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干电池回收的条形码管理方案
2012-09-18苗玉杰
苗玉杰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浅谈干电池回收的条形码管理方案
苗玉杰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针对目前干电池资源回收利用的世界性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体系的干电池条形码编码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为电池的分类回收及废旧干电池的自动化分类设备研究奠定了基础。
干电池;条形码;电化学体系;条形码编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消费国。目前,我国的电池生产企业达350多家,年生产能力约150~160亿只。但由于我国至今没有电池专业回收工厂,致使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大量资源白白浪费。
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废旧干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3种,即:固化深埋、存放于废旧矿井和回收利用3种方式[1]。而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方法有:热处理法、湿处理法和真空热处理法。上述3种回收利用的方法针对不同电化学成分的电池,其资源回收利用率也不尽相同。若不将废旧电池进行分类而直接处理的话,由于各种电池化学成分不尽相同,其所需的处理工艺也就不尽相同。其中有些化学成分由于其在电池中的含量较少,不易提取或者提取时经济性较差,这样的物质不可避免的要随着废气和废液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形成二次污染。
1 干电池的条形码管理方案
干电池的条形码管理方案,就是对干电池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编码。在对废旧干电池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时,相同化学成分的废旧干电池采用最合适的回收处理方法,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回收处理。暂时不能处理的废物、废液和废气,富集以后再进行处理。这样由于分类以后的电池成分相对较单一,其处理方法较为简单经济。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极大提高废旧干电池的资源回收率。
1.1 干电池条形码的外观设计
我国每年电池消费量达70多亿只。大量的废旧干电池如果按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分类,显然不能满足要求。采用条形码光电识别技术,可以大量快速地对废旧干电池进行扫描分类。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对电池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条形码。为便于实现大量废旧干电池的后期自动化分类处理,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环状条形码。环状条形码的设计有利于使用条形码分类设备从不同方向读取电池的化学成分信息,方便废旧电池分类设备的研究。环状条形码可以在干电池出厂前印刷在电池表面。
1.2 干电池条形码的码制
条形码的码制很多,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码制有ENA条形码、UPC条形码、二五条形码、交叉二五条形码、库德巴条形码、三九条形码和128条形码等。考虑到干电池的表面积有限,因而干电池的绿色条形码不宜采用过长的码制。交叉二五条形码具有符号占用空间小、信息密度较大等特点,是干电池环状条形码理想的选择。
1.3 干电池条形码的编码方案
用二位交叉二五条形码,可以表示00~99共100种类型的电化学类型。根据我国的电化学体系标准[2],分配干电池的条形码编码如表1所示。
表1 电化学体系标准及其条形码编码
除了已标准化的电化学体系外,还有一些经常使用的电化学类型。这些电化学类型的编码方案是:镍镉电池(条形码编码20)、镍铁电池(条形码编码21)、镍氢电池(条形码编码22)、锂离子电池(条形码编码16)、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条形码编码17)、磷酸铁锂电池(条形码编码18)。
在干电池条形码的编码方案中包含了大量的冗余码,这为以后电池技术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2 结论
干电池的回收和管理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文中提出的一种干电池的条形码管理方案,为大规模干电池的分类回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大规模干电池的分类检测设备研究奠定基础。基于干电池条形码的分类设备也在研究和完善当中。大规模推广使用干电池条形码管理方案,对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增加资源回收利用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王占华.我国废旧电池资源化处理现状与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5(1):63-64.
[2]GB8897.2—2005.原电池第2部分外形尺寸和技术要求[S].
The barcode management scheme in battery recycling
MIAO Yuji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ccordingtotheworldwideproblem inbatteryrecycling.A barencodingschemebasedon electrochemical system of battery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is scheme could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battery recycling and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barcode;electrochemical system;bar encoding
X37
A
1674-0912(2012)10-0041-02
2012-09-25)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7276760)
苗玉杰(1972-),男,河北邯郸人,工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信号处理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