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从下班开始

2012-09-22孟非丁晓洁

37°女人 2012年5期
关键词:低潮期孟非新周刊

孟非 丁晓洁

我以前就说过:生活从下班开始。

其实这句话并不意味着下班后的生活会多么丰富多彩,我只是觉得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工作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很多人不分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下了班还要去应酬,去吃那些不想吃的饭,见那些不想见的人——这是我特别不喜欢的。

现在,我所追求的是可以对我不想做的事情说“不”。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现在的我也没做到。

其实,我没细想过什么是好的生活,一位曾经来我们节目的男嘉宾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按照我的理解,财务自由说白了就是想多挣些钱,这对现在的我来说,没什么吸引力,相比之下,我更希望获得时间上的自由,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

我看自己节目的时候不多,除非家里人看,我才会跟着看,而我的家人对我主持的节目也没那种“非看不可”的心态。其实主持人这个职业既没有人们以为的那么风光,也不至于像某些人说的那么令人沮丧。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东西肯定与生活中的自己有相同的地方,但又不完全和生活中的我一样——比如有关爱情、婚姻和家庭之类的话题,你觉得生活中的我会是一个有兴趣讨论这些的人吗?

我以前做新闻节目的时候,晚上8点钟下班,大约8点半能到家,回家后我就会关掉手机。现在习惯不同了,做了《非诚勿扰》后,我有时候不得不很晚才关机。但只要允许,我就选择根本不开机。我没什么圈里的朋友,就连圈里的熟人也没几个。我的朋友大多是以前认识的,比如小时候的朋友,或是在工厂时认识的工友。

我从来不敢看百度百科中“孟非”词条下的那些文字,每次看到都会震惊。我一直觉得做工人那段经历挺普通的,中国有那么多工人,这是挺正常的事儿,不见得做了工人就如何曲折坎坷,真没他们描述的那么夸张。这段经历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仅此而已。我在工厂时,没觉得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也从来没有“我不是一个凡人,终有一天会‘风云上九重”的想法。当时只觉得,能有一份工资更高一点儿的事情做做,就挺好。

我没想过到底什么算是人生中的低潮期。在做《非诚勿扰》之前,我做死过很多档节目,但这对我来说也不算是低潮期,因为做死更多节目的主持人也活得好好的,我凭什么就活不下去了呢?回头看看,其实每一段经历都是有用的。

我出版《非说不可》时,编辑给我写的作者简介是这样的:“孟非,生于山城,长于金陵。自由之拥趸,藩篱之逆子。随心所欲不逾矩,游戏于山水间,纵情于金陵城。安守恬淡之秉性,不拒闻达之奇遇。行走于人世间,点点云,淡淡风,且行且吟。”我实在受不了,就给改成:“孟非,不惑之年,还常有困惑;不意闻达,还是俗人一个;不喜争辩,有话还是非说不可!”

我觉得,书会跟自己一辈子,我不希望过几年再看到介绍我的那些文字时,会觉得自己很丢脸——我没人家说的那么好。现在出版社要出的另一本书也是,我把所有自恋的宣传词都给删了,什么“非常经历”,什么“难忘”“坎坷”“艰辛”等等,这一类的修饰词统统都不要,我只回顾过去的经历就可以了。

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定位和风格是什么,我并不是那种有很多风格可供挑选的人,我只有一种风格,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种。台上的小姑娘喜欢叫我“孟爷爷”,那就叫呗!我不怕她们把我叫老了,叫我孟奶奶我也不介意。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很多事变得无所谓了,无所谓好与不好,我是那种随遇而安的人。

(摘自《新周刊》)

作者简介:

孟非,1971年生于重庆。曾做过印刷工,而后进入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2002年起至今,先后担任《南京零距离》《绝对唱响》《非诚勿扰》等节目的主持人。丁晓洁是《新周刊》的记者,她在采访手记中写道,孟非是真正活得清醒的那个人。

猜你喜欢

低潮期孟非新周刊
如何度过人生的低潮期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低潮期
《新周刊》的编辑特色与问题浅析
《新周刊》的盈利模式分析
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孟非
垫高自己的智慧
《新周刊》的封面专题特点研究
杂 志 情 感 栏 目 的 美 学 思 考
——以《 新周刊》为例
怎样度过情绪低潮期
正确认识“生物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