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游县茶文化研究(促进)会成立

2012-09-23

茶博览 2012年3期
关键词:龙游县龙游山茶

3月7日,龙游县茶文化研究(促进)会成立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原政协主席谢森炎当选为县茶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到会祝贺,衢州市委常委、龙游县委书记徐旭、县领导周中民、黄利荣、赖云、郑国华等出席大会。

龙游有着悠久的茶叶栽培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中,茶叶已成为龙游县农业的特色产业,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县拥有茶园面积2.7万亩,茶叶龙头企业 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 19家,加工企业 44家。县茶文化研究(促进)会的宗旨是,倡导“茶为国饮”,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加强龙游茶业的历史文化和它的社会影响的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合作,增进友谊,促进茶产业发展。

沈才土对龙游茶文化研究(促进)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龙游茶文化研究(促进)会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好龙游县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弘扬和发展龙游茶文化,打响龙游茶品牌,促进茶文化和茶产业的良好互动和共同发展,为茶农、茶企、饮茶人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在会上,沈会长对龙游吴刚茶厂的乌龙茶生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作了鼓舞。他说,浙江省向来是绿茶的天下,其他茶类不多见。当代茶业经济也要开始注重特色化生产。上次我在龙泉听到金观音生产很高兴。这次我在龙游还看到铁观音的生产,这让我惊讶,也很高兴。龙游的铁观音生产在浙江也是一种特色,势必能在绿茶一统市场的情况下找到一个突破口,为龙游的茶业经济的发展添一把火。

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徐旭指出,茶是龙游的特色资源、宝贵资源,龙游的茶产业和茶文化历史悠久,潜力无限。龙游茶文化研究(促进)会要发挥地方性、学术性、科研性民间组织的作用,在打响龙游茶品牌、提升龙文化、培育新型茶农、壮大富民茶产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研究茶叶的医药养生之道,探索茶叶深加工之路,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倡导“茶为国饮”,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品茶活动,弘扬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品质和安定祥和的精神境界;积极打造集生产、科研、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精品名茶基地,吸引广大游客游览茶园风光;举办茶产业论坛,以茶会友,谋求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制定茶叶发展扶持政策,努力打造生态型、高效型精品茶叶产业带,促进茶业增效、茶农增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衢州市委常委、龙游县委书记徐旭

谢森炎会长在发言中说,龙游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龙游茶叶的金字招牌方山茶更富盛名,方山茶在宋明已经闻名。在北宋察宗颜撰《茶谱遗事》中有记载:“龙游方山阳坡出早茶,味绝胜。”北宋西安(今衢州)长史蔡宗颜记:“龙游方山阳草坡出早茶,味绝胜。”明代“方山茶”即为浙江名茶,到清康熙年间已成贡品。“方山古刹白云隈,紫茁蒙牙发石塔。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壶来。”这是前人咏方山茶的诗。这些难得的历史资料既要很好地挖掘整理,又要积极为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茶叶品牌问题一直是茶业发展中未解决的问题,品牌多必然滥,消费者搞不清,标准化行不通,市场搞不大,形成不了规模,也就缺乏竞争力,最终的结果是茶叶的销路出现问题。龙游也存在这个问题,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推动龙游茶品牌的一体化,使龙游茶品牌更加统一,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会后,沈才土一行还实地考察了浙江茗皇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和龙游吴刚茶庄。

猜你喜欢

龙游县龙游山茶
径山茶更添国际范儿 余杭举行径山茶宴入选“人类非遗”庆典
爱的表白书
给古丽的一封信
龙游县冬季雾霾污染过程中碳质气溶胶特征及区域传输分析
红山茶
与教材“对话” 让复习 “精准”——从回归教材视角谈高三数学复习“五部曲”
《山茶梅花图》
龙游县种植红肉蜜柚的气候可行性分析
龙游遗韵
龙游县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