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2-09-18蒋兰茂朱秋玲黄展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3期
关键词:呼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蒋兰茂 朱秋玲 黄展芬

(广东省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作为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晚期常会并发呼吸衰竭,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近些年来,随着呼吸机性能和功能的不断完善,机械通气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1]。为了探讨分析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本文随机选取了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对其中的27例给予了BiPAP呼吸机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为54~81岁,其中男34例,女28例,治疗前患者的PaCO2均>50mmHg,PaO2均<50mmHg。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为56~79岁,平均年龄为68.4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为54-81岁,平均年龄为67.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祛痰、平喘、抗炎等常规治疗,并结合呼吸兴奋剂及营养支持,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在患者上机前,接上输氧管,固定好面罩,呼吸机的呼吸频率为14次/min,刚开始的吸气压力控制在0.4~0.75kPa,呼气压力控制在0.2~0.3kPa,等患者适应以后,可以逐渐增大呼吸气的压力,每天通气两次,每次5h,1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和病情改善程度。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进行检验,两组对比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1周的治疗,实验组的27例患者中有25例有效,有效率为92.59%,而对照组中仅有19例有效,有效率为70.37%,明显低于实验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表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

经过1周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呼吸情况明显改善,PaCO2、呼吸频率和心律均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表现主要有气道阻力大、残气量大、呼吸功耗大,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呼吸肌疲劳,并增加呼吸功耗。传统的机械通气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通气并纠正他们的呼吸衰竭,但是由于它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并且费用昂贵、程序繁琐,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这无疑就增加了患者的痛苦[2]。BiPAP呼吸机是通过压力支持通气,不用切开气管和气管插管,降低了气道感染的概率,容易被患者接受。当患者在呼气的时候,为了帮助患者客服气道阻力和肺-胸廓的弹性阻力,它能够提供给患者一个较高的压力;呼气的时候,为了防止小气道的闭塞,它会保持一个较低的压力,这样也可以在减少呼气阻力的同时降低呼吸功耗[3]。BiPAP呼吸机在保持满足患者通气量需要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保证肺开放及充分氧合,减轻患者的呼吸机的疲劳。但是有严重CO2潴留的患者并不能用BiPAP呼吸机治疗[4]。在给患者通气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需要根据患者的学气分析结果和病情不断调整呼吸机,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氧分压。

在本次调查中的27例实验者患者在经过BiPAP呼吸机治疗后,有效率为92.59%,,PaCO2、呼吸频率和心律均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这也就证明了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方面的确切疗效。总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BiPAP呼吸机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并且操作简单,有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卫建宁,冯秀兰,李玉琼,等.COPD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调查与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B):61-63.

[2] 马壮,槐永军.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册[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30-32.

[3] Suzuki M,Hamada M,Yamamoto l,et a1.Brain natriuretie peptide a risk marker for incident hypertensive cardiovascular events[J].HypertensRes,2002,25(5):669-676.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

猜你喜欢

呼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