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某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分析

2012-09-21王奎鹏张贺鸣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4期
关键词:沙星喹诺酮注射剂

王奎鹏 张贺鸣

(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2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抗菌谱广,有较高的组织、血液分布浓度,无需皮试,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笔者对2009 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利用进行分析评价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管理库药品库,选取2009 年1 月1日至2009年12 月31 日的全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金额以招标采购价计。

1.2 采用销售金额和DDD 值分析法

具体方法为:①限定日剂量(DDD):DDD以WH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新编药物学》(第17版)、药品说明书而定。②用药频度(DDDs):DDDs=该药品年销售量/该药DDD值。同一药物不同剂型若因DDD 值不同,分别计算DDDs 后相加,就为该药的DDDs。③日均费用(DDC):该药品的销售金额/该药品的DDDs。

2 结 果

2.1 2009 年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剂型情况,见表1。

表1 2009 年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剂型情况

由表1可知,我院现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5 个品种,口服剂7个品种。使用频度DDDs注射剂是口服剂的1.8倍;氟喹诺酮类注射剂金额占氟喹诺酮类金额的89.46%,口服剂只占10.54%,注射剂是口服剂的近8.5倍;日均费用注射剂是口服剂型的7.44倍。氟喹诺酮类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9.02%。

2.2 2009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应用情况,见表2 。

由表2可知,2009 年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共1913057.3元,销售金额居前四位的依次是左氧氟沙星针、加替沙星针、依诺沙星针、托氟沙星片,分别是71.41%、5.19%、4.36%、4.31%,共占销售金额的85.28%。DDDs排序列前4 位的依次是左氧氟沙星针、加替沙星胶囊、托氟沙星片、莫西沙星片。注射剂的DDC明显大于口服剂,莫西沙星针的最高为316,诺氟沙星胶囊最低为0.46。

3 讨 论

表2 2009年我院12 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应用情况

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第三代有6个品种,第四代有3个品种。注射剂在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中占多数,可能与它剂量准确,药效迅速,作用可靠,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等特点有关。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第三代药品,为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L-型异构体,主要用于治疗重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特别是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近年来,在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探索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取得一定的成绩,其中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已明确[1]。左氧氟沙星现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有效二线抗结核药物[2]。左氧氟沙星针和左氧氟沙星片无论销售金额还是DDDs都是居于首位,与它疗效好、毒性较低、价格适中、在呼吸科的广泛应用有关,说明它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加替沙星属于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作用比前三代强、抗菌谱广,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军团菌及分枝杆菌也有较强的活性,可同时覆盖细菌与非典型致病原[3]。由于结构中8位甲氧基的引入,既保留了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同时也减轻了中枢神经的毒副作用和光毒性[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10月09日发布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4期),警惕加替沙星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血糖异常、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突出。提醒临床医生,严格掌握加替沙星的适应证,合理选择药物及用药的剂量和方法;警惕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和血糖异常症状,加强用药期间的监护(包括血糖监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停药救治。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老年患者、有过敏史的特殊人群,应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5]。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加替沙星针剂和胶囊剂,销售金额达到143448.2元,占7.50%,居第2位。

从本次调查可知,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符合抗感染药物应用原则,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应注意加替沙星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要掌握其适应证,特别注意其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促进合理应用。

[1] 曾蜀.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65-66.

[2] 李丽波,李硕,雷水贤.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70例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4):113-114.

[3] 吕敏.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5):70-71.

[4] Wakabayashi E,Mitsuhashi S.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M-1155,a novel 6- fl uoro-8-methoxy quinolon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4,38(3):594-601.

[5] 周慧萍,林伟萍,刘云,等.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11):866-867.

猜你喜欢

沙星喹诺酮注射剂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安全用药分析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