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2012-09-30段秀丽马媚媚
曹 亮 张 芳 李 艳 段秀丽 马媚媚
轮状病毒是引起全世界婴幼儿严重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在腹泻病原体中居于首位[1]。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感染该病毒的几率较大,尤其对于新生儿,其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发病后症状较重,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对轮状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效药,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的出现[2]。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思密达、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重症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儿5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重症轮状病毒感染的新生儿,所有患儿用胶体金法检查轮状病毒肠炎(RV)抗原呈阳性,其中男52例,女48例。日龄7~28 d,平均(18.2±3.5)d。出生时Apgar评分均在8~10分,平均(9.1±1.2)分。体重2600~4100 g,平均(3250±650)g。胎龄37~41周,平均(38.6±3.2)周。自然分娩65例,剖宫产35例。母乳喂养77例,人工喂养23例。临床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嗜睡、烦躁不安及少吃、少哭、少动,部分患儿有脱水症状,无黏液及脓血,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ST-T段压低。将新生儿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出生时Apgar评分、体重、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健康宣教 向患儿家长介绍轮状病毒感染的基本知识,通过在新生儿筛查中心和病室分别张贴宣传图片,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同时介绍该病的治疗方法,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辅食,增强患儿抵抗轮状病毒感染的能力,满足家长的信息需求,让他们及时了解患儿病情的变化和治疗进展,同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1.2.2 环境护理和消毒 病房应每天通风,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清新、舒适,光线要柔和,严格控制探视。各项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哭闹,限制活动量。新生儿要注意保暖,体温保持在36~37℃。做好奶瓶与餐具消毒,讲究个人卫生,衣物、用具、尿布及便盆严格分类消毒。
1.2.3 病情观察和补液 严密检测患儿的病情,观察患儿皮肤弹性、神志精神、前囟眼眶有无凹陷、尿量等临床表现,估计患儿脱水程度,同时要动态观察患儿经过补充液体后脱水症状是否得到改善。补液时注意遵循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2]。监测患儿心律、心率、血压、脉搏等,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做好动态比较。
1.2.4 高热的护理 擦干患儿汗液,减少衣被,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及时更换潮湿内衣,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穿着不易过多,保持皮肤皱褶部位干燥。每日洗澡,尿布、衣物勤洗勤换,洗澡后用75%的酒精消毒,并防止着凉,若患儿出现惊厥不止,及时通知医师。
1.2.5 预防感染 患儿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工作人员要注意手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同时告知患儿家长注意个人卫生,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后腹泻的次数增多,极易导致肛周部位的感染,因此,在每次新生儿腹泻后用软纸轻擦,然后用温水清洗,涂10%的鞣酸软膏,防止新生儿臀红。尽量不使用纸尿布,而用纯棉的软布。
1.2.6 饮食护理 腹泻患儿存在着消化功能紊乱,要合理安排饮食,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 h。人工喂养者,应暂停乳类喂养,可用米汤、豆制代用品或发酵奶等[3];母乳喂养者应继续哺乳,暂停辅食。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在2次奶或餐中间空腹服用,以发挥最佳作用。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静脉补液时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适量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补充小儿复方氨基酸和电解质。观察组采用思密达、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灌肠前让患儿尽量排空大便,以使灌肠药物更广泛地与肠黏膜接触。取一次性肛管(9号),用石蜡油润滑前端后放入无菌盘内,置患儿仰卧位,抬高臀部,按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旋转插入肛门5~6 cm,注意避免误伤直肠黏膜,经肛管缓慢注入思密达、山莨菪碱混合液[4](思密达1 g/kg,山莨菪碱0.2 mg·kg-1·次-1),温度以4~6℃为宜,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肛门夹紧2~3 min后拔出肛管,继续仰卧30 min。
1.4 评价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治疗72 h内全身症状消失,粪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2 h全身症状、粪便性状、次数明显好转,体温降至正常,不复升;无效:治疗72 h全身症状、粪便性状、次数均无好转,甚至恶化。(2)心肌酶谱。采用酶偶联连续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护理后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儿护理后心肌酶谱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后心肌酶谱比较(IU/L,±s)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后心肌酶谱比较(IU/L,±s)
注:1)为 t'值
组别 例数观察组对照组t值P AST LDH CK CK-MB 50 70.5±25.2 330.5±82.7 330.2±159.7 55.7±23.5 50 35.2±14.5 157.3±87.4 113.4±50.6 11.2±6.5 8.58531) 10.1784 9.15091) 12.90531)<0.05 0.0000 <0.05 <0.05值
3 讨论
轮状病毒侵犯小肠黏膜,使细胞结构破坏,绒毛变短,双糖酶活性减小,降低了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还可累及其他脏器如心肌,造成心肌损害[5]。因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属于病毒的易感人群。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11~1.35亿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死亡的婴儿达65万之多,现今也已成为我国影响群众生活最普遍的一种疾病[6]。有研究显示,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住院时间延长、陪护感染以及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等因素。临床上对于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护理应该更细心、科学、合理。本研究在常规护理预防患儿并发症的同时,采用思密达、山莨菪碱灌肠治疗RV感染,思密达可有效抑制RV的复制,以维持肠细胞正常的吸收分泌功能,减少电解质紊乱;山莨菪碱可以减少肠道蠕动,减少腹泻次数,两种药物合用相互协同,通过灌肠途径迅速被胃肠道所吸收,直接达到病变部位,更容易发挥药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疗效和心肌酶谱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思密达、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效果满意,期间配合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预防心肌损伤。
[1] 魏升云,张淑珍,方鹤松.轮状病毒肠炎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6):409-411.
[2] 薛桂琴.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91-92.
[3] 严绮绮.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600-601.
[4] 陈旺青.思密达联合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5083-5084.
[5] 孙 琦.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159-4160.
[6] 骆仕君.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