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在城市小学的使用及其启示

2012-09-25李艺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教科书人教版习题

李艺阳,石 鸥

(1.深圳南山区大冲小学,广东 深圳 518052;2.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语文教科书是人们期望最多、同时也几乎是非难最多的一种读物。相对于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研究的轰轰烈烈,基于使用视角的教科书的实证研究相当冷寂。通过从师生使用的实证视角探究语文教科书的现实质量,对于改进语文教科书编写、更好地实现语文教科书价值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一、研究概况

本研究以某一线城市第一批国家课改实验区的4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和四到六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这些学校均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一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001年起陆续出版,以下简称人教版语文)。参与调查的学生共1 111人,其中男生634人,占57.1%,女生477人,占42.9%;四、五、六年级学生分别占27.6%、36.9%、35.5%。参与调查的教师共70人,其中男性11人,占15.7%,女性59人,占84.3%。

本调查由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组成,每种问卷均由11个问题组成,封闭题和开放题相结合。内容涉及教科书使用的3个维度:编辑设计、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科书习题系统。本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过小样本的试调查,然后进行了修改。

问卷调查的实施:4所样本学校均有良好的校园内网平台,故本次调查采用了电子问卷形式。被调查师生均在网络平台下参加问卷,提交答案。教师问卷在各校语文教研活动时间内统一完成,同一IP地址不能重复提交答卷;学生问卷利用信息技术课完成,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提交问卷后,数据清零,下一班方可答卷。所有题目均为必答,未填写完整的,无法提交答卷。所有答卷都匿名。

调查结果由电子问卷系统自动生成,在编制统计图表时,教师和学生所得百分比均通过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

本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 200份,回收1 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 111份,有效回收率为92.5%。发放教师问卷70份,有效问卷回收7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教科书的总体评价较高

从表1可以看出教师对该套教科书的总体态度:认为“好”的占55.7%,41.5%的教师认为教科书总体上一般,认为该套教科书“差”的仅占2.8%。

从性别上看,女教师对教科书的评价高于男教师。从教龄上看,评价与教龄成反比,教龄越短评价越高,教龄长评价低。从学历上看,学历较低的评价高,但因为学历多集中在本科,其他学历人数太少,所以此结论需慎重对待。从职称方面看,职称较低的评价相对较高。

表1 教师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总体评价

2.教科书内容容量恰当,但难度偏低

教科书内容的调查主要集中在调查学生和教师关于课文数量的多少、课文内容的难易,还有教师和学生关于生字编排的问题,如教师问卷第六题和学生问卷第四题。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教师和学生对课文数量的评价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教科书中课文数量恰到好处,持此观点的教师占75.2%,学生占65.7%。但很显然,两头的学生对此套教科书不太适应。职称越高、教龄越长的教师越倾向认为教科书课文数量太少,而职称较低、教龄较短的教师更倾向认为课文数量合适。

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理解教科书课文内容比较容易,比例占52.9%,认为很容易的占5.7%,与此相印证的是,学生中有57.5%的人认为课文难度一般,但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不难(见表3)。与此相关,有21.4%的教师和7.7%的学生认为生字数量太少。正因为内容难度偏小等各种原因,导致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普遍自己寻找补充内容(见表4)。

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在教科书之外还寻求其他资料补充学习。经常补充其他学习材料的教师占28.6%,偶尔补充的教师占65.8%,几乎不补充和完全不补充的仅占2.8%。学生补充的最多的资料是阅读理解类的材料,占61.4%,其次是补充一些作文辅导类的学习材料,占52.1%。在学生补充的学习材料中存在年级差异,年级越高补充的学习材料越多。

表3 教师和学生对人教版语文课文难易的评价

表4 教师和学生补充学习的情况

3.教科书的外在设计大体被师生认同

在教科书的外在设计上,笔者主要调查教师和学生对封面和插图设计的感受,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对封面设计的评价 教科书的封面设计主要看是否主题明显,是否突出全书的内容与特色,构图是否简洁明了,附加说明是否得当。我们主要调查学生对教科书封面设计的主观感受(结果详见表5)。

表5 学生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封面设计的评价

学生对该套教科书的封面设计评价一般,40.2%的学生认为封面具有吸引力,有45%的学生认为一般,有11.4%的学生认为没有吸引力。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封面,有62.9%的女生认为封面具有吸引力,男生中仅有23%认为有吸引力,有17.4%的男生认为没有吸引力。通过实际访谈发现,学生大多数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版面设计不甚满意,例如封面设计的吸引力不够,栏目数量过少,不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栏目的设置位置不太灵活、形式较为呆板、功能较为单一,不太利于学生兴趣的调动。

(2)对图片设计的评价 笔者主要调查教师和学生对该套教科书的图片数量和图文匹配方面的使用感受(结果详见表6)。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教科书中图片数量恰到好处,其中教师占72.9%,学生占68.1%;认为图片太少的教师占到20%,学生占24.1%。但也有4.5%的学生认为图片太多。对教科书中图片的作用,认为大多数能发挥作用的教师占75.7%,学生占55.4%,学生认同率低于教师。

表6 教师和学生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图片数量的评价

4.课后习题设计整体一般

教师对课后习题的总体评价居中,有71.4%的教师认为课后习题设计一般,认为课后习题设计“好”的占24.3%,认为“差”的占4.3%。学生对课后习题的作用评价很高,有62.7%的学生认为课后习题能帮助他们学习语文。

师生对本套教科书安排的写作话题评价居中。多数(48.5%)教师认为只有小部分写作话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42.9%的教师认为有大部分话题能引起学生兴趣,也有5.7%的教师认为完全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之相印证的是,多数学生认为书中话题作文难度一般,这一比例占到52.5%,另外有31%的学生认为不难和15%的学生认为难(详见表7)。

师生对本套教科书安排的口语交际话题评价居中。有57.1%的教师认为有大部分口语交际的话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也有35.7%的教师认为只有小部分话题能引起学生兴趣。与之相对的是,有31%的学生喜欢口语交际的话题,有43.7%的学生认为一般,另外有22.4%的学生不喜欢口语交际的话题,还有2.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与教师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7 教师和学生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课后习题中写作话题的评价

三、启示和建议

首先,教科书多样化势在必行。调查发现,尽管当今普遍而言教科书的改革重点之一是降低难度减轻负担,尽管人教版语文表现出突出的优点,但对于城市学生来说,人教版语文却因为难度偏低而不能达到最佳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教师认为比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占58.6%,学生认为内容一般和不难的占90.6%),再一次表明,试图在人口众多、差异极大、发展很不平衡的中国编制一套能够适应所有地区、所有学生的所谓最好的教科书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当一般发展地区学生认可教科书难度的时候,这一难度不但无法满足发达地区学生需要,而且也无法适应欠发达地区学生的水平。没有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最适合的教科书。当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教科书最好的时候,我们应该改问教科书对谁而言是最好的?对具体学生而言,没有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最合适的教科书。

其次,“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有条件限制的。通过调查发现,教龄越长、职称越高的教师对教科书的评价越低。这与其他结论是相关联的:教龄越长的教师补充的学习材料越多。对教科书评价不高,也就自然会加大对教科书的补充。这也说明一个重要的道理,越是刚入职的新手,越需要教科书做抓手,随着他们的经验的积累和专业的提升,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实际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过程,它与教师水平密切相关,泛泛地对不同教师喊同样的口号是不合适的。

第三,教科书编写应重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特殊兴趣。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吸引力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都对神话故事感兴趣(男53.3%,女65%),但是在历史人物和科普知识方面,男女差异较大,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历史人物类文章(男49.4%,女占29.4%),更喜欢科普方面的文章(男29.2%,女仅16.8%)。但是,在动植物类、古诗文类和散文类的文章中,女生喜欢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女65.4%,男15.9%;女33.7%,男仅14.5%;女 31.9%,而男仅占15.5%。详见表8)。

表8 教师和学生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类型喜好的评价

在不同文章类型的喜好上也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喜欢神话故事、古诗文和动植物类文章,高年级更喜欢科普类和历史人物类文章。四年级喜欢神话故事的占到84.3%,而六年级仅占36.7%;而六年级喜欢科普类文章的占32.4%,而四年级仅占15.7%。前面还提到,封面对男女学生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这都要求教科书的编写注重文体平衡、性别平衡。

第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必须加大力度优化课后练习的质量。语文能力是靠语文实践来培养的,这种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练。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一系列“练”的内容和方法,体现一定的语文训练的序列和网络式的训练结构,便构成了语文教科书的练习系统。练习系统一般与课文系统、助读系统和知识系统密切配合。

调查表明,人教版语文的课后练习系统并未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有71.4%的教师认为课后习题设计一般。以“口语交际”的话题选择来看,其主题分为现实生活和想象世界,其中现实性话题明显多于想象性话题(忽视想象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突出缺陷,我国学生普遍存在想象力不足的现实)。而在现实话题中,以四季为话题的“春天”有3次、“秋天”有 2次,没有安排“冬天”和“夏天”,缺陷明显。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除学校、友谊等少数主题外,诸如运动会、课外辅导班、升学压力、独生子女家庭等常见情境和题材都没有涉及。表明教科书练习系统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其次,努力提高语文教科书的版面设计水平。教科书的版面设计主要看封面是否主题明显,是否突出全书的内容与特色,构图是否简洁明了,附加说明是否得当,书中插图是否精当,文字是否适合阅读等,与此同时,还要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美感。通过调查学生对该套教科书封面和插图设计的主观感受,发现学生对教科书版面设计的认同度并不太高。因此,进一步解决好版面的形式,不仅要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性质的要求,把握好特点和规律,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揭示和传递教科书内容,追求图文的准确、美观,还要考虑儿童的天性,赋予小学语文教科书童真童趣,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传播文化与知识的功能,引导儿童进入语文知识的殿堂。

猜你喜欢

教科书人教版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