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菇厉眼蕈蚊的识别与防治

2012-09-28张君明虞国跃

植物保护 2012年6期
关键词:虫源培养料平菇

张君明, 刘 宇, 虞国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7)

食用菌丰富了我们的菜篮子,种植食用菌也是农民致富的一种产业。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虫的为害,其中平菇厉眼蕈蚊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害虫。

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俗称菌蚊、菌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Sciaridae)(也有把它作为菌蚊科的一个亚科)。平菇厉眼蕈蚊可取食为害平菇、杨树菇、茶树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猴头菇、凤尾菇、长根菇、榆黄菇等多种食用菌和药用菌灵芝等[1]。对于平菇厉眼蕈蚊的分布,有的文献记录较广,如北京、新疆、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上海、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分布[2],而有些文献仅记录北京[3]。由于厉眼蕈蚊种类多,形态相近,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鉴别特征,并作出正确的鉴定,详细的特征可查阅杨集昆等[4]。

本文对平菇厉眼蕈蚊形态进行描述,提供形态特征图片,并提出防治建议。

1 平菇厉眼蕈蚊的形态识别

(1)成虫:平菇厉眼蕈蚊从外形上与一般的蚊子相近,身体(包括触角、足、翅膀和腹部)细长。与另一类常为害食用菌的菌蚊科昆虫相近,触角均为16节,3足均有发达的胫节端距,不同之处在于眼蕈蚊的复眼存在“眼桥”,即两复眼在头顶处变尖,延伸并左右相连[5]。平菇厉眼蕈蚊雄虫体长约3.3(2.5~4.0)mm,暗褐色。复眼很大,眼桥的宽由4个小眼(个别为3个)组成;触角第4鞭节长为宽的2.5倍;下颚须3节,中节稍短,端节稍细,长约为中节的1.5倍。前足胫节端部胫梳基部弧形。腹部末端的尾器基节中央后缘具一瘤状突,疏生刚毛,端节呈弧形弯曲、顶端具锐尖。雌虫体稍大,长3.3~4.0mm,触角较短;腹端具一对近似圆形的尾须端节[4]。

(2)卵:卵聚产或散产,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表面光滑,孵化前可见黑色的头部。

(3)幼虫:分4龄,老熟幼虫体长4.6~6.5mm,乳白色,不透明,头黑色,体圆筒形。

(4)蛹:雄蛹长2.4~2.6mm,雌蛹长2.9~3.2mm,初期乳白色,逐渐变淡黄色,羽化前变深褐色。

2 平菇厉眼蕈蚊的防治

平菇厉眼蕈蚊对温度的适应性强,在平均气温4~32℃下均能生活,适宜温度为15~22℃,最适温度时完成一代只需21d[6]。平菇厉眼蕈蚊成虫期不取食,寿命约为3~5d[7]。雌虫多爬行,活动范围较小,卵成堆或散产在菌柄丛间的缝隙、菇根附近的覆土上,菌床表面的凹陷处及料袋内的交接缝等隐蔽场所,每雌产卵量在10~129粒之间[8]。平菇厉眼蕈蚊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虫喜食各种菇类的菌丝、子实体原基及含菌丝潮湿的培养料,可潜入菇蕾、子实体,并蛀成孔洞。幼虫数量较多时可造成退菌、原基消失,培养料松散、逐渐变成黄褐色,菇蕾萎缩死亡、菌柄折断倒伏、菇体孔洞,被害子实体发黄、枯萎乃至腐烂,诱发各种霉菌造成菌袋彻底污染报废等。为害平菇一般减产15%~30%,严重时子实体完全失去商品价值[7]。

平菇厉眼蕈蚊是菇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由于成虫可主动扩散至其他食用菌菇房,且可在大部分地区周年为害,无越冬期,因此防治难度很大。如果平菇厉眼蕈蚊幼虫已钻蛀至培养料或入侵菇体为害,常常难以防治。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应以预防为主,做到菇房无虫源和虫源不易入侵,这对于平菇厉眼蕈蚊的防治尤为重要。

图1 平菇厉眼蕈蚊的形态特征

(1)清洁菇房和周边卫生,减少虫源。利用高温或药剂对菌渣及时处理,减少虫源,减轻为害。常年栽培的菇区,如果菌渣长期堆放在菇房四周,那么虫源较多,为害会加重。据调查菌渣及时处理的菇区比不处理区蘑菇上的虫量可减少98.44%~99.21%,香菇上的虫量可减少93.96%~99.04%[9]。平菇厉眼蕈蚊不耐高温,成虫在34℃环境条件下4h死亡率达100%;幼虫在37℃环境条件下2h死亡率达100%[9],因此高温闷棚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先期预防措施。

(2)加强菇房的封闭性,减少成虫的迁入。在菇房门、窗、水暖电入口处及其他通风口处设置60目纱网,阻止平菇厉眼蕈蚊成虫的迁入。

(3)菇房内灯光诱杀。平菇厉眼蕈蚊成虫有趋光性,常在培养料上爬行或在电灯周围飞翔。可以利用电子灭蚊器、高压静电灭蚊灯、黑光灯和粘虫板等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使用药剂防治是一种应急的补救措施,因为食用菌生长期较短,在农药的选择上更应慎重,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保障食用菌的安全生产。5%氟虫腈悬乳液1 500倍、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6 000倍可达到良好的效果[10],应注意药剂的轮换,防止产生抗药性。如有条件,可采用一些昆虫病原真菌制剂,如蜡蚧轮枝菌对平菇厉眼蕈蚊的幼虫和蛹有较高的致死率[11]、球孢白僵菌对平菇厉眼蕈蚊的不同虫态都有很高的致死率[12]。

[1] 何嘉,张陶,李正跃.平菇厉眼蕈蚊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治[J].中国食用菌,2005,24(4):52-53,48.

[2] 杨春清,张学敏.平菇厉眼菌蚊为害药用真菌初报[J].植物保护,1994,20(2):19-20.

[3] 刘星月,杨集昆,吴鸿,等.眼蕈蚊科Sciaridae[M]∥杨定.河北动物志双翅目.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5-72.

[4] 杨集昆,张学敏.为害蘑菇的厉眼蕈蚊六新种(双翅目:眼蕈蚊科)[J].昆虫分类学报,1987,9(4):253-263.

[5] 杨集昆,张学敏.食用菌害虫的类群(一)[J].植物保护,1981,7(2):43-46.

[6] 王成本,张志勇,马东艳,等.菇房环境对平菇眼菌蚊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4,23(1):49-50.

[7] 张学敏,杨集昆.食用菌害虫常见类群及防治[J].生物学通报,1999,34(4):19-21.

[8] 冯惠琴,翟家仁.平菇厉眼菌蚊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1994,10(6):27-30.

[9] 王菊明,谭琦.平菇厉眼菌蚊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J].食用菌学报,1994,1(2):41-45.

[10] 刘传会,马伟华,王沫.几种药剂对平菇生长的影响及防治平菇厉眼菌蚊的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3):327-328.

[11] 袁盛勇,孔琼,张宏瑞,等.蜡蚧轮枝菌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和蛹的毒力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194-196.

[12] 袁盛勇,孔琼,张宏瑞,等.球孢白僵菌MZ04106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的毒力[J].植物保护,2010,36(2):141-143.

猜你喜欢

虫源培养料平菇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血吸虫来源的miRNA通过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Ⅲ促进宿主肝纤维化
平菇种植记
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
草菇出菇为何怪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贵阳市烟仓烟草粉螟消长动态及虫源分析
大球盖菇培养料发酵实用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