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课堂:多模态话语授课在高校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2-10-04樊玉恒
樊玉恒,马 骁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沈阳 110136)
人类最突出的能力就是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语义传递的是否明确决定着交流的成功与失败。在自然状态下的人类语言交际行为,作为核心的口语表达和/或文本使用却往往不能完整地表达语义,有时甚至还会造成一些误读。因为话语的意义中的一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体现的,如伴语言特征:音响度、声调、语调、音速等;身体特征: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动作、移动等;非身体特征:PPT、音响设备、网络、实验室、周围的环境因素等[1]。在这种情况下,交际不再是利用一种感官进行,如说话是听觉,书写是视觉,盲文是触觉等,而是用两种或者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如用PPT上课则是视觉与听觉同时进行的;模拟与讲解则是听觉、视觉和触觉同时进行的,以这种交际方式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
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多模态话语的提出是对高校体育教师更高要求,让知识融会贯通并成功的传递给学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那么,多模态话语在体育课教学的引入意在构建新型的教育方法体系,是教育改革中得具体任务。为此,本文在传统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教与学的体验上出发。将多模态话语授课与传统授课两种体育教学方法进行试验对比,供各位体育工作者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实验对象由沈阳航空航天学2009级和2010级80名篮球班学生组成。选取男生40人,女生40人,平均年龄22岁,均经过一个学期的篮球课学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教师发放问卷,对篮球技术、战术教学方法,纠正错误手段,技能提高途径3方面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的种类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果。
表1 体育课教师教学方法种类
从表1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方法可分为若干种,但是几乎全部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身体的示范动作两种模式来学习课程内容,因为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又要进行身体的活动,所以长期通过讲解和示范进行教学会造成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缺失,对运动天赋和语言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也无法达到掌握技能的学习目标,以及使学生会对体育活动内在的理解行程偏见,认为体育活动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无法提升高校体育课程的内涵。
1.2.3 对比实验法
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实验前和试验后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如表二所示,在实验前一周统一对身体素质和相关的技能进行测评,将所测得的数据做数理统计和方差分析,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被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基本相同。篮球班分成2个小组,分别采用2类不同教学法模式,实施同一篮球教材。实验期为1学年,学年结束后,统计各类成绩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方差分析。
表2 实验前测试成绩
1.3 实验内容设计
1.3.1 实验内容
(1)原地单手投篮。以罚篮线距底线距离为标准,学生站在线后进行投篮。技术标准:全身协调发力、球离手时机、瞄准点、命中率。
(2)传球。双人距离5米面对面进行练习。技术标准:传球时机选择、准确性、落点的提前量。
(3)突破。持球突破和行进间突破。技术标准:突破的时机、积极的身体对抗意识、不发生违例和带球撞人。
(4)运球。全场的运球练习。技术标准:运球前进、后退、侧移、弧线运球;运球急停、急起;运球衔接传球、突破。
1.3.2 实验设计
1.3.2.1 多模态话语授课
图1 多模态话语媒体系统
以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为为例,声音部分:运用讲解法,叙述双手胸前传球的重点,难点。布局部分:将一块标准篮球场分成原地传球、行进间传球、和有防守传球3个练习区域。工具部分:可采用胶带黏贴标志的方法,用鲜艳颜色的胶带将传球的落点以及提前量的位置,在场地或者人体上标识出来。待准备完毕,课程开始,学生在整个场地的3个区域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的循环练习。教师在此期间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最后在下课前进行学生反馈。
常规训练:①教练员讲解。②教练员做示范动作。③队员做练习。④教练员再做讲解。⑤教练员应队员要求再做示范。⑥队员继续练习。
1.3.3 实验时间
共计40课时。
2 结果与分析
表3 试验后测试成绩
2.1 结果
多模态话语授课与传统授课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通过40学时的教学实验,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如表三所示:原地单手投篮,实验前两组的命中率相差0.99%,实验后两组的命中率相差11.97%;传球技术,实验前两组的成功率相差仅1.09%,实验后两组的成功率相差8.89%;突破技术,实验前两组的成功率相差仅2.05%,实验后两组的成功率相差7.43%;运球技术,实验前两组的成功率相差仅1.76%,实验后两组的成功率相差9.22%。根据统计处理,P<0.05,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说明多模态话语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提高高校篮球选修课学生的基础技术有显著的作用。
2.2 分析与讨论
2.2.1 多模态话语教学是以注重体会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3]。在多模态话语授课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这些非纯语言的渠道与学生展开双边的教学活动。并将核心定位在:“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实际体会,点拨思路,开阔视野”,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新颖的方法知道练什么,怎么练,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目的。避免片面地启发式教学当成一种只是为了活跃体育课的气氛而流于一般形式,这是对多模态话语授课的一个误区。
2.2.2 多模态话语授课对教师的要求
多模态话语多因子组合成的教学方法要符合高等教育3个转变:一是将学生个性发展与整体全面发展相结合,由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向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转变;二是由实现传统的教学内容向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发展与变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三是由落后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转变[4]。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平时应该多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更好的体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也是很重要,在教学后多问问学生为什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涵义。
2.2.3 多模态话语授课是增加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2.2.4 多模态话语授模式构建的效果
观察众多的排列组合,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方法,那么对于多子集构成的组合是否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也是一种尝试。所以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检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积极采用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6]。此外,对于构成教学方法的排列组合还应考虑到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做到多元化组合后的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相比“少而精和博而通”的教学方法,多模态话语构建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多而富与简而明”,多是指教学方法丰富,简是指突出重点,要领明晰。
3 结论与建议
(1)多模态话语授课是增加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2)多模态话语有利于加深学生掌握对重点难点的印象,它能加速学生动作概念记忆和动作技能,技巧的掌握,并巩固所掌握的技术;
(3)形式多样,多种组合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多模态话语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温习已学的知识及其它学科知识,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并提高心理素质;
(5)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多次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技能学习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练习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精确性;
(6)运用多模态话语设计课程时,可以提高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
(7)多模态话语教学的组合形式要有针对性,在成为教学方法前需要经过实践和理论学习。
[1]王应喜.多模态话语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7):99-100.
[2]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谢亚琴,周可荣,谢大随.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98-200.
[5]陈少青,杨国庆.“3+1”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学报,2011(1):76-78.
[6]汤维曦.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教学及其在数学课堂的实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73-76.
[7]戴德翔,邱梅珍.对高校篮球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体育科技,2004(4):81 -89.
[8]韩振杰.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化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10):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