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

2012-10-09宁波市市政排水管理处陈云燕

财经界(学术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资产事业单位财务

宁波市市政(排水)管理处 陈云燕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内部管理的不断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进一步加强事前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应当深入分析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充分认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

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单位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而制定的一系列责权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创新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生机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起一整套财务管理程序化、关键部位制度化、各项工作标准化、每项环节责任化,最终达到系统化、规范化的内控管理制度,是贯彻和遵循中央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保证社会管理活动正常有序运行的客观需要。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将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防范管理风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事业单位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实现长远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深入分析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按照现代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分析:

(一)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相对薄弱。从领导层面来看,对内控制度知识了解较少,简单地认为目前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了财政统一支付,内控制度建设无关紧要;从财务人员来看,素质参差不齐,提出的内控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参与单位的业务经营和重要决策,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

(二)资产管理不够清晰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存在着脱节现象,财务人员对于资产的实际状况和使用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很多资产处于管与不管的边缘状态,由此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并极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坏。

(三)招投标管理不够透明

在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的招投标行为中,部分事业单位领导没有能够很好地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的利用职权进行暗箱操作,内定中标单位,谋取个人私利,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有效监督、提高效率的作用。

(四)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工作职责不够清晰,工作要求不够明确;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部分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仅是依赖多年执行的惯例,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的业务控制流程过于简单或不够严谨,导致对国有资产出租等非税收入没有严格地实行收支两条线,有的随意截留财政资金,擅自处置或调用单位资产,以逃避地方政府对预算外资产的管理监督;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为增加职工福利或其他目的,私设账外账、“小金库”,把国有资金化为集体或个人利益,各种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三、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不仅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已出台的法律法规,还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主动探索建立尚无明确的法规规定。在制度建设上,首先要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将预防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其次是注重程序制约,规范各项经济业务的申请审批、执行实施、检查反馈等工作流程,加强对工程项目预算、招投标等环节的程序控制,防范工程承包、验收等过程中出现的舞弊行为;最后是注重责任牵制,建立完善单位内部的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内审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确保不同部门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约束,互相监督。

(二)强化对预算管理的控制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总体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事业单位负责人要切实认识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推行和强化预算管理,严明预算纪律。要严把预算编制关,科学测算和编制收支预算,所有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按部门、按项目、按标准逐一进行细化;严把预算执行关,按照预算内容和支出限额合理使用资金,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把预算考核关,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是否按时完成,预算监控手段是否健全,控制过程记录是否完整,控制结果是否有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管理的控制绩效。

(三)完善会计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根据深化改革和形势任务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个科学、独立的系统。首先应建立起严密的财务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财会机构管理模式。要将财务管理细化到每一个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发挥每位人员的主动性,形成真正的财务管理活力,确保财务管理没有空白点和漏洞。其次是要严把用人关,确保财务重要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事业单位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

(四)建立资产安全的维护体系

资产是事业单位保持正常运转的最基本物质要素,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一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力度,理清资金的来龙去脉,对资金的调拨进行严密的权限控制,要加强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管理,提高资金的运用率。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调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实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会计部门加以监督和考核;二要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加强资产的日常监管,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对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保障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可以监督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一是要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制度。有不少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财会人员兼管的,这将大大制约审计制度发挥职能作用。因此必须把审计人员从财会人员中分离出来,由专职部门负责,真正发挥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 二是要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审计职责中不仅包括审核会计帐,还应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有助于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堵塞漏洞,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三是要保护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业务执行中的偏差,设立相关的奖惩机制,确保内审机构的权威性及独立性。

(六)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单位领导及时了解单位的运营状况和发生的各种情况,提出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业绩评价。会计系统是信息沟通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子系统,要做到信息的可信和有效,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加快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单位内部构筑纵向沟通、横向沟通、内外沟通的信息网络体系,达到信息交换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内部管理、推进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要综合运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模式,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创新,持续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

[1]陈红娟.对完善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财务与会计.2011

[2]侯传奎.加强成本管理发挥财务管理核心作用.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

[3]王爱珍.浅议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外资2011

猜你喜欢

资产事业单位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利财务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