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

2012-10-13吴静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图式成人个体

吴静珊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

吴静珊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文章通过对3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探讨了自我接纳在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接纳在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即一方面成人依恋通过自我接纳间接影响社交焦虑,另一方面成人依恋直接对社交焦虑起作用。

成人依恋;社交焦虑;自我接纳;中介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实证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关系能预测个体的社交焦虑障碍。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关系是个体社交关系的参考模式,不健康的依恋模式很可能会形成不健康的社交模式。可见,依恋关系是社交焦虑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从依恋角度探讨社交焦虑的干预就显得很有必要。

依恋是个体的一种稳定倾向,去靠近他主观认为能满足其生理、心理安全感的特定对象,维持和寻求接近的实质努力。Bowlby认为,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会形成一个不良的印象,认为自己不仅不受父母喜欢,也得不到别人的欢迎。在这种互动经验中所形成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会逐步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中,成为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图式,这就是内部工作模式。依恋最初多指母婴依恋,但Hazan&Shaver认为,成人同伴间出现的情感纽带(成人依恋),与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具有相似性,都受到内部工作模式指导。个体在早期依恋关系中形成的认知图式,在生活经验中不断顺应和同化,最后形成新的成人依恋图式。这种认知图式会通过潜意识对个体产生影响,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向和成为人际关系的参照体系。

成人依恋问题是在早期依恋和成人依恋经历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已经内化成为一种认知结构,要对其进行干预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了解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影响的内部机制,通过对影响的过程进行干预,就可以有效缓解不安全依恋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关于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内在影响机制大多基于理论逻辑推论,实证研究却非常少。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的内部机制。

许多学者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由个体否定性的自我评价而形成的。JeffreyYoung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认知失调的结果,个体的生活经历使个体形成对自我概念图式和他人观感的图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包括对人性的信赖和对他人能否容纳自己的信念。由前面所述,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的互动中会形成一种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图式,这种认知图式会影响到个体的其他社交关系。因此可以认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会形成个体自我否定的评价和对他人不恰当的预期而造成个体的社交焦虑。

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是在情感上、态度上对实际自我的悦纳。自我接纳的个体能确认其客观存在和正面的价值,认可这一现实,不会盲目自傲和自卑,也不会因他人的毁誉而有所动摇。由此可以看出,个体的自我接纳在不安全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关于自我接纳“桥梁”作用的推论是基于成人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理论和社交焦虑成因理论,以往研究关于这两个理论的探讨都是停留在思辨层面上,尚未有实证研究加以证实,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因此该研究假设:自我接纳在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作用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即成人依恋的不安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接纳程度,进而对社交焦虑起作用。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

该研究在广州三所高校中选取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1份,有效率达94.57%。其中男生164人,女生167人。一年级大学生95人,二年级82人,三年级110人,四年级44人。

(二)研究工具

1.成人依恋的测量

该研究采用李同归修订的由Brennan等人编制的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xperiencesCloseRelationshipsInventory,ECR)。共36道题,采用利克特7点量表,包括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分量表。问卷得分越高,表示不安全依恋水平越高。

2.社交焦虑的测量

采用美国学者LaGreca和Lopez编制的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Scale-A)。包括害怕负面评价、陌生情境下的社交回避以及一般情境下的社交回避三个维度。国内学者XinyueZhou在中国青少年中对该量表进行修订,证明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共18道题,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社交焦虑水平越高。

3.自我接纳的测量SAQ

采用丛中、高文凤在1999年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Self-acceptanceQuestionnaire,SAQ)。 该问卷共有 16 个题项,采用利克特4点量表,包括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个维度。该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接纳程度越高。

(三)数据分析

该研究采用SPSS15.0和LISREL 8.5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三、结果

1.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该研究使用相关分析对变量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的描述。由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间均相关显著,这为后面的中介作用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2.中介作用的分析结果

为了检验自我接纳在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该研究构建了一个中介模型。为了使测量模型更为简洁和优化,该研究采用组合观测变量的形式,对问卷进行项目包裹(itemparceling)处理,根据领域代表法划分题目小组。每个潜变量包含三个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χ2/df〈5,RMSEA〈0.08,NNFI与CFI均大于0.9,SRMR〈0.08,说明该模型拟和非常好。通过依次检验发现,该模型中各路径系数都达到显著水平,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直接路径显著表明该模型是一个部分中介模型。假设得到了部分验证。图1显示该模型的各路径系数的标准估计值,依恋水平对心理健康的总效应为0.422,直接效应为0.23,中介效应为0.192。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为83.48%,这说明中介效应略小于直接效应。

图1 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分析

四、讨论

该研究发现,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是通过自我接纳来传递的。研究结果从实证的角度支持了成人依恋理论和社交焦虑成因理论。不安全的成人依恋会降低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程度,进而提高其社交焦虑的水平。存在依恋焦虑和回避的个体,更倾向于将依恋关系中的挫败感归因于自身,从而形成对自己否定的评价,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也会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喜欢,这种自我接纳水平的降低,会提高个体对自己在社交关系中遭到否定的担忧并对社交产生回避倾向,从而提高社交焦虑水平。安全依恋的个体,在依恋关系中体验到爱和对对方的信任,从而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别人也会爱他,其自我接纳水平就会提高,从而在社交关系中更为自信,比较不担心遭到否定并更愿意参加社交活动,从而降低社交焦虑的水平。另外,除了通过自我接纳的间接作用外,发现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还存在直接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不安全依恋的个体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特质性焦虑和回避的习惯行为倾向,这种焦虑和回避会直接迁移到其他人际关系中。

该研究把成人依恋、自我接纳和社交焦虑综合起来考虑,以探讨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这无疑丰富了依恋和社交焦虑关系研究的内容,并为由依恋问题、社交问题等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辅导提供了思路。这也是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根据该研究的发现,在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进行干预时,重点工作在于提高其自我接纳水平。

[1]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1):55-58.

[2]吴微莉,张伟.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认知、行为关系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5,(2):271-273.

[3]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1):55-58.

[4]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1):20-22.

[5]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399-406.

表1 各研究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矩阵

表2 模型的拟合指数值比较

G641

A

1673-0046( 2012)2-0082-02

猜你喜欢

图式成人个体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成人不自在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Un rite de passage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