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治疗妊娠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
2012-10-11贾迎茂
贾迎茂
河南偃师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偃师 471900
妊娠期合并输尿管结石临床较为少见,诊断较为困难,且常常漏诊。治疗时必须兼顾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因此对医师要求较高。2007-01—2011-01,我们共收治53例妊娠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现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年龄21~41岁,平均2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尿路X线平片、膀胱镜、超声检查确诊为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妊娠早期7例,中期20例,晚期26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13例,位于输尿管中段30例,上段10例。
1.2 临床表现 53例患者中,40例有血尿,27例有阵发性钝痛,21例有肾绞痛,19例有尿频、尿急、脓尿以及尿痛,1例合并尿闭,4例无任何症状。
1.3 治疗方法 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9例行药物保守治疗[1]。实验组34例中,23例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或取石,11例采用输尿管支架管技术。(1)药物保守治疗是采取水化、止痛、抗感染的药物。水化则是使患者进食大量的液体(1 500~2 500 mL),大量排尿以冲刷尿道进而排出结石。解痉止痛药是帮助患者缓解妊娠期痉挛和排出结石的强烈痛感。若止痛药不同控制痛感,则要考虑使用强效止痛药,首选为阿片类止痛药。针对尿路感染应用抗生素。(2)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需在超声作用下进行;输尿管镜下技术则是在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碎石并取出[2]。
1.4 效果判定 妊娠结束后的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实施B超、磁共振以及IVU检查,并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量。结石全部排出的则认为治愈,大部分未排出的认为无效。同时观察早产、流产、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应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疗效对比 [n(%)]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及疼痛难忍的现象。实验组中患者在治疗中未出现感染且疼痛有部分缓解。2组患者在妊娠期结束后的3月后复查中,对照组有2例(10.53%)复发,实验组未有复发现象。2组均未有其他并发症。
3 结论
因妇女在妊娠期雌激素的变化导致尿道平滑肌增厚,使得尿路结石的概率增大。临床上治疗此病时因顾及对母婴双方的影响,诊治都十分棘手。因在诊断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放射性的物质,对腹部使用B超检查是诊断的首选。在诊断过程中须与急性阑尾炎、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相区分,必要时需进行膀胱镜检查或者X线检查尿路X线平片检查。妊娠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治疗,须与结石的部位和两侧肾的功能结合治疗。治疗原则是解除阻滞、防止感染。研究中还发现输尿管在治疗中虽然能够很好的疼痛,但是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输尿管支架管会增加发生结石的概率;因输尿管碎石并取石是在全麻手术过程中完成的,因而对胎儿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临床上建议首先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若对结石治疗效果不良好再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治疗建议则是在输尿管支架术中常常对患者实施水化,并定期更换支架以防止感染[3];碎石技术则是尽量避免全麻术,患者可在强效镇痛药并局麻下进行手术。另外在临床研究中还发现对患者实施一定的按摩治疗有良好的效果。镜检后确定了结石的部位和颗粒大小可在保守治疗中辅助按摩疗法。总之,输尿管下治疗妊娠输尿管结石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孙西钊,周水根.如何正确处理妊娠期尿石症(二)——治疗方案的选择[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4,9(1):1 -2.
[2]唐权,黄伟佳,高兴成,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28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7):439.
[3]王司军,张龙洋,金讯波,等.输尿管镜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8):568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