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与思考
2012-09-25王燕袁梅
王燕 袁梅
摘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原动力,走技术创新之路是安徽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通过分析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希望对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以及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032-02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创新尤为重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突破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的关键,也是经济战略和科技战略的核心。中小企业在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同时,也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和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走技术创新之路是安徽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推进安徽中小企業技术创新,需要完善从激励引导到服务保障,从管理到监督的有效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企业内部提高创新产出和创新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自创新理论大师Schumpeter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从未间断。鉴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伴随着对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升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注也日益增多。
中小企业涉及领域广泛,高度关联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第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地方财政收入及出口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中小企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稳定和推进力量,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是市场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中小企业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由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条件、人才资源、信息化程度、政策影响、相关企业、中介和金融机构等多种条件推动,在当今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转型,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正被以知识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取代。
二、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围绕合芜蚌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战略平台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引导科技创新,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融资难、创新人才匮乏等,加上技术创新的风险性,极大地束缚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缺乏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安徽中小企业大多建立的时间不长,体系尚未成熟,没有形成较宽的人际关系网络。自有资本积累难以满足银行贷款及其他质押贷款方式要求的条件,技术创新经费主要靠企业自筹。有些企业运营机制不规范,研发管理不协调,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的风险性导致了其收益的不确定性,技术、生产、市场等多重风险使中小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融资渠道少、融资环境差,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活动中很多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直接制约了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
(二)技术创新人才匮乏,缺乏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
人才匮乏是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又一瓶颈,导致企业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去培育核心竞争力。知识推动技术创新,缺乏自己的研发团队致使企业技术积累差、技术创新能力弱、创新效率低。企业家作为决策者和管理者,引导和推动着企业的创新活动。安徽中小企业很多经营者经营理念落后、创新意识淡薄,对技术创新和创新所需要的人才重视不够,企业缺乏健全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上技术创新管理水平不高,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造成了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很难拥有高水平、高绩效的科技创新团队。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安徽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未发展到成熟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薄弱的创新基础无法培育支撑开发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创新存在技术、生产、市场等多重风险,中小企业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低且总量小,无法有效地化解和规避技术创新风险。经营环境及自身能力的制约,常常使中小企业陷入需要创新以推进企业发展却又难以承担创新风险与投入的两难困境。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模仿创新思路和行为,引进并破译领先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改进,这种模仿创新模式可以节省研发及市场培育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降低产品投入市场的风险性,同时回避了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稳定性。但新技术、核心技术并不是能轻易被模仿的,模仿创新难免会使企业在技术上受制于人。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模仿创新显然只能是一个过渡阶段的选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是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加上资金限制,研发投入不足,使得安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处于被动局面,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受限,难以提高创新产出和绩效。
(四)扶持力度不够,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2003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进入了法制化轨道。近年来,安徽省围绕合芜蚌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战略平台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坚持“创新推动”战略,紧抓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合肥市自主创新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扶持、引导科技创新,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对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仍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仍不完善。
(五)技术创新信息不畅,缺乏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
技术创新信息是技术创新的财力、人力、物力、组织、信息等要素的组合,贯穿技术创新活动全过程。准确、可靠的技术信息是企业及时掌握和洞察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并做出快速反应的关键。安徽中小企业服务中介机构发展较晚,目前的服务产品少并且服务面和服务深度局限,缺乏有效的沟通研究机构与中小企业、促进科研产品向市场转化的中介服务。安徽中小企业难以及时掌握有效的技术创新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不畅,企业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方面缺乏中介机构的咨询和帮助,严重阻碍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由于技术创新信息不畅,缺乏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导致难以准确定位和合理决策,最终造成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低。
三、推进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财政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这是缓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当务之急。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使社会资金与产业资本融合,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以银行贷款为支撑、吸引民间资本、风险资本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融资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创新企业文化和科研团队。一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科研团队的基本激励方式,精神激励往往不被重视,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激励理论等都说明了精神激励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应把二者结合起来;二是团队整体科研目标激励与成员个人科研目标激励相结合:团队激励能增强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目前对于科研团队的目标激励都重在团队的整体目标激励,忽视了对成员个人的科研目标的激励,容易出现团队“大锅饭”的局面,不利于个人创新潜能的激发,所以必须坚持团队激励下的个人激励;三是科研结果激励与科研过程激励相结合:科研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不仅要关心科研目标的实现,还要关注科研的过程。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推进,根本还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必须明确技术创新战略并加强创新管理。同时政府对中小企业组合提供适当补贴以促进企业联合,加强企业的外部合作,打破技术和市场壁垒,共同承担技术创新成本和技术风险,化解和规避创新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一是产学研结合,以科研单位的人力、物力、技术信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信息、资金优势结合进行合作开发产品;二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创新及中小企业之间合作,鼓励中小企业以同业联合的方式来提高市场地位,实现技术、信息、人才的互补,拓宽企业对外交涉关系网,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增加收益和技术积累,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
(四)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进一步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法律条例和优惠政策,改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以孵化器为重点的中小企业创新培育支持体系,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引导、支持和管理,更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五)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强服务机构的规范运营,合理开发更多服务产品,拓宽服务面,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提供咨询和帮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中小企业的發展;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加强安徽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使企业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技术信息,进行准确定位和合理决策,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全社会的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石凤妍,赵亚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1).
[2]迟红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5,(9).
[3]刘中文,姜小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及战略联盟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10,(3).
[4]刘海娜,熊德勇.技术创新障碍及其提升机制的综述研究[J].企业活力,2012,(5).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