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2-09-30龚丽芬
龚丽芬
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病总耐药率为27.8%,原发性耐药率为18.6%,获得性耐药率为46.5%,耐多药为10.7%,属高耐药国家[1]。由此可见,结核病的耐药性已成为导致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减少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关键。本文通过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组与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组对比的研究方法,分析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愈后转归的影响,为临床实施护理干预,协助医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标准:(1)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所确诊的耐多药并完成疗程的肺结核患者。(2)经初、复治化疗方案化疗后,患者排菌1年以上。(3)抗结核药物耐药性试验证明至少耐异烟肼、利福平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共选择11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干预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18~63岁。对照组男40例,女18例。年龄20~6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经统计学方法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3LivTHAK/15LivTH[2]。强化期3个月,继续化疗期15个月。干预组在使用化疗方案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主要通过电话访问实施,强化期每10 d电话访问1次,继续化疗期每半个月电话访问1次,并把访问内容记录,建立护理干预挡案。
1.3 护理干预措施
1.3.1 心理护理 通过电话访问,了解患者家庭成员的关系、家中经济来源、单位状况、心中存在什么疑惑、担心哪些问题不能解决,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树立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细心、热心,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患者,从而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敬,使患者把护士当作可以倾诉的对象,愿意把内心深处的感受表达出来。如果患者对疾病失去治愈的信心,就要及时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病情解释,让他们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耐多药结核病的有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针对个别患者所产生的过激行为,要给予理解、耐心引导,使其放松心情、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理性对待疾病。
1.3.2 用药指导 由于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使用昂贵的二线抗结核药物,使得其治疗的整个费用高于非耐多药肺结核费用,所以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让他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告知患者各种抗结核药物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药物副作用,临床症状较重的是肝功能损害,最多见的是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表现为ALT升高、厌食、食欲减退,胃肠反应主要是纳差、恶心、呕吐等。嘱患者一旦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自行停药,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后遵医嘱进行调整,病情稳定后,不能存侥幸心理中断治疗,以免带来严重后果。
1.3.3 饮食指导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在养病期间要注意加强营养,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饮食要规律,要定时、定量;多食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嘱其少量多餐,饭后服药,注意休息。
1.4 评估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9,18个月末病菌转阴率,6,12,18个月后胸片复查肺部病灶吸收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病菌转阴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病灶吸收情况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胸片病灶吸收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胸片病灶吸收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耐多药肺结核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情长、费用高、疗效差、传染性强,使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机能全面下降[3]。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治疗失败率高,给患者的生理和精神带来沉重的打击,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消极、悲观、多疑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而过度的焦虑可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并导致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降低免疫力,影响疾病的预后[4]。因此,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着重做好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途径调节机体潜能,积极的心理应激可缓解应激源的冲击,能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唤起患者的积极适应应对机制[5]。我们通过定期电话追踪访问,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患者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患者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让患者感到被重视、被支持、受尊重,维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体检,从而达到调节机体植物神经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目的,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有加快痰菌转阴、病灶吸收好转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2] 周玉成,周雅丽.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4):24-25.
[3] 王卫华,段琼红,卢祖洵,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18(3):8-10.
[4]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
[5] 陈紫瀛主编.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