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石拱桥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法*
2012-09-21郭风琪余志武
郭风琪,余志武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石拱桥存在已数千年,经久不衰。在近代公路交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湖南省的公路桥梁中,石拱桥有近4 000 座,总长18 万多米[1]。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负荷日益加重,以致众多石拱桥存在不同程度的承载能力不足、长期带病(害)工作的现状。同时,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交通要求,这些桥梁往往需要进行提载处理,因此,加固工作迫在眉睫。
1 工程概况
陈家溪大桥位于永定大道上,中心桩号为K0+126.85,与河流夹角为65°,荷载等级为汽车-20级,挂车-100。桥梁全长(轴线长度)62.6 m,桥宽为42 m。上部结构为2 m×23.473 m等截面石砌板肋拱,矢跨比1/8。下部构造桥墩为实体式桥墩,基础为扩大基础;桥台为重力式桥台。
由于车辆超载严重,且缺乏养护,出现明显病害。经检测,原老桥存在以下病害:主拱圈、腹拱圈局部开裂,砂浆不饱满,有少量空洞,桥面板和人行道破损。同时,因城市道路改造,设计荷载也需提高到公路I级。基于以上原因,必须对该桥进行加固。
2 加固方案
石拱桥常用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减轻恒载、改变结构体系、增加辅助构件等。经过现场调查和分析,该桥初拟加固方法为,腹拱圈采用钢丝网喷射高强复合砂浆方法进行补强,而对主拱圈,则提出3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1 主拱圈加固方案
在进行具体加固方案比选时,提出了3种方案加固主拱圈:(1)采用180 mm厚钢筋混凝土加固拱肋下缘;(2)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加固拱肋下缘,混凝土厚120 mm,钢板厚16 mm;(3)采用粘贴钢板法加固拱肋下缘,钢板条带尺寸为6 mm×200 mm,间距200 mm。
通过对比陈家溪桥加固前后的基频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与原结构相比,基频提高幅度最大,说明刚度增加最有效。
另外,对3种加固方法进行详细内力与应力对比分析,由于数据较多不一一列出,分析表明,前2种加固方法效果较好。而且湖南省的轻型石拱桥大多在施工时坐浆不密实,或在运营过程中剥落,拱底往往凹凸不平,采用粘钢加固法很难保证粘结可靠,因此将粘钢加固方法予以否定。考虑到为减少对陈家溪过水断面的影响,大桥净空减小越少越好,最终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方案。因新增混凝土层断面狭窄且处于主拱圈下方,采用传统方法难以振捣,容易形成缺陷,设计改为采用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施工时间,减少了劳动强度,也改善了工作环境和安全性[2]。
表1 陈家溪桥加固前后基频变化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pitch variation before and after reinforcement of Chenjiaxi bridge Hz
2.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方案
主拱圈的加固采用在钢板上焊接栓钉,在主拱圈上植筋,在钢板与原主拱圈截面之间新浇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的连接和栓钉与植筋的相互咬合形成共同受力的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断面布置见图1。
图1 加固后主拱圈断面布置Fig.1 Arrangement of the section of reinforced main arch
2.3 加固施工方法
在对桥梁进行加固施工时,首先将原拱底用钢刷刷毛,并用水冲洗干净;在石砌体中呈梅花状或矩形网格状植筋,植筋时应保证植在石料上,避免植在灰缝中。在加固钢板上画线确定栓钉位置,如与植筋位置冲突,应局部调整错开。加固钢板通常在工厂焊接成要求的弧度,可整体制作安装,或分条带制作,在施工现场整体安装。植筋与栓钉间需布置钢筋网片,为固定钢筋网片,可与部分植筋点焊,但需注意植筋的降温保护,以免损害植筋胶的作用。在加固钢板安装到位后,在原结构与加固钢板间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使新老结构成为整体[3-4]。
加固施工时,钢板可作为混凝土模板,从而减少了投资,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由于钢板外包在拱圈的最外面,因此不存在圬工裂缝外露的问题。钢板的防锈问题则可以通过表面刷防锈漆来解决[5]。
3 结构受力分析计算
3.1 有限元建模方法
(1)混凝土与钢板间的黏结摩擦作用机理十分复杂,因此在有限元模型中不模拟该作用,而将其作为结构的安全储备[6]。
(2)栓钉被混凝土握裹,其相互作用机理除了黏结摩擦外,还有接触相互作用。计算时,划分栓钉为2段梁单元,单元节点在x,y和z3个方向与同位置混凝土块体元的平移自由度耦合,保证了栓钉和混凝土块体单元的共同工作。
(3)混凝土材料采用多线性等向强化模型(MISO),应力—应变曲线采用Hongnestad公式计算,强度准则采用 William - Warnkel理论[7-8]。钢材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BKIN),屈服后的弹性模量按1%屈服前弹性模量取值。表2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材料及力学性能参数。
表2 结构材料及力学性能Table 2 Structural material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圬工及混凝土模型均采用SOLID65实体单元模拟,该单元可表现材料脆性断裂,当拉应力超过材料强度后,能够在垂直应力方向形成弥散型裂缝,并相应降低结构刚度和释放开裂区域的应力,从而模拟本桥原设计的“平铰”计算方法;栓钉采用BEAM188空间梁单元模拟;钢板采用SHELL181板单元模拟。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陈家溪桥有限元模型Fig.2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henjiaxi bridge
3.3 加固前后桥梁结构计算
在结构的自重、二期恒载、公路I级汽车荷载及温度荷载作用下,经计算,陈家溪桥加固前多处截面出现拉应力,最大为 1.05 MPa,最大挠度15.58 mm,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经组合结构法加固后,最不利应力和挠度(挠度仅包括加固二期恒载和汽车荷载)计算结果见表3和图3~图4(图中x坐标以一跨的一侧拱脚做为坐标原点),其中主拱上缘应力突变是由于立墙的缘故。可以看出,加固后,在公路I级的荷载作用下,主拱圈全断面均为压应力,挠度小于L/2 500,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承载力和刚度均较原结构有较大程度提高。
表3 加固后主拱圈最不利应力和挠度Table 3 Most unfavorable stress and deflection of reinforced main arch
图3 加固后主拱上下缘应力Fig.3 Upper and lower margin stress of reinforced main arch
图4 加固后主拱最大挠度Fig.4 Maximum deflection of reinforced main arch
4 加固后效果
通过加固后桥面铺装良好,主拱线形匀称平顺,行车舒适性提高。同时全桥的静动载试验结果显示,在公路I级汽车等效荷载作用下,计入结构自重和二恒后,全桥最大应力 -0.38 MPa,最小应力-3.86 MPa,跨中挠度最大 7.22 mm,残余值 0.12 mm,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测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一阶自振频率9.22 Hz,大于理论值。表明该桥在加固后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结构刚度满足规范要求,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图5为陈家溪旧桥立面图,图6为陈家溪桥加固后立面图,图7为拱底组合结构钢板的照片,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此桥的加固工程不仅使结构上得到改良,在外观上也得到美化。
图5 陈家溪旧桥立面图Fig.5 Elevation drawing of Chenjiaxi old bridge
图6 陈家溪桥加固后立面图Fig.6 Elevation drawing of reinforced Chenjiaxi bridge
图7 陈家溪桥拱底组合结构钢板Fig.7 Composite structure plate on arch bottom of Chenjiaxi bridge
5 结论
通过对桥梁加固后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计算,以及加固后的荷载试验与近3年的运营,不但充分说明了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是安全可行的,而且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其还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1)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方法增加截面高度较小,对原桥的净空影响不大,有利于行洪;
(2)对石拱桥拱圈的平整度没有要求,便于加固且共同工作效果好;
(3)对拱圈的截面承载力和刚度提高明显;
(4)钢板的使用更好地控制了裂缝的发展,避免了裂缝的外露;
(5)钢板可以作为模板,混凝土湿作业量小,施工简便,造价较低;
(6)加固后结构外观效果好。
[1]田云跃.湖南轻型石拱桥的变迁[J].湖南交通科技,1995(1):23-26.TIAN Yun-yue.The changes of the light stone birdge in hunan province[J].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1):23 -26.
[2]陆铁坚,林国章,余志武.长沙市八一路跨线桥加固改造设计[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29(2):66 -69.LU Tie-jian,LIN Guo-zhang,YU Zhi-wu.Reinforcement and retrofitting design of viaducts of bayi road in changsha[J].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Retrofitting,2007,29(2):66 -69.
[3]聂建国,赵 洁,唐 亮.钢板-混凝土组合在钢筋混凝土梁加固中的应用[J].桥梁建设,2007(3):76-79.NIE Jian-guo,ZHAOJie,TANGLang.Application of steel plate and concrete composite to strengthen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girder[J].Bridge Construction,2007(3):76 -79.
[4]蔡 勇,余志武.高性能砂浆-钢丝(筋)网加固砖砌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4(5):1-5.CAI Yong,YU Zhi-wu.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brick masonry strengthen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mortar and steel wire mesh[J].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7,4(5):1 -5.
[5]王昌良.组合钢梁在旧房改造中的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6(3):75 -79.WANG Chang-liang.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steel girder in changes of old buildings[J].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9,6(3):75 -79.
[6]卫 星,李小珍,李 俊等.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7,28(5):43-47.WEI Xing,LI Xiao-zhen,LI Jun,et al.Using steel- concrete hybrid structure in long-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J].China Railway Science,2007,28(5):43 -47.
[7]张 霞,向中富.钢-砼组合梁中两种新型连接件的有限元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26(2):5 -8.ZHANG Xia;XIANGZhong-fu.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wo new types of shear connector in composite steel-concrete beam[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2007,26(2):5 -8.
[8]杨建军,蒋 琳,赵 维,等.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J].2007,4(3):38-42.YANG Jian-jun,JIANG Lin,ZHAO Wei,et al.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hollow slab[J].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7,4(3):3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