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有效措施浅析

2012-10-0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桑一

财经界(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账款信用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桑一

一、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是指企业即卖方,因向买方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应收未收款项。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行为而形成的一种债权,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商品均已形成买方市场。卖方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需要为买方提供更为优厚的付款条件,赊销在商品交易中变得司空见惯。而对于某些特殊的非买方市场来说,如能源商品市场,买方为了减少资金的大量占压,需要从卖方处获得资金融通,即获得提货后一定日期再付款的信用交易便利。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繁荣的国际贸易背后,由于空间和时间的差异,也使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变得不再可能。因此,应收账款应运而生。

应收账款产生后,企业须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以免产生坏账损失。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交易中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全方位的管理,从而保障企业拥有充足、稳定的现金流入。

二、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从企业自身角度讲,“现金为王”(Cash is king.)。只有拥有充足、稳定的现金流,才能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并进一步扩大再生产。但如前所述,目前市场环境下,赊销即信用交易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企业要想获得充足、稳定的现金流入,必须对其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

从外部市场宏观管理要求看,2002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布的《萨班斯法案》(SOX Act)、2006年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及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审计署5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均要求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自己的风险及内控管理体系。按照以上规定要求,企业应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关键控制流程进行定期的更新,并进行必要的抽样及穿行测试,从而发现其中内控缺陷,并及时进行改进,以满足国内外关于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三、企业进行有效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企业应从根本上入手,抓好基本制度和管理流程的建立;并在交易中,做好事前审批、评估,事中风险转移,事后及时催收等工作,以提升企业整体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一)建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及岗位,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要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作为基础。据世界著名的商业信息服务机构华夏邓白氏2008年调查显示,国内尚有57%的企业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可见,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和信用管理职能方面的薄弱。

在实际管理中,企业应建立起独立于销售与财务、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及岗位,以保证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在支持前台销售工作的同时,履行中台的风险控制职能。在制度上,应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与工作流程,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原则、目标,以及相关审批权限等内容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并根据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管理职能变化,进行及时修订,使管理制度真正为企业业务发展服务。

(二)建立信用评估模型,对交易客户进行信用风险评估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在交易前便已展开。通过建立信用评估模型,可以在事前对交易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信用评估模型可根据信用“5C”分析法,即从交易客户的资本实力 (Capital)、抵押担保(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道德品质(Character)和还款能力(Capacity)5方面入手,并结合企业交易客户特点,对相关各因素进行分类与筛选;选出其中会对客户资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的定性与定量因素,并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组成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依据该模型的评估结果,可帮助企业制定与客户进行交易的具体信用政策,包括能否进行交易、能否授信以及授信多少等。从而在交易前,就对客户潜在的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的管控。

(三)运用多种手段,转移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

在与交易客户进行交易时,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应选取恰当的结算方式,以转移客户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对于资信质量较好客户,可给予一定授信额度,进行信用交易(Open Account)。对于资信质量中等客户,应进一步寻求额外收款担保,以保障应收账款的按时和足额的回收。如企业可要求对方开立母公司保函(Parent Company Guarantee);或用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使用银行信用证(LC)方式进行结算。对于资信质量一般或较弱客户,则可采用预付款(Payment in Advance)方式,完全规避其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四)付款到期日前及时进行付款提醒、防止逾期发生

在对客户进行应收账款管理中,不应将事后管理放在逾期账款发生之后,而是应将整个管理控制进行前移。在付款到期日前,就由管理人员负责联系客户,提醒其按时、足额付款。同时,对于问题款项,进行及时预警,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对于已发生逾期的应收账款,应根据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催收。如有必要,应根据合同条款规定,借助法律手段进行追款,以维护企业利益。

四、结束语

企业能否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现金流及生产经营状况。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要求。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应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逐步培养交易客户良好的付款习惯,不断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从而使应收账款切实转变为企业的实际收入。

[1]约翰·G·塞莱克.应收账款管理最佳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蒋艳.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11):35-36

[3]于睿.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1,(17):31,33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账款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信用消费有多爽?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