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优化”增效益—访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总经理赵振辉

2012-10-13王晓源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15期
关键词:炼油洛阳原油

○ 文/本刊特约记者 王晓源

“三个优化”增效益—访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总经理赵振辉

○ 文/本刊特约记者 王晓源

洛阳石化认真开展原油资源、生产运行、产品结构“三个优化”。今年上半年炼油、化工全面完成总部下达的生产任务,生产经营水平整体提升。

今年年初,面对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不利局面,洛阳石化深入开展原油资源、生产运行、产品结构“三个优化”,努力实现经营总量、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三个提升”。半年时间过去了,洛阳石化的优化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洛阳石化总经理赵振辉。

是路径 是利器

中国石油石化:赵总,您好!洛阳石化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优化工作的?通过优化要实现什么目的?

赵振辉:生产经营优化工作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点工作。

第一,进入“十二五”之后,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国家把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要求我们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二,基于中国石化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去年我们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标,要求炼油板块发挥“长板”优势,率先实现世界一流。

第三,企业“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所创造的条件。“十一五”期间,我们经过实施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年,企业进入了千万吨级炼厂行列,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尤其是经过2011年停工检修后,装置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周期。我们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想通过优化挖潜提升经营水平。

开展优化,根本目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提升企业营利能力。所以我们讲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提升企业营利能力,更能准确地反映我们的工作目标。因此,优化是实现提升的路径,是方法,是利器。

中国石油石化:如何在战术层面上实施这一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实现优化?你们采取了哪些举措?

赵振辉:把优化作为工作的主题主线后,我们就从抓具体入手,建立健全了优化工作机制。

首先是建立两级优化组织体系。分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优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基层单位也相应成立了优化工作机构,形成了公司和基层单位两级优化工作组织体系。

其次是精选生产经营优化课题。抓住制约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点和生产经营管理的潜力点,精心研究确定优化课题。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和生产运行状况及时研究新课题,做到实时优化、动态优化。

再次是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我们坚持勤算账、细算账,每周召开一次优化工作例会,每次一个重点优化课题,持续开展生产经营优化。基层单位根据生产经营实际,负责组织本单位优化措施的组织实施和落实。

最后是狠抓优化措施落实。我们对每项优化课题都明确了量化目标、具体措施、时间统筹和责任单位,定期检查督促,定期对优化项目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估、评审和表彰奖励。同时,注重固化成果和总结提升,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补充完善到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中。

是降本 是增效

中国石油石化:洛阳石化今年生产经营的重点是开展“三个优化”。“三个优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赵振辉:“三个优化”是在去年工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内容是原油资源优化、生产运行优化和产品结构优化。

●摄影/孟鲁宁

原油成本在炼化企业中占总成本的90%以上。洛阳石化地处中原腹地,使我们很难根据需要选择原油品种和运输方式,也让我们很难改变加工路线和产品分布。因此,原油资源既是降本的关键点,也是优化的着力点。

今年上半年,我们进装置原油平均硫含量从0.77%提高到1%左右或更高。我们经过反复测算,确定了通过原油顺序输送,实现轻中质低硫原油、重质高硫原油“分储分炼”的优化方案,调结构、降成本效果明显。上半年组织进口轻质低硫原油顺序输送6.8万吨,“分储分炼”后增效十分明显。强化自采进口原油运作管理,优化原油结构,降低采购成本。

我们积极开展加工流程和运行优化工作,努力提升技术经济指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针对炼油装置加工损失偏高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低压瓦斯排放专项治理,截至6月底已连续156天实现火炬零排放,节能降耗效果十分显著。另外,我们还开通了天然气进厂渠道,引入天然气替代干气作为制氢原料,将聚酯热媒炉由烧燃料油改烧天然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通过开展专项技术攻关和燃料优化等措施,动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去年显著改善,产汽量、发电量、下网电量等指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我们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加强产品效益分析,贴近市场组织生产,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产高价值产品。航煤、汽油上半年同比实现增长,其中97号、98号高标号汽油比例达25.1%。加大汽油调和优化力度,使用MTBE调和93号、97号高附加值清洁汽油。依据效益测算,及时提高溶剂脱沥青装置负荷,降低焦化装置负荷,提高效益较好的沥青的产量,降低石油焦产量。抓住芳烃产品市场较好的有利时机,保持芳烃装置满负荷运行。这些优化措施的实施,都带来了非常好的效益。

是保障 是抓手

中国石油石化:洛阳石化通过持续推进生产经营优化,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赵振辉:一是优化了装置运行。上半年,主要生产装置运行平稳,波动明显减少。两套催化装置工况明显改善,轻液收率显著提升。重整装置加工负荷达106%,重整生成油芳烃含量提升到80.5%。蜡油加氢装置能耗为5.04千克标油/吨,在中国石化同类装置综合能耗排名第一。

二是提升了技术经济指标。上半年炼油、化工技术经济指标全部完成总部下达的达标指标,在中国石化上半年炼油专业达标竞赛考核中排名第二,比2011年前进了20名。其中,轻油收率、综合商品率、炼油综合能耗、原油加工损失率等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升,炼油单位完全费用、化工产品单位完全费用均低于中国石化年度预算指标。

三是促进了生产经营水平的进步。上半年炼油、化工全面完成总部下达的生产任务,炼油利润总额、吨油利润、炼油利润总额与年度预算进度偏离度、吨油利润与年度预算偏离度等指标进步明显,生产经营水平整体提升。

中国石油石化:“三个优化”确实已经成为我们提升经营总量、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抓手。请问您对开展优化有什么体会?

赵振辉:我前面讲到,优化是实现提升的路径,是方法,是利器。我们上半年优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实事求是地讲,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工作在很多方面还有差距,有的差距还很大。弥补这些差距,出路在于优化提升,在于开源节流,在于降本增效。

猜你喜欢

炼油洛阳原油
洛阳正大剧院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含蜡原油非牛顿流变特性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