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硬件设施
2012-09-20陈钦辉
1 质量过硬的建筑材料
国内的猪场过分强调猪舍的供暖,而忽视了保温。猪舍建议架设吊顶,材料选用挤塑板可提高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如德国的某家猪场猪舍墙外贴一层挤塑板,房顶安装了两层挤塑板吊顶,冬暖夏凉。虽然冬天的室外温度与我国的哈尔滨类似,最低可达-35℃,但由于猪舍的保温做得比较好,猪舍甚至可以不用烧煤供暖。为了通风也应该做吊顶,如果不做吊顶,可以考虑在屋顶拉彩条布,促进猪舍内通风 (通风与猪舍横截面积有关)。
2 合理的猪舍建筑布局
目前我国的猪舍太短太窄,猪舍与猪舍之间的距离太远,浪费了很多土地。在新建或改造猪舍时,可以考虑减小猪舍间距离,扩大猪舍面积,修建赶猪道。猪舍间距离不小于5 m,最好在7~8 m之间。在母猪养殖方面,猪舍采用联排方式,可节约用地面积。妊娠舍母猪每头需要3.3 m2,分娩舍母猪每头需要6~6.5 m2。养2 500头母猪,只需建2栋猪舍用于饲养妊娠母猪,2栋猪舍用做产房,加上猪舍间的隔离带,只需要30亩地,养5 000头母猪只需扩大猪舍面积即可。在育肥猪舍建筑布局设计上,可扩大猪舍面积,加大猪的饲养密度,冬季不用供暖,只要做好保暖即可。大圈饲养时,当大猪欺负小猪时,小猪更易躲避,提高了成活率和均匀度,但同一栋猪舍内猪的日龄相差不宜超过两周。保育猪也应采用大圈饲养,一般一个猪舍的保育猪不超过3窝。转群时以窝为单位转群,3窝一起转,以减少不同窝之间蓝耳病的传播。另外,可将赶猪道和职工行走道合为一道,一个人即可完成赶猪任务。同时赶猪道可用作围墙,既解决了隔离问题,又节约了土地面积。
3 及时完善的粪污处理
德国通过立法来界定养猪场的数量与规模,规定每亩农场土地的生猪承载量以不超过3个猪单位为标准。德国猪场的面积比我国的大,主要是因为其粪污处理池的面积比猪舍大,其容量可储存6个月的猪粪。猪场一般建于农耕区,粪污储存发酵6个月后可直接用于还田。而我国猪场污水处理池的面积不够,粪污得不到及时处理,严重污染了猪场周边的环境。我国耕地面积占全世界的20%,但主要施化肥,我国化肥的用量达到了世界的50%,造成小麦、玉米等作物重金属严重超标。
4 自动化的通风
在不同的生长和生理阶段、不同的季节,猪对通风的要求不同 (表1和表2)。冬季的通风最为关键,为了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既要选择好风机,又要选择好制风机。应选择变速风机,而风机的档位越高越省电,因此至少要选购有4个档位的风机,6个最理想。制风机主要有镀锌板和玻璃钢板两种,而镀锌板的质量和效果都不如玻璃钢板。镀锌板用了5年后易生锈,而且其百叶不易展开,虽然在旋转,但风速不大。
5 自动化的供料系统
采用自动化的供料系统并结合电脑控制,可以实现对猪的定量饲喂。对母猪的饲喂要适中,母猪太瘦或太肥都不行,太肥的母猪,耗料多,产仔数下降,泌乳性能和奶水质量都降低,进而造成仔猪体重下降,成活率降低。可以采用5分制的评分制对母猪的膘情进行评分,根据膘情决定母猪的饲喂量。猪场的场长应亲自参与母猪的评分,每月1次,并做好标记,以便饲养员按母猪不同体况进行饲喂。由于体况评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美国最新营养指南结合母猪的体重和背膘厚确定饲喂量 (表2)。
自动供料系统可分为干料和液态供料系统。欧洲猪场采用果渣、糖厂和啤酒厂的副产品喂猪,因此多安装液态供料系统。干料供料系统的上料系统有塞链和绞龙两种。母猪可用塞链系统,而育肥猪应用绞龙,因为育肥猪每周都要换料,绞龙可换料,赛链不能换料。
表1 不同阶段猪的通风参数 m3/小时
表2 妊娠母猪的饲料需要 (0~100天)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