变幻色彩的作用。此外,肖邦还注重各声部的流畅性,使和声像他那如歌的旋律一样优美流畅。例如肖邦用突然的转调变换了和声色彩,(见谱例468小节)这个乐句承接了前面的句型结构,与前一段结束时句型相同,可是和旋结构变成减七和弦,所以具有了自由转调的功能。(因为减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有着相同的音程关系所以听觉效果相同,便使得这个和弦同时具有多个调性的色彩)。虽然使用一样的音型,但和前面部分相比,产生了不协和,不稳定的效果。紧接其后便是在模进结构下进行的连续转调,用极不稳定的和声与相同音型结构把这个连接段贯穿起来。

谱例-7

肖邦在谐谑曲中有时和声运用比较简单,变化不大。奏出的音乐也较为平静、舒缓,音乐形象比较单一。有时也会运用模糊调性手法来使和声的色彩性得到提高。如第二谐谑曲的展开部分,在插部第二主题进行戏剧性的展开之后,引来了对呈示部中连接部分的回忆。在和弦的伴奏下,高声部咄咄逼人的旋律以半音阶上下行的方式进行模进,造成了调性的含混不清,加强了音乐的紧张度,为高潮部分的到来作了情绪上的充分准备(谱例525小节)。

谱例-8

为了乐曲的发展与连接,肖邦在不同的调性上反复使用同一旋律片断,连接部分的旋律片断(49-52小节)先是在降D大调上呈现,在516-518小节又出现在E大调上,然后尾声部分在A大调上再次反复这个旋律片断。

在肖邦的创作中,其作品表现出的浪漫主义情怀、民族主义精神感动并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他那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具个性的音乐风格是古往今来,无人可以比及的,在肖邦的作品中所表达出的对自由的向往,对幸福的渴望,对波兰同胞的悲悯,对祖国的怀念与热爱,使我们当代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他使音乐成为了争取民主、自由、博爱的武器,这也是他在音乐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原因之所在。

[1](美)Patricia Fallows—Hammond 编著.钢琴艺术三百年-从巴赫至现代的钢琴艺术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91.

[2]张泽民.译.李斯特论肖邦.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3):15.

[3]外国作曲家及其名作赏析.何平.邱晓枫著.华岳出版社,1999,(10):3-4.

[4](英)阿.海德利.莫布朗等著.学东,建民,铁英.译肖邦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38.

[4]雷吉娜·斯门江卡著.梁全炳,姚曼华译.如何·演奏·肖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17.

猜你喜欢

谱例调性肖邦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肖邦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