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复位,提升疗效:粗隆间骨折手术体会

2012-09-22肖谦

当代医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颈股骨头

肖谦

骨质疏松症并发的老年患者的粗隆间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其较多的并发症和1a内很高的死亡率,在处理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治疗上,除了整体加强支持疗法,贯彻微创理念,还要通过提高闭合复位的质量改善骨折局部情况提高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06年9月~2010年3月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男31例,女37例;年龄59~94岁,平均年龄75.2岁;随访时间1~2a,平均1.25a。

1.2 治疗方法 所有手术都均为腰麻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在牵引床上进行,术中C臂监视。常规备血RBC 2~3U,血浆300ml。其中使用DHS 53例,髓内固定(Gamma或PFNA)15例。术后使用头孢1或2代抗菌药物5~6d。术后12h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7~10d。术后第2d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术后11~14d拆线。

2 结果

手术时间为35~100min,平均50min,出血量50~200ml,平均90ml。住院时间10~21d,平均14.7d。无术后转入ICU,术后第1d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自觉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63例患者获得随访,47例患者均在术后12周内愈合,16例术后18周内愈合;4例患者术后1a内死亡,1a内死亡率6.3%;2例原有脑梗塞患者术后1周左右发生脑梗塞,经内科治疗后康复;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骨不连、DVT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复位 复位是整个手术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步。良好的复位,不仅使手术中出血量大大减少,而且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时为了达到满意的复位质量需要花1~2h来复位和反复透视。

在大多数患者牵引复位的过程中,首先是在前后位上确定颈干角,可以参照Garden指数的160°来确定,通过这个步骤首先解决短缩移位。然后在侧位复位冠状位上的成角。最后定前倾角,投照角度与股骨干长轴为75°的时候最接近正常的颈干角[1],国人前倾为平均12°。在侧位上透视时,C臂的透视方向平行于地面,使用一根克氏针贴在C臂的接收板上,并使它和股骨头的骨小梁重叠,通过旋转远端肢体使克氏针与股骨内外髁后缘连线的夹角,在15°左右提示旋转得到基本控制,这是因为屈膝90°股骨内外髁存在3°外翻,3°+12°=15°。满足这些条件以后可以固定牵引床开始手术。

有少部分患者通过上述方法不能复位,约占10%。这种情况见于不稳定骨折,为A2.3和A3型。通常当大转子为一较大的骨折块时,往往远折端向后移位,而股骨头颈骨折块则向前倾斜,导致骨折端明显错位。严重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反转子间骨折,复位时通常须将远折端外旋而不是内旋。此时需要延长或者做辅助切口协助复位。可以在SP切口髋关节前方做0.5cm切口插入顶棒向下推挤股骨颈,但要考虑到骨质疏松的问题(图1),也可在大转子切口向下延长3~5cm使用Homann拉钩协助复位(图2)。

图1 插入顶棒向下推挤股骨颈

图2 使用Homann拉钩协助复位

3.2 手术 髓内固定(Gamma或PFNA)或髓外固定(DHS)。对于稳定性骨折,即A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而对于极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A3型),髓内钉固定。此外,反转子间骨折其后内侧往往都有一个较大的骨折块,为了重建股骨距的支撑,通常必须使用髓内钉固定。对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这无疑是很合适的,从2000~2007年,美国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的应用翻了一番。

总之,治疗的目的就是把这一损伤对老年患者的总体影响降到最低。Horowitz[2]报道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中,手术组的死亡率为17.5%,本组患者为6.3%。本组平均住院日为14.7d,未出现骨不连和股骨头切割导致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说明提高闭合复位质量能够提升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1]杨军林,肖学军,孙鸿涛,等.不同透视角度下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值的变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3):225-226.

[2]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9.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颈股骨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