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夏季猪群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

2012-09-20薛敬文

中国猪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公猪断奶饮水

薛敬文

(新疆石河子152团一连猪场,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夏季高温多湿,如果饲养环境不好,会导致猪抵抗力下降,容易被病原体侵害而发病。因此,夏季应针对不同生长和生理阶段猪的特点,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并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1 夏季母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

1.1 母猪的饲养管理

1.1.1 后备母猪

4~5头关在一个栏饲养,同时注意合理分群,每个群个体间相差10 kg,60~70 kg和 70~80 kg分别组群。 不能大小不分混合饲养,那样会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体重达到70 kg必须根据体重控制采食量,具体标准见表1。夏季的饮水和环境温度也不能忽视,饮水需求及环境温度控制要求见表2。同时在饲喂过程中必须控制后备母猪的体型,不能过瘦,也不能过肥,否则会造成发情不正常,给配种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1.1.2 妊娠母猪

妊娠期是个过渡时期,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饲养密度不能过密、通风要好、卫生打扫要彻底、污水道不能堵塞、温度要适中不能过高。夏季特别要严防猪舍内高温的出现,所以在温度高的时候或者是有条件的猪场,下午可以给猪喷雾洗澡,但是地面不能太湿,否则猪容易滑倒,造成机械性创伤引起母猪流产。在饲喂过程要为母猪提供优质可口的饲料和科学可行的营养搭配,妊娠前期 (<30天)和妊娠中期 (31~84天)均饲喂妊娠前期料,饲喂量见表1。妊娠后期 (85~107天)饲喂妊娠后期料或哺乳料,饲喂量见表1,产前7天开始慢慢减少饲喂量。在产仔当天可以不饲喂母猪,以免腹压过大引起产后不食。母猪在妊娠前期由于采食量较小,饮水需求较小,随着采食量的加大,饮水需求也逐渐加大,在后期可达到前期的2倍以上 (表2)。但环境温度控制要求与后备母猪相当 (表2)。但妊娠母猪环境不能嘈杂,更不能设在公路口或公路旁边,那样容易引起猪的惊群,严重的会流产。

表1 夏季母猪的饲喂量控制

表2 夏季母猪的饮水及环境温度控制

1.1.3 哺乳母猪

母猪刚产完仔后应逐渐增加饲喂量,产后一周饲喂量可以达到最大值。可根据母猪所带仔猪数确定饲喂量,计算公式为 2.0+0.4x,其中 x代表仔猪数。哺乳母猪必须饲喂湿拌料,湿拌料的标准为手捏成团、松之即散。哺乳料能量水平要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要保持平衡,要求易消化,口感好,优质安全。哺乳母猪由于泌乳的需要,饮水需求非常大 (表2),是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的2~4倍,为了满足其饮水需求,应选用水流速度较大的饮水器。但环境温度控制要求与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相当。

1.2 母猪的疾病预防

1.2.1 后备母猪的疾病预防

夏季后备母猪呼吸道疾病较常见,应以此病为控制重点,不能盲目投药,应选择高效、安全的药物投放。所用预防药物主要有利高霉素1 000 g/吨、氟苯尼考粉800 g/吨、支原净1 000 g/吨、阿莫西林粉500 g/吨,以上几种药物任意选择一种连续在饲料中投药一周,中间不能间隔,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发病猪只或健康的猪进行治疗和预防,其中治疗剂量和保健的剂量一样。

1.2.2 妊娠母猪的疾病预防

妊娠前期和中期母猪采用同一保健方案。最好采用水中加药进行药物保健。因为饮水给药的药物一般为粉末状,溶解速度快,药物均匀的在水中分布,不易发生猪只的药物中毒。另外水中加药交叉污染小,猪在少食或不食的情况下饮水即可,并且水中加药吸收的速度快,可以让每头猪都能得到治疗或预防。如果在饲料中加药,个别猪只出现不食或少食现象。水中投放的药物有以下几种:人工盐2 000 g/吨、维多利康10 g/吨、小苏打2 000 g/吨,以上药物选择一种在水中混合饮水10天,可以减少夏季高温的应激反应,维持胃肠道酸碱性的平衡。

1.2.3 产后母猪的疾病预防

产后母猪在夏季易患疾病,在这一阶段大多数母猪产后会发生产褥热、产后不食及炎症症状。因此,应重视产后母猪的保健。产房除了特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一概不能入内,有特殊情况要进入的人员必须严格消毒:在紫外线灯下照射5分钟,换上工作服,穿上雨鞋脚踏消毒盆方可进入产房。母猪产前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乳房、阴户及四肢,接产员接产技术要熟练,对难产的母猪要及时实行助产。母猪产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10%的土霉素 (0.1~0.2 mL/kg·bw)可以预防母猪产褥热、产后不食的症状。产后1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 800 g/吨+金霉素 800 g/吨,连续饲喂一周,会明显降低母猪子宫炎、乳房炎、呼吸道疾病和泌乳障碍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

2 夏季公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

2.1 饲养管理

夏季长时间的高温会导致公猪采食量下降,食欲不振,挑食等,进而严重影响公猪的利用度和配种的生产成绩。所以夏季给公猪的饲料必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主要增加豆饼和豆油的比例,降低麸皮的比例(根据自己猪场的饲料配方来调节),没有合理的营养搭配和高温的控制,容易引起公猪的性欲减退、少精、精子密度稀、精子活力差、死精、无精等情况,同时配种受胎率降低,返情率高,生产成绩提不上去。夏季公猪最适温度为17~21℃,最高不要超过23℃,湿度范围为60%~80%。为了提高公猪的利用率,每头公猪每天可通过饲喂胡萝卜200~300 g来补充维生素,有条件的规模猪场可补充一定量的动物性蛋白质,如每天可以给公猪饲喂一个鸡蛋。

2.2 疾病预防

公猪一年四季的疫病不是很多,预防的药物主要为了提高机体抵抗力、补充营养不足,饲料投药主要有;维生素C粉 500 g/吨,黄芪多糖粉 500 g/吨,这两种药物根据猪场的需求可以选择一种连续饲喂3~5天。

3 夏季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

刚断奶的仔猪从产房转到保育舍很容易产生应激,此时的饲养管理必须根据仔猪的需求来合理的制定,尤其是温度的控制。断奶仔猪的适宜温度不是固定的,仔猪断奶后第1、2、3、4和5周夏季温度应控制在28、26、24、22和20℃,转出时控制在18~20℃。刚断奶仔猪饲养的优劣,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生产性能、育肥速度、种用价值。仔猪的饲喂应实行少量多次、勤添勤喂、勤观察,体重15~20 kg仔猪的饮水需用量0.2~0.7 L/天,水流速度 0.5 L/分钟。21~40 kg仔猪的饮水需要量为1.5~4.2 L/天,水流速度0.6 L/分钟。断奶仔猪由于抗应激能力差,所以在水中应添加抗应激药物,主要有电解多维2 000 g/吨、口服补液盐2 000 g/吨。同时,这个时期应严防仔猪脱水。

4 小结

规模猪场都是以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防重于治”, “养防结合”的科学方针政策来管理的。始终保持以 “种猪是基础”、 “饲料是核心”、“配种是关键”、 “兽医是保障”、为原则来经营猪场。夏季猪场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提供清洁的饮水,采用科学可行的饲养管理程序并建立健全安全有效的疫病防治方案,同时在各个阶段尽量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

猜你喜欢

公猪断奶饮水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简易饮水鸟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