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忻州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2-10-13张淑清

长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思品品德课政治课

张淑清

(忻州师范学院 教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初中生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于他们的顺利成长成才、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有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但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大大阻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价值观模糊,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法律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信念、奉献精神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甚至存在一些缺漏。因此,我们应明确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思品课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调查及结果

(一)调查对象

2011年9-10月,以山西省忻州市五中、六中、卢野和师院附中以及河曲、定襄、五台、原平等县的初中三个年级的165名学生及34名教师为调查对象。发学生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61份,占总问卷的97.6%;发教师问卷34份,收回有效问卷34份,回收率是100%。问卷的维度涉及到学科的重要性与兴趣、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实践、教学评价、教师成长等多方面分项指标,教师卷共有问题61个,学生卷有问题65个。问卷数据采用百分比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1、对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的调查结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效果直接与学生自身有关。

(1)对思品课的兴趣与态度

研究表明,兴趣直接决定活动的效率。“态度决定一切”的名言,给予我们对学生兴趣及态度的关注。初中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态度如何?结果如表1。

从表1可知:大部分学生(96.26%)还是喜欢思品课的,但不喜欢的学生占3.74%。究其原因,在不喜欢的学生中,认为“教材内容枯燥”占41%,“不感兴趣”占55%,“课程本身实用价值不大”占3.75%;在喜欢的学生中,认为“有助于个人发展”、内容贴近生活以及利于能力培养的占91.31%,这是主流;仅有8.69%学生学生学习政治课就是“为了获得好成绩,升好高中”。

(2)教学方法

调查发现:老师能把问题讲透彻的占4.78%;54%的学生希望老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结合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仅有十分之一的学生喜欢传统的“讲授法”。有四分之三的学生认为教师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当问到“思品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39.74%的认为是“内容不理解”,33.3%的学生“不适应探究学习方式”,“不能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占24.36%。

表1 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动机(%)

(3)道德实践活动

调查显示,由于思品课是必考科目,大多数学生重视这门课。但15%的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听、记,不重视道德实践,79.71%的学生几乎没参加过政治报告等活动,这不符合德育规律。

(4)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调查结果显示:“父母从严要求自己的言行,做榜样”调查中,“几乎不符合”占仅13.25%;“学生周围的人不说脏话、粗话”调查中,“很少不符合与不符合”占42.24%;有29.19%的学生“不关注国家重大事情”。87.6%的学生喜欢“社会开展的针对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内容”。许多学生都提出应该把它们所关心和所希望了解的国内外时政新闻或课外生活内容引入到课堂中,丰富和增长他们的知识面。这才是学生的实际需要。

2、对初中思品课教师的调查结果

(1)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中,“讲授法”占86.67%,“陶冶法”占13.33%;在使用多媒体方面,“只在研究课、公开课使用”占26.67%,“几乎从不使用”占40%;在教学中经常提醒“升学考试重点”占46.67%。显然,随着学生群体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单一的讲授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

表2 初中生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的配合调查(%)

(2)教师的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对学生的看法和认识。师生之间如果缺乏沟通与交流,不考虑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的选择上,自然受到学生的抵触,从而导致政治课效率的下降。“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情况”调查中,“很重视”占50.2%,“一般”占42.6%,“偶尔”占7.2%;“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中,“基本不讨论”占13.04%,“有时会讨论”占60.26%,“经常讨论,但不深入”占13.66%。学习差的学生被教师忽视,80.2%的教师特别关照优等生,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见表 3)。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在长期“应试教育”体制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任务乃至学科性质都变成了“分数”,思想品德课形式上被重视,确定为中考必考项目,致使初中生学习政治课的目的就是中考拿分,“上课划一划,考前背一背,平时无所谓。”政治课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被中考的实利主义所取代。从根本上忽略了政治学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价值,更没有人会想其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大意义。目前政治课的地位很尴尬,在表面上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地位,但实质上都大大降低了其地位和作用。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不充分

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仍然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信息量少,形式单调,没能充分运用学校给配备的多媒体设备。如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不会甚至不使用多媒体,有近65.21%的教师备课就是参考学校指定的参考书,根本不利用网上的资源,无法拓展教材内容,致使40.99%的学生因为“教材内容比较深奥、枯燥”而不喜欢,3.73%的学生认为所学的课程内容知识实用价值不大。

表3 初中思品课教师的学生观(%)

(三)教学方法陈旧

新课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许多老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不懂得教材的科学内涵,内化程度不够,致使教学方法不灵活。课堂教学过程中形式主义东西过多,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只图表面的热闹、问题探究浅表化,师生互动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

(四)教学环节死板

思想品德课从教学设计到知识传递,都是板起面孔说教,死气沉沉。教学上拘泥于形式,就教材讲教材,缺乏时代感,对学生的个性与思想缺乏尊重,难以让学生真情流露和个性释放,学生很少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真、善、美,用自己的心灵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忽视了情境教学对学生灵魂深处的感染力。思品课上学生只有“接受”,没有“鲜活”。课堂外,学校、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非常少,如有51.5%的教师承认从来没有组织过学科活动,39.13%的学生“从不”参加实践活动,即使参加,也流于形式。

三、加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对策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渠道”,努力构建与和谐社会构建相吻合的初中德育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成为当今初中德育主要任务。

(一)从社会舆论、家长、师生诸方面,充分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商品社会,情况复杂,诱因众多。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各种现象,对反腐倡廉活动意义要大力宣传,教给孩子正确的道德评价理念。学校德育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德育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要有大爱,做到批评教育与表扬鼓励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家长既不能溺爱、放纵孩子,也不能苛求、严厉,要与孩子多沟通,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促膝谈心;努力做好榜样示范,对孩子松严有度,用爱和行动引导孩子不断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总之,学校要发挥主导和主渠道作用,把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置于现实的社会背景之下,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组织在一起,在行动上求协调,目标上追一致,构建大德育观。

(二)改进教学方式,走出课堂,开放教学

“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改革,我们都要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鉴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我们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标准来评判学生。课外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整个思想品德课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课堂教学对学生个性照顾不够的弊端,开展课外活动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通过校外、课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有趣的形式,让全部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和“差等生”受不了的问题。

(三)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过程。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综合考虑教学方法。在运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尽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诸如谈话式、导学式、讨论式,范例教学、情景教学、程序教学等等。比如在课堂上构建符合一定主题的德育情景,加深学生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重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自然会提升其道德认识水平。

(四)发挥多媒体的直观作用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把书中的一些知识、事例或者故事等制作成相应的动画、图片、图表等课件,或直接通过视频资料,达到引起学生直观感受的效用。针对课件,教师要调动学生口、眼、耳、脑,让他们兴奋起来,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2]学生面对真实的社会情景或有较高艺术性的课件,使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中自发产生起相应情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美感及追求,使学生的情感更丰富,学生的心智被激活,生理和心理会处在最佳状态,不断有所创造。

(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根据中学思想品德课新教材的设置,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每学期,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与活动,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德育课学习方式的改变,让他们在心灵的触动、情感的体验以及感悟中把握道德知识,自觉加强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快学生道德的两个转化过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改革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考核标准犹如教学的指挥棒,对教学具有明确的指向和引导作用。教学实践已证明:仅靠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人的发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多元智力理论及我国的教育目的已昭示: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我们应建立一套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彻底改革传统教育整齐划一的评价模式。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以创新为主要指标,在评价主体上,不但重视教师评价,还要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将学业成绩与学生多方面发展相结合;评价指标要把量化与质的分析相结合,不但重视学生发展结果,还要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从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活动报告等开放多样的方式,多方面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3]。主张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把最后评定的成绩纳入到操行评定中。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方式,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自我意识,进而产生学习与实践的动力。

[1]王静.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J].中学思想政治教育,2003,(10):17.

[2]王化杰.农村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联系农村生活[J].中国农村教育,2007,(6):42.

[3]吴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5):19-31.

猜你喜欢

思品品德课政治课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