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简化调强放疗的三维剂量学

2012-09-21张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4期
关键词:靶区直肠癌我院

张晓华 李 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西 南昌 330006)

我院此次采用三维适形、适形调强和简化调强放疗三种不同的照射方法,探讨直肠癌术后理想放疗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9例直肠癌术后盆腔放疗患者,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0±5.9)岁。无放疗禁忌证。检查结果显示病变部位均位于中上段直肠,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直肠癌。所以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①固定体位:定位前一小时患者须排空膀胱,口服20%泛影葡胺20mL,加1L水。使小肠显影,膀胱充盈。用腹部定位器、体膜固定体位。在患者体表、定位器、体膜处标记位置,以减少摆位时的误差。②CT扫描:CT扫描厚层:60~80层,5mm,以L4上缘为上界,坐骨结节下5cm为下界。主管医师勾画靶区以及正常器官。③照射方法:对每名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适形调强和简化调强放疗三种不同方案。均采用X线6MV,50Gy,2Gy/次,每天1次,共进行25次。三维适形放疗计划采用正向设计,适形调强和简化调强放疗采用逆向设计。同时限定危及器官剂量:小肠结肠:V15 ~V20<50%,V40<30%,V50<10%;膀胱:V45<50%;左右股骨头:V50<5%。

1.3 观察指标

观察靶区平均剂量、靶区适形指数(CI)、剂量不均性指数(HI),其判定方法均为国际标准评价方法。危及器官评价参数为:小肠结肠:V15 ~V20,V40,V50;膀胱:V45;左右股骨头:V50(其Vx表示接受照射的体积占整个器官体积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种照射方法靶区平均剂量、靶区适形指数(CI)、剂量不均性指数(HI)比较

三种照射方法显示,靶区平均剂量差异不大,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最为优越,简化调强放疗计划次之;靶区适形指数显示适形调强放疗与简化调强放疗相比差异不大,三维适形放疗次之;剂量不均性指数简化调强放疗最低。如表1所示。

表1 靶区平均剂量、靶区适形指数(CI)、剂量不均性指数(HI)比较

2.2 三种照射方法子野机器跳数比较

三维适形放疗与简化调强放疗计划的子野机器跳数接近,两者无统计学意义,但适形调强放疗跳数明显高出其余二者,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三种照射方法子野机器跳数比较(±s)

表2 三种照射方法子野机器跳数比较(±s)

images/BZ_59_175_912_1196_962.png三维适形放疗 417.8±49.6适形调强放疗 492.5±75.1简化调强放疗 432.1±67.7

3 讨 论

直肠癌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直肠癌已成为排名第三位的常见恶性肿瘤。直肠癌手术治疗效果不尽理想,术后五年内生存率为50%左右。直肠癌术后生存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直肠癌术后容易复发。近年来采取放射治疗是直肠癌术后预防和治疗肿瘤复发的主要手段。资料显示,直肠癌术后最易出现肿瘤复发的部位是骶前区,其次是髂内血管旁。因此,骶前区、坐骨直肠窝、闭孔、髂内淋巴结是接受放疗的重点部位。由于直肠癌复发的特点,使直肠癌术后辅助放射疗的难度极大,之前临床上常用的常规放疗模式靶区涵盖度较差,且靶区照射不均匀。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尝试运用三维适形、适形调强和简化调强放疗等方法,效果较常规方法稍好[1,2]。

我院本次在患者之情且同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三种不同照射方法的疗效对比,结果显示简化调强放疗计划靶区适形度显著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稍差于适形调强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保护简化调强放疗计划亦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同时,简化调强放疗计划子野机器跳数明显低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综合各项研究结果,我院得出结论:简化调强放疗计划是一种性价比较为合适的放疗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洪坚善,张传珉,杨南武,等.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治疗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158-2160.

[2] 陈贵平,鞠海星,范永田,等.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04,7(1):60.

猜你喜欢

靶区直肠癌我院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