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要有更高的追求:读刘旭教授新作的一点感想

2012-04-13陈廷柱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刘旭人本化精品课程

陈廷柱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我所熟悉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关于大学课程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国内主要从事大学课程研究的知名学者寥寥可数,湖南师范大学刘旭教授可以说是少数几位研究大学课程的知名学者之一。他从撰写题为《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的博士学位论文开始,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大学课程这一研究方向,在《高等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大学课程的研究论文。近来,刘旭教授给我传来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作——《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拜读之后,深有感触,故也想谈一点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看法。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本,高校课程建设要有更高的追求”。

一、高校课程建设的4种倾向及其评价

把握好当前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动向,这是提出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看法的基础与前提。自2004年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以来,我参与了20余所高校的规划调研或规划文本起草工作,对近10余年来高校做了什么以及对未来5~10年高校想干什么,应该说是比较了解的。就刘旭教授新作中所关注的课程而言,目前各高校课程建设呈现出4种较为明显的倾向。

一是精品化倾向。自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此后,各个省市、高校也相继出台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办法。在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促动下,目前各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就是申请更多的、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的成效也主要是按照精品课程的数量与级别来衡量。各个层次的精品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课程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应有地位,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高校过于看重精品课程的标签,只关注那些能够给学校带来声誉的课程,企图用少数几门贴上国家级、省部级标签的精品课程来证明学校课程建设的成就。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做法确实很有“收获”,故课程建设中出现精品化的倾向就难以避免。

二是国际化倾向。2001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本科专业,要力争用3年时间保证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该《意见》还要求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一些重点高校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有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但采用双语授课的。有使用中文教材,但采用全英语授课的。还有直接聘请外籍人士来承担某些课程教学任务的。我所在的学校去年就开设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是从国外聘请的。随着高水平大学把人才引进的主渠道由国内转向国外,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倾向还会越来越明显。

三是技术化倾向。我们做教师的,这些年最大变化的大概就是用粉笔的时候越来越少了,所有的课程教学内容都转换成了PPT文档。课程建设技术化倾向最显著的表征即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采用。在这方面,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们似乎也更热衷于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我在本校参与组织了3期新进教师教学方法与技术研修班。每一期研修班我都要请2~4位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来给新进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在示范课后的交流环节,我发现教学示范者最乐于与大家分享他的课件制作经验,而新进教师也最关注示范者课件制作的经验。除采用多媒体授课之外,课程建设的技术化倾向还表现在网络课程及课程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将成熟的课件及课程资源挂在网上,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自主学习,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做法。

四是实用化倾向。毋庸讳言,这些年来高校最受诟病的就是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当高校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这一不足又被不恰当地放大。而事实上,各高校在课程建设等诸多人才培养环节,为解决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做了大量的探索,投了大量的经费。高职院校在聘用双师型教师、开设实用性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努力自不待言,即使是我所在的这一类学校也非常关注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企业所希望的“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临沂师范学院(现已更名为临沂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种“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力图把社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知识、技能、技术转化为课程教学的内容。

上述4种倾向基本上可以反映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大致情况。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我个人认为这4种倾向适应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回应了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突飞猛增,毕业生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这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高校课程建设的精品化与实用化倾向与此密切相关。融入全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这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着力推进的两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高校课程建设的国际化与技术化倾向则是这两个主要挑战促成的。由此可见,上述4种倾向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若从消极的方面来评价,上述4种倾向都是外力促动的结果,是功利化思想向高校课程建设领域渗透的一种反映。特别是当我们进一步深究各高校课程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时,过于关注少数课程、过于看重名分、过于追求政绩等不良现象便一览无遗。据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现已暂停。教育部之所以暂停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或许就与有些高校不择手段地获取国家精品课程的名分有关。说到底,课程建设并没有足够地重视高校培养人的内在要求,没有充分体现人本化的思想。

说到这里,或许大家能够明白,我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更高期望与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阐述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刘旭教授在其新作《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研究》中指出,受历史上形成的知识课程观的影响,我国高校的课程研究、课程编制及课程实施仍然延续的是客观知识逻辑,从而导致高校课程的“为人性”被遮蔽,课程的本体价值被弱化,课程目标、结构、实施途径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若要开创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新局面,刘旭教授指出,课程研究首先要确立人本范式,“从人出发考察大学课程,反思大学课程本身中的人的含义”,提出符合人的发展逻辑的大学课程观,并以此去影响和促成大学课程的人本化改革。

我对国内外课程研究状况的了解非常有限。对于能否用“知本”来概括我国当前高校课程建设逻辑及理论研究范式,以及高校课程建设与理论研究是否必须遵循某一逻辑或范式的转变路线,我尚无资格给出评价。但是,受刘旭教授的启发,基于对当前高校课程建设4种倾向的分析,我也认为“人本”的提法对于提升我国高校课程建设水平,彰显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在价值,确实是很有价值的。

二、何谓“人本”及其实施对策

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充分阐述了他对大学课程“为人”内涵的理解。他认为,“大学课程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为人”是大学课程的核心使命。“为人”的大学课程首先应尊重并维护人的地位,满足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体现人的主体性;其次,大学课程的实施应遵照人的发展逻辑,其目标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和自由精神,其内容与方式要体现生成性,其安排必须遵循人的身心规律。刘旭教授的观点我完全赞同,这里我也谈一点自己对“人本”的理解。

所谓“人本”,我在给学生上课时多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借用林肯“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表述方式,教育教学或者是课程建设中的“人本”观点可以表述为“of the students,by the students,for the students”。

“of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属于学生的”,意即学生应该成为高校课程设计、开发与编制的参与者。也可以翻译为“适于学生的”,意即高校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编制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两种理解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只有学生也成为高校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编制的参与者,高校课程才能更有效地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问当前高校课程是属于谁的,其答案很难与学生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当前的高校课程首先是属于专家学者的,有关部门依靠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以“规划教材”、“推荐教材”、“统编教材”、“经典教材”等名目正试图“垄断”全国的教材市场,不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还要看各个高校使用权威教材的情况。其次,高校课程是属于任课教师的。高校教师具有相当大的教学内容选编权,不少教师就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理解水平和研究成果来决定授课内容的。如果说,高校课程属于专家学者和任课教师还可以理解的话,高校课程要适合于学生则是必须的。可是要问当前高校课程是否适于学生,这个问题则很难回答。据我所知,很多教师的教案和教学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不少教师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乃至成人教育学生讲的是同一门课程,所讲内容与方式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受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风气的影响,在认真研究学生身心特点或根据学生需要来决定讲什么、怎么讲的老师,现在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by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通过学生的”,意即学生应该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协作者。我在美国访学期间,选听了几门课程,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多,教学目的似乎与是否完成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无关。因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或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较多,老师很难把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但是,他们也不在乎是否完成了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因为我还没有遇见有哪位老师接着讲授上次课尚未完成的教学任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美国高校的课程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本身,也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教育理论研究界,大家一直在呼吁,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把独白式的教学转变成为交互式的教学。这些年来,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许多高校在推进研究型教学、团队学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探索,一些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受高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张和高校大量补充新进教师的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降低,高校课程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变化远远滞后于其他方面的进展,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障碍。

“for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为了学生的”,意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应该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上讲,学生终归是高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受益者。重视课程建设的高校,应该是对学生比较负责任的学校。高校的职能与事项繁多,没有多少工作比课程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更为直接和更有价值。但是,从各高校和部分教师重视课程建设的动机来考察,为了应对检查评估的有之,为了扩大学校影响的有之,为了争夺资金资源的有之,为了获取声誉和晋升职称的有之。当然,无论动机如何,学生总还是会受益的。问题是,当没有了一些外在奖赏与压力的时候,课程建设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又将如何呢?“为了学生”的课程建设,首先强调的是课程建设应是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唯其如此,才能将所有的教师号召至课程建设的行列中来,才能为课程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而且,做过教师的都很清楚,课程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受内在信念驱动的工作,一个优秀的教师倾向于从学生的积极反应中获得某种补偿。其次,“为了学生”也要强调课程建设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或听说“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在高校课程建设或课程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为了学生”的深层内涵也必然包括对“教给学生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怎么教学生是最有效的”等课程或教学基本问题的艰苦探索及持续改进。

关于课程人本化的应对之策,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当然,其所提出的应对之策与他对课程人本化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基于我对“人本”的理解,这里简要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设法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本化是课程建设的高层次追求,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则是对高校的基本要求,如果基本要求尚不能保证,追求高层次的课程建设目标更不现实。考虑到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状态,达到人本化的课程建设目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二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是直接组织实施课程教学的人,教师自身的素养决定着课程建设的最终效果。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有较大改观,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育教学素养则亟待有大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素养上不来,课程建设的人本化诉求也不可能有大的成效。

三是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程建设“人本化”的提法首先是在倡导一种观念,实现课程建设人本化目标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这样一种观念。观念的作用是无形的,是弥散的,比任何一种课程人本化的手段、技术或方法更有价值,对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尤其如此。

四是要大力提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刘旭教授指出,按照人本范式改革大学课程,重点是应“深化大学课程目标”、“柔化大学课程结构”、“优化大学课程实施过程”、“强化大学生素质形成结果评价”。相比较而言,我认为在国家大力提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参与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核心,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作为课程人本化建设的突破口,则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五是要依托制度促进课程建设人本化。当前,所有的改革建议言必称制度,这是因为制度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普遍约束力。为达至课程人本化建设目标,我们也可以在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专业评估以及各种名目的课程建设方案中,把课程建设人本化要求制度化,借助制度的力量促成人本化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刘旭人本化精品课程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charged spin-1/2 Fermi gases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
大学中的人本化教育管理分析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Free Ammonia onAmmonium Oxidization in Granular and Floccular Nitrifying System*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