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动态变化
2012-09-28徐善祥张茂干建新
徐善祥 张茂 干建新
创伤已成为我国第五位死因,是1~34岁居民的第一位死因[1]。专家预测,21世纪,创伤人数可能成倍增长。寻找简单有效的临床监测指标成为创伤研究的内容之一。CK是肌肉损伤程度最敏感的指标[2],与损伤严重度及ARF的发生率、病死率都有相关[3]。本研究检测了41例多发伤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研究血清CK动态变化的规律,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伤后24 h内收住本院急诊监护室(EICU)的多发伤患者41例(ISS≥16)。其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18~85岁,(46±1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7例,高处坠落伤9例,机器绞伤3例,刀砍伤1例,压伤1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AIS 2005-ISS评分标准)16~75,31.4±13.6,其中ISS≥25组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ISS<25组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入院第1天的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3~51,(22.7±13.2);入院第1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 3~15,(11.0±5.1)。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的生命脏器功能支持治疗。最终死亡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7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3例死于严重脑外伤;其中4例死亡时间在7~14 d之间,其余6例在15~30 d之间;存活31例,男性25例,女性6例。
1.2 标本采集及检测
所有入选患者均在伤后第1、3、7、14天清晨6时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提取血清检测CK、肌红蛋白(Mb)、肌酐(Cr)、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其中CK、Cr测定采用酶法在OLYMPUS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公司)上完成,CK的正常参考范围25~200 U/L,Cr的正常参考范围0.6~1.5 mg/dl;Mb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在ROCHE ELECSYS170分析仪(ROCHE公司)上完成,正常参考范围28.0~72.0 μg/L;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在OLYMPUS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正常参考范围≤10 mg/L;PCT测定采用免疫色谱检测法(BRAHMS公司),正常参考范围≤0.5 ng/ml。同时记录患者伤后第1 天的SAPSⅡ、ISS、GCS评分及入院当时有无休克(指收缩压小于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临床诊断休克)。
1.3 数据处理
首先分析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7、14 天血清CK浓度的动态变化;按患者损伤程度分为ISS≥25和ISS<25两组,分析两组血清CK浓度的动态变化及组间的差异;按患者预后分为生存和死亡两组,分析两组血清CK浓度的动态变化及组间的差异。其次分析各时点血清CK浓度与相应时点Mb 、Cr 、CRP 、PCT 浓度以及入院时的SASPⅡ、ISS、GCS、有无休克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或中位数(25%~75%位数)表示。采用SigmaStat 3.5统计软件包,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man相关分析法。组内均数动态变化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方差分析,其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作图使用SigmaPlot 11.0软件。
2 结果
2.1 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清肌酸激酶浓度的动态
变化规律患者伤后第1、3、7、14天血清CK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1404.0 U/L(793.5~2939.0 U/L ,25%~75%位数,下同)、1620.0 U/L(636.0~3599.5 U/L)、544.0 U/L(126.5~1321.5 U/L)、84.5 U/L(50.8~579.0 U/L)。H=38.039,P<0.05。血清CK浓度在第3天反而上升达到高峰,然后在第7、14天再下降。其中第1天和第14天,第3天和第7、1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5.179、3.035、5.208,P<0.05。见图1。
与第1天比较,aP<0.05; 与第3天比较,bP<0.05
2.2 不同预后的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清肌酸激酶
浓度的变化存活组在伤后第1、3、7、14天的血清CK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为1714.0 U/L(1013.0~2991.0 U/L),1349.0 U/L(571.0~3193.0 U/L),211.0 U/L(91.0~839.0 U/L),67.5 U/L(42.5~253.8 U/L)。H=67.057,P<0.05。其中第1天和第7、14天、第3天和第7、14天比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5.087、7.216、3.829、5.968,均P<0.05。详见图2。
死亡组在伤后1、3、7、14天的血清CK浓度呈上升趋势,分别为359.0 U/L(345.8~2613.8 U/L),4518.0 U/L(1511.3~7915.5 U/L),4770.0 U/L(1413.8~9085.5 U/L),5331.5 U/L(1737.0~8800.0 U/L)。H=9.414,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点的组间血清CK浓度比较在第1、3、7、14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7.000、294.000、355.000、201.000,均P<0.05。详见图2。
上图为存活组(n=31),与第1天比较,aP<0.05;与第3天比较,bP<0.05
下图为死亡组(n=10,其中第14天n=6),与存活组相同时点比较,cP<0.05
2.3 血清肌酸激酶浓度的变化
ISS<25组在伤后1、3、7、14天的血清CK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为1 404.0 U/L(845.0~2882.0 U/L),1014.0 U/L(521.0~1625.0 U/L),185.0 U/L(81.0~544.0 U/L),65.5 U/L(42.0~100.3 U/L)。H=37.683,P<0.05。其中第1天和第7、14天、第3天和第7、1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3.699、5.369、2.923、4.606,P<0.05。见图3。ISS≥25组在伤后第1、3、7、14天的血清CK浓度分别为1466.5 U/L(361.5~5869.5 U/L),2325.5 U/L(859.0~4923.3 U/L),1 016.0 U/L(193.0~4704.0 U/L),259.5 U/L(56.8~1 727.0 U/L),H=12.844,P<0.05。血清CK浓度在第3天反而上升达到高峰,然后在第7、14再下降。第1、3天和第1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分別为2.759、3.306,均P<0.05。同一时间点的组间血清CK浓度比较在第3、7、14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8.000、216.000、194.500,P<0.05。详见图3。
2.4 血清肌酸激酶浓度与损伤有关指标的关系
伤后第1天的血清CK浓度与休克呈正相关;伤后第3天的血清CK浓度与休克、SAPSⅡ呈明显正相关;伤后第7天的血清CK浓度与SAPSⅡ、ISS呈明显正相关,与GCS呈明显负相关;伤后第14天的血清CK浓度与ISS、SAPSⅡ呈正相关,与GCS呈负相关。见表1。
2.5 血清肌酸激酶浓度其他酶学指标的相关性
伤后各时点的血清CK浓度与相应各时点的Mb呈正相关;伤后第1天的血清CK浓度与相应时点的Cr呈正相关;伤后第3天的血清CK浓度与相应时点的Cr、CRP呈正相关;伤后第7天的血清CK浓度与相应时点的Cr、CRP、PCT呈正相关;伤后第14天的血清CK浓度与相应时点的CRP、PCT呈正相关。详见表2。
3 讨论
CK是一个在组织中广泛分布的胞浆和线粒体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及脑组织中。在肌肉损伤的数小时内就明显升高,1~3 d达高峰,半衰期达1.5 d,能较准确地反映肌肉受损的严重度。
笔者检测了41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7、14天的血清CK浓度,发现均有显著升高,且在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这与CK在肌肉损伤后大量入血,1~3 d达高峰相符,随着被排出而血清浓度逐渐下降。在损伤较轻组(ISS<25)和存活组中血清CK浓度均明显低与相对应的损伤较重组(ISS≥25)和死亡组,呈快速下降趋势。这与该两组患者受伤相对较轻,肌肉组织损伤少相关;而损伤较轻者恢复快,继发性损伤也少,于是血清CK浓度能快速持续的下降。在但在损伤较重组(ISS≥25)其下降速度比较缓慢,甚至在伤后第3天反而上升达到高峰;而在死亡组中血清CK浓度不但不降反而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这说明血清CK浓度与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创伤所致肌肉损伤是患者伤后早期血清CK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血清CK浓度的持续升高还与继发性的持续肌肉组织损伤有关,这与全身其他脏器的损伤一样,是脓毒血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一个表现,我们可称之为危重病相关性肌病[4]。Jose等[5]的研究显示这与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笔者观察到血清CK浓度与CRP在第3、7、14天,与PCT在第7、14天相关,在早期无明显相关。CRP和PCT与机体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脏器功能障碍情况相关,可以反映病情危重程度[6-7],这也说明了血清CK浓度与机体的炎症、MODS等密切相关。另外,CK与休克在第1、3天相关,休克一反面反映多发伤患者损伤严重,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休克引起组织灌注不足、缺血缺氧而出现继发性的肌肉损害而导致血清CK升高,因而休克与早期的血清CK变化密切相关。
本研究发现伤后血清CK浓度与反映损伤严重度的SAPSⅡ、GCS、ISS均有相关,其中与SAPSⅡ相关性最佳,在第3、7、14天均有相关,而与GCS、ISS均只在第7、14天相关,与第3天无相关。其原因可能是GCS主要反映中枢神经损伤的严重度,其肌肉组织损伤程度并不一定严重;而ISS的评分标准主要反映的是解剖学上的损伤程度,没有考虑创伤对全身的影响等因素有关[8]。因而这两个评分较SAPSⅡ略差。在本研究中血清CK浓度在早期(第1、3天)与三个评分的相关性没有血清Mb的好[9],这可能还是与Mb在体内半衰期更短(仅为1~3 h),经肾脏排泄更快等有关。
另外,血清CK在第1、3、7天与Cr呈明显正相关,Cr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Cr明显升高提示肾功能不全,肾脏的肌酐清除率下降[10]。而CK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容易为肾脏所清除。但如果肾功能不全,CK清除受阻则可引起血清CK浓度上升,而同时高浓度的CK可以导致ARF,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报道显示挤压伤时CK升高常超过正常5倍以上,挤压综合征患者CK通常大于10 000 U/L, CK大于75 000 U/L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增加[11]。因此,CK可作为肌肉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与肌红蛋白相比更具有诊断价值[12]。因此挤压伤患者应注意监测血清CK水平, 当CK≥5000U/L时发生ARF的几率明显上升,需积极评估和处理[13]。
总之,血清CK浓度与损伤严重程度、继发的全身炎症反应、脏器功能障碍等都有紧密联系。本研究提示血清CK浓度的动态变化能反映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帮助判断预后,可作为病情监测的一个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创伤学——基礎与临床[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23.
[2] Sahjian M, Frakes M. Crush injuries: pathophysiology and current treatment[J]. Nurse Pract, 2007,32(9):13-18.
[3] James T.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rush injuries of the extremities[J]. Int Anesthesiol Clin, 2007,45(3):19-29.
[4] Meyer B,Unger A,Nikfardjam M, et al.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J].Critical Care,2006,10 Suppl 1:S461.
[5] Jose GM,Rosario AV,Jose Luis GG,et al.Effect of 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 on the withdrawal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he length of stay in septic patients[J].Critl Care Med,2005,33(2):349-354.
[6] 费军,余洪俊,梁华平,等.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与脏器功能不全的相关性[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6):572-575.
[7] 李永涛,黄友敏,周永勤.急性脑损伤时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205-1208.
[8] Hong R.Does the 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 method appropriately triage patients based on trauma injury severity score? [J].Am J Disaster Med, 2008,3(5):265-271.
[9] 徐善祥,张茂,干建新,等.多发伤患者血清肌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12-16.
[10]Shlipak MG.Rate of kidney function decline in older adults: a comparison using creatinine and cystatin C[J]. Am J Nephrol, 2009,30(3):171-178.
[11] Dong GT,Wang XJ, Wang MX.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olipoprotein AⅠ, C-reactive protein, albumin and the prognosi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J]. Chin J merg Medicine, 2007,16(4):418-420.
[12] Vanholder R,Sever MS,Erek E, et al. Acute renal failure related to the crush syndrome: towards an era of seismo-nephrology[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0,15(10):1517-1521.
[13] Brown CV, Rhee P, Chan L, et al. Preventing renal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rhabdomyolysis: do bicarbonate and mannitol make a difference?[J].J Trauma,2004,56(6):1191-1196.
(收稿日期:2012-01-07)
(本文编辑:沈惠云)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8.024
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急诊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通信作者:张茂, Email:zmhz@hotmail.com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年8月第21卷第8期Chin J Emerg Med,August 2012,Vol.21,No.8
P8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