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2012-10-10李春颖
李春颖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郑州 45000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功能紊乱型疾病,表现为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及生化异常,一般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生理心理、精神压力、消化道敏感性增加、消化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紊乱及饮食因素等[1]。临床上分为便秘型、腹泻型、便秘腹泻交替型和未分型,其中腹泻型最为常见。西医目前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效及满意的治疗方法,且复发率较高,该病是公认的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痛泻药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9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用观察病例选自2007年至2010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以腹泻为主型的IBS患者1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5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9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34.6岁,病程1年~8年,平均3.23年;对照组80例,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22岁~64岁,平均35.1岁,病程1年~9年,平均3.63年,经统计学处理2组之间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症状轻重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IBS罗马Ⅱ诊断标准[2]:(1)过去1年内至少有12周(可以呈非连续性)存在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以下3项症状中的2项:①症状在排便后可缓解;②症状发生时伴随大便次数改变;③症状发生时伴随大便性状的改变;(2)以下症状可协助诊断:①大便频率异常(每日3次或每周3次以下);②粪便性状异常(块状/硬便或水样便);③排便过程异常(费力、急迫感、排便不净感等);④黏液便,⑤腹部胀气或腹部膨胀感;(3)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及生化异常。排除标准:不符合IBS诊断标准、非腹泻型IBS和患有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方:炒白术 15g,防风 15g,白芍 10g,陈皮 10g,党参 15g,茯苓 15g,山药 20g,扁豆 15g,薏苡仁 15g,炙甘草3g,腹痛甚者加元胡,腹中冷痛者加附子、肉豆蔻,久泻不止者加柯子肉,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空腹温服;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内蒙古双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片,每日3次,2组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
1.4 疗效标准
显效:大便成形,每日1~2次,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大便基本正常或较前次数明显减少,基本无黏液便;无效:大便次数及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2种疾病疗效比较(n,%)
2.2 2组疾病复发率比较
表2显示,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表2 2组随访复发结果比较
3 讨论
目前IBS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涉及多种原因,故治疗上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多选用解痉剂、止泻剂、抗菌剂、促动力剂及抗抑郁剂等,由于其多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甚至长期持续不愈的特点,临床上常将其误诊为“慢性结肠炎”而给予抗生素治疗,尤其是基层医院更多见,这势必导致IBS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致肠道菌群紊乱。双歧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是由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3种活菌组成,可通过补充肠道有益菌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于肠道菌群失调有较好的疗效,故对部分有肠道微生态紊乱因素存在的IBS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但由于病因不一,多数患者效果欠佳,且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服药有效,停药即发。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多属于中医“泄泻”、“腹痛”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脾胃虚弱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盛则濡泄。”《景岳全书·泄泻》:“凡遇怒气变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医方集解》曰:“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中医认为,IBS的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和脾失健运[4]。肝郁脾虚,大肠传导失司,气机不利;肝气郁结不得疏泄,不通则痛;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肝脾不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故见腹痛腹泻,应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舒肝止痛、健脾止泻。方中白术辛甘性温、燥湿健脾;白芍酸寒、除湿止泻;白芍与白术相配,肝脾并补,养肝健脾;防风辛香升散,散肝舒脾,为理脾引经之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醒脾;党参、茯苓、山药、扁豆、薏苡仁健脾除湿止泻,全方共奏补脾土、泻肝木、袪湿邪、调气机之功,补虚祛邪,标本兼顾。临床研究显示[5],参苓白术散止泻作用明显,可抑制小鼠的肠蠕动,增加肠管对水及氯化物的吸收,提高血清淀粉酶和 D-木糖水平;痛泻要方总提取液可提高大鼠肠管扩张之腹壁收缩反射阈值,减少水应激诱导的排便量,对腹痛腹泻作用明显[6],故临床较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单一、调节肠道菌群的金双歧效果好。临床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荐。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48.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S].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704-2706.
[3]张捷,金峰,乐桥良,等.金双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42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4(5):289-291
[4]王静,刘小倩,白娟。疏肝理气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5例[J].河南中医,2008,28(8):49.
[5]韩海荣,宋观礼,胡中。参苓白术散对大黄引起的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5-16.
[6]胡旭光,唐青萍,相湘,等.痛泻要方及有效成分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0):4429-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