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子画家傅剑锋

2012-10-13烙岑集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20期
关键词:剑锋管子油画

○ 文/烙岑集

管子画家傅剑锋

○ 文/烙岑集

用心灵拥抱纵横交错的石油管道,傅剑锋用自己特有的感受,把看似冷冰冰的管道画成了富有生命力的血脉。感性。”

●傅剑锋用画笔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新的工业领域。

20多年来,傅剑锋一直以画管道为主,被中国美术界称为“管子画家”。这些画几乎拿遍了所有“国”字号的奖项。在意大利、法国、瑞士,他都办过个人画展。法国巴黎国际艺术中心副主席培若斯林评价道:“傅剑锋先生的作品巧妙地融会沟通了中国的写意精神和西方的表现主义手法。他的油画创作既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也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情

彰显伟力

傅剑锋的管子画凸显着多种喻示:庞大的机器管道有时被描绘成富丽堂皇的展厅,有时被描绘成庄严耸立的学堂,有时被描绘成无边无际的森林,有时被描绘得像人体的脏腑……

石油是物质社会的血液,傅剑锋用心触摸着涌动的脉动。那些密密匝匝输送着石油的管子,令人感受到他投入创作时血管的膨胀。他或许是感动于能源的伟力,或许是因生于斯长于斯,目睹中国石油的沧桑,感动于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的福音。他的激情投入,使得那些原本冰冷的金属管道具有了生命的热度。

虽没有歌唱生命和爱情,但傅剑锋赞颂人的智慧和力量。他摆脱了再现具体空间环境的干扰,完成了画面物质性的艺术化过程,带领观众在亦真亦幻的光色空间漫游,让观众感觉到人的存在,感受到和谐的力量之美。

立足于现实的生活环境,被雨水冲洗洁净的炼化装置,积雪的荒原上废弃的油管给予傅剑锋激动和喜悦。他把画笔伸向搅动人心的石油管道。全国几十位著名画家到独山子石化基地采风时,被他独具特色的管子画震撼了:“新疆能出这样的画家,是石油人的骄傲!”

美术之路

两次高考因文化课成绩不佳,傅剑锋未能考入梦寐以求的美术学院。1979年,他当了独山子二中的一名美术老师。1983年8月,他以“新疆石油管理局美术教学比赛第一名”的实力说服了学校领导,带着装满了一个大木箱的油彩到四川美术学院进修。1991年,他第二次获得了去四川美院上学的机会。

美院毕业后,傅剑锋一头扎进独山子石化,在常人看来非常枯燥、很多画家极力避开的复杂的现代工业设施。他苦恼过,犹豫过,但对这片土地和建设者的特别感情,使他开始了不断的探索和实验。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察、体验、积累中,他得到启发,决心画管道,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画自己身在石化基地的真切感受。

石化基地接触最多的是管道,纵横交错的管道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象征和工业发展的血脉。正是这些管道把丰富的油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地。它们表面是杂乱、机械、冰冷的,但显示出的是一种崇高、伟大的工业文明,体现出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而通过油画艺术把它们呈现出来,是对中国现代工业科学和机械的赞颂,也是对建设者们劳动和才能的颂扬。管子成了傅剑锋的艺术载体和语言。

悟性颇高的傅剑锋发现了石油管道的美,开始研究西方现代艺术流派表现机械文明的技巧和经验,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之中,用来表达自己面对石油管道的人文思考和感情。在艺术处理上,他从容不迫地解决了一系列构图安排、空间氛围、光和色的关系,巧妙地用光和色的变化来调节石油管道的组合,许多具像的细节描绘被融化在近乎抽象的艺术构思中。

躬身入局

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给了傅剑锋宝贵的启迪。他选择了纵横交错的管道作为施展个人艺术抱负的切入点。可当今美术界,很少有工业文明的影子,过去的艺术没有提供有关工业题材的艺术样式。如何表现和表达,才能突出主题、物画合一?苦恼和彷徨之后,他躬身入局,走车间、下装置。从炼油厂的催化塔到乙烯厂的裂解炉,从装置检修现场到项目建设工地,他置身其中,亲历感受,获取素材。他没有照抄生活,没有走过去“工业题材复制生活”的老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他逐渐找到了要表达的主题。

画画不是都扬手随来,创作一幅画要动用全部知识库存来培育它、滋养它。创作时,傅剑锋尽量做到精神放松,随意变化,在具象刻画的同时,肆意夸张、变形,追求一种心灵影像,追求一种意念中的偶然效果和梦幻般的绚丽境界。他的作品既是写实的,也是意象的。这种意象既不是油彩式的水墨写意,也不是抽象变形,而是用油画语言来塑造他心灵中的意象——多彩的管道世界。

现代工业文明本身设计的严谨性、合理性与科学性被傅剑锋巧妙地转化成为形式构成的严密、精巧与和谐。他把工业命脉的石油管道提炼成某种抽象的或半抽象的形式符号,带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好似雄浑的交响乐章。

成年累月地生活于被一般画家们所鄙夷的石油工业的环境氛围里,傅剑锋非但没有为这种环境而沮丧,反倒兴趣盎然地热情品味着这种振奋人心的生活。正是这种对大工业文明崇高感的别具匠心的体验,激发了他的创造激情。

2011年7月,在中国美协、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美术展”上,傅剑锋创作的油画《中国石油系列之八十八》和黄永玉、吴冠中、徐悲鸿等大家的304幅作品共同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守望有责

四次欧洲之行,虽很辛苦但收获颇丰。看得多了,想法也就多。近百年来,欧洲在艺术上,引导着世界的潮流。看了欧洲很多美术馆,好的工业题材的美术作品非常少。傅剑锋暗下决心争取自己创作出好的作品。

世界油画艺术格局愈来愈呈现多样化,写实和表现主义是傅剑锋无悔的选择。但他也从“抽象美、形式美”的绘画中吸取营养。面对活跃的世界新潮美术,他冷静地思考,从各种画风中得到启示,接受新的观念和信息,力求使石油题材的创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研究了很多西方现代流派艺术表现机械文明的创作经验,傅剑锋取其所长,为自己的创作服务。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照相写实主义以及光效应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被他巧妙地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以此来表达管道之美,以及对管道的人文思考。

管道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美是流动的,不论是先前,还是转了几圈之后,有一个信念非但没有改变,反而使傅剑锋更加明确和坚定:艺术,只有在你土生土长的土壤里才会有生命力。“管子”他已画了很多年,未来的画应该怎么画,如何拯救有点麻木的感觉和日渐退化的“战斗力”,去磨砺自己的艺术感觉,去探求和丰富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些问题是他近年来思考最多的。

大千世界,可以入画的事物很多,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傅剑锋选择中国石油作为创作母体,深知画好中国石油并非易事,如果没有对现代石油工业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就很难画出让人产生共鸣的好作品。生活体验是一种心理情境,和艺术表现息息相关,作为中国石油美协副主席的他时刻告诫自己,不为名利所诱,坚守一颗真诚执著的心,保持耐心和毅力。

一个有成就的画家须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油画发展到今天,再向前发展已十分艰难。管道赋予傅剑锋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他努力挣脱陈规,构建和锤炼有中国石油鲜明个性的油画语言,在自己的艺术坐标上去创作新的优秀作品。

2011年5月,傅剑锋荣获中国石油“十佳艺术家”称号。平凡且宁静,让他感受到一个石油画家的幸福和快乐。

本文图片均由傅剑锋提供

●傅剑锋创作的油画曾入选上海世博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全国美展。

猜你喜欢

剑锋管子油画
Topological photonic states in gyromagnetic photonic crystals:Physics,properties,and applications
一张油画
蛼螯烧卖
张剑锋书画作品选登
油画《塬下》
油画
篆刻
《岁月长又长》(油画)
滚球游戏
搞不定的水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