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研究

2012-09-25江雯雯陈沣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5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培养路径大学生

江雯雯 陈沣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社会法治建设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状态,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深入贯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要求的需要,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303-02

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对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一、研究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1.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要求的需要。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要求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要依法办事。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其中法律意识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关系到法治国家的进程。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精神,是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长远方针,对构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从而形成安定有序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目前全国正在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而作为高知群体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使他们懂得守法、用法、护法、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3.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法制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最大的特征就是自由竞争,而违法现象总是伴随着存在,所以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来维系。国家用法律来引导与规范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因此,要求市场的活动主体也需要具备法律意识。作为未来经济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可能扮演着企业的管理人员角色,其法律意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守法程度,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只有让他们知法,守法,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4.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内在需求。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的整体发展水平教育,包括知识与技能教育、心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教育等。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有针对地开展法制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守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求。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一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开设,中国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近年来,一再攀升的大学生犯罪数据,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仍然十分匮乏。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

1.法律知识欠缺,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础内容,一个人法律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法律意识水平。在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的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高校对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由于该科目是作为基础课程设置,法律基础知识内容有限,教学课时少,考核不严格,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另一方面,受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大多呈现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心理,认为法律与自己的专业关联不大,临考试时死记硬背,应付了事。因此大学生难以掌握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律制度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与实践的高度。法律知识的欠缺,必然导致法律观念的淡薄。

2.部分大学生对司法公正缺少信心。“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只有崇尚并信仰法律,才能将它作为真理性的原则,才能做到自觉守法。现如今,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律持真诚,信服的态度,承认法律的社会价值。然而,由于中国法制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环节中存在的缺陷,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对社会上个别极端的负面案件过度渲染,使得部分学生过分夸大社会不良风气,对司法腐败与判法不公的说法得出错误的结论。否认法的秩序,不相信司法的公正性,同时受传统的权大于法,官尊民卑的观念影响,从思想上扭曲了权与法的关系。少数大学生存在权大于法的观念,认为有权,有财的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约束。混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有些大学生认为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将两者等同。

3.维权意识差。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知人群,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诉求法律寻求保护,他们有些人因为精力有限而选择忍气吞声,有些人不相信法律的权威,认为法律不能给自己一个客观公正的结果。

4.不能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受到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的思想影响,特别是一些大学生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权利而轻视义务,不能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而是将权利与义务割裂,只要求社会、学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却回避自己对学校和社会的义务。

5.大学生犯罪现象不断发生。在以分数为准绳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大学生片面追求分数,他们的法律意识难以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当遇到巨大的压力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排遣,积压到一定程度时难以自制,以身试法。轰动全国的个案,如药家鑫,马加爵案件。这些违法行为的背后,反映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值得全社会的关注与深思。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路径

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高等院校不可推卸的職责。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1.重视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1)改革课程设置。“05方案”的课程设置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在一起,而这门课属于公共课,教学课时少,极大地削弱了法律基础教育的地位。高校开设的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要深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扩充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课时数,或者将它单独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2)完善教材内容。因为法律法规的更新工作快,所以高校要根据国家的立法计划及时更新教材,将已有的教材的内容和新增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排,优化课程内容结构。(3)精选课程内容。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繁多,教师除了要向学生灌输法律法规,还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权利意识,责任和义务意识。(4)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观念,从而转化为自觉守法,护法。因此,教师要善于采取多样而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法律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及价值取向。例如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的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定期举行小班讨论会,情景教学设计。

2.拓展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课堂讲授的时间有限,要想达到对大学生法律教学的效果,还必须拓展实践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法制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审判,聆听真实的案例,远比教师在课堂上抽象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学校成立法律协会、法律社团、维权协会等社会组织。学校应注重整合教育资源,聘请长期从事司法实践工作的人员或者资深的法学教育工作者到师资队伍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法制节目与话题,观看法制教育宣传片,聘请法律顾问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定期请法官、检查官及律师等人员在学校开设法制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让学生在面对面中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形成法律思维,自觉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提高处事的能力。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期,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机构,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培育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对少数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和耐心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惑,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4.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构建良好的法治氛围。高校作为大学生成才的摇篮,在管理中应坚持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并重,因此,大学要秉承以德育人、以法治校为教育理念,以实践法律行为去影响和培养大学生意识,努力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依法办校、依法治校,健全各项校纪校规,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教育氛围,营造一个学术端正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张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分析[J].学术探讨,2009,(2).

[3]罗元.论高校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9,(6).

[4]赵志君.浅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0,(11).

[5]段焰.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8).[责任编辑 陈鹤]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培养路径大学生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