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2-10-09谢锦群
谢锦群
糖尿病是一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群,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发病率跃居第三位的慢性疾病[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本文于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6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2)初次确诊2型糖尿病。(3)近1个月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空腹血糖(FBG)7.0~13.9 mmol/L。(4)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检查结果示阴性。(5)入组前未服用过噻唑烷二酮类或磺脲类药物及调脂药物。排除标准:(1)心力衰竭、不稳定心绞痛,或近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者。(2)合并有严重肝肾及肺功能不全者,或严重感染者。(3)高血压控制不满意者,用药后血压高于190/105 mm Hg(1 mm Hg=0.133 kPa)。(4)合并严重视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5)存在酮尿者。共入组136例,将入组的患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其中治疗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2±8)岁;体重46~78 kg,平均体重(64±6)kg。对照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3.28±8.35)岁;体重45~76 kg,平均体重(63.5±6.4)kg。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体重、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予以相同的基础性饮食干预和运动疗法。对照组予传统的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二甲双胍0.5 g,餐后口服,2~3次/d(具体剂量根据血糖测量结果进行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商品名:艾汀,由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5 mg,口服,2次/d。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过程中7 d监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监测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 FPG、2hPG、HbA1c、FINS、2 hINS、TG、TC、HDL-C、LDL-C变化比较 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治疗组 FPG、2hPG、HbA1c、FINS、2 hINS、TG、TC、HDL-C、LDL-C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比较n=68,±s
表1 2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比较n=68,±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TC(mmol/L) 5.8±1.1 5.1±1.0#△ 5.8±1.2 5.4±1.0*HDL-C(mmol/L) 1.6±0.8 1.2±0.6#△ 1.7±0.8 1.4±0.6*LDL-C(mmol/L) 5.6±0.7 4.6±0.4*△ 5.6±0.8 5.0±0.5*
2.2 2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变化比较 2组治疗后hs-CRP水平变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治疗组hs-CRP水平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变化比较n=68,mg/L,±s
表2 2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变化比较n=68,mg/L,±s
P值 >0.05 <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自由基毒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致使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类型,其主要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胰岛素抵抗为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胰岛素抵抗包括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效率减弱,以及减弱其对肝葡萄糖输出的抑制作用,致使血液中含糖过高成为高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改善血糖、血脂代谢[4]。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属慢性炎性改变。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侯志梅等[6]研究认为,炎性因子CRP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CRP水平的降低能够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药物,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的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密切相关,能够使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减少,使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增加,且能够减少肝糖的输出。同时,吡格列酮还能通过激活PPARγ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使肿瘤坏死因子及瘦素基因的表达受抑制,直接作用胰岛素的信号通路,从而使胰岛素抵抗降低,改善糖代谢。文献报道,吡格列酮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是通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7]。本组研究结果示,2 组治疗后 FPG、2 hPG、HbA1c、FINS、2 hINS、TG、TC、HDL-C、LDL-C指标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0.01);治疗后治疗组 FPG、2hPG、HbA1c、FINS、2 hINS、TG、TC、HDL-C、LDL-C 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后hs-CRP水平变化明显下降,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治疗组hs-CRP水平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吡格列酮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管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廖为志,兰光军,朱玉洁.吡格列酮与盐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中国药师,2010,13:853-854.
2 车风,徐亚军,李杰.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初发性2型糖尿病32例疗效观察.海南医学,2011,22:42-43.
3 刘启,王永生,孟凡杰.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腹痛10例误诊原因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1,24:38-39.
4 杨升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0,18:2932-2933.
5 邓晨昕,高凌,张海蓉.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17:358-359.
6 侯志梅,吴新荣.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547-1548.
7 刁菱燕.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