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中小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2012-09-17金燕波
金燕波
(长春大学 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为了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必然要专注于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已经把管理的范围从企业自身的资源扩展到了以供需合作关系为基础形成的整条供应链上,而供应商处在整条供应链的“源头”地位,供应商的选择好与坏对整条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本文从供应链发展的角度出发,着重就中小企业如何做好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工作进行探讨,以供中小企业在进行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时参考和借鉴。
一、供应链的含义
目前对供应链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后来供应链的概念发展为更注重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注重供应链企业外部环境。目前,供应链的概念更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马士华、林勇(2003)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所以,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可给相
关企业带来收益。[2]
二、供应链环境下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的重要性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对于整个供应链的构建和绩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供应商选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对整个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一)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是供应链建设的重要环节
供应商处于整个供应链的源头,其选择与评价对于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个优秀的供应商不仅能促进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生产和工艺方面的改进,而且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持续影响。设想一下,如果供应商不能及时、按质按量保证供应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势必会导致企业停工待料,无法及时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最终影响供应链的稳定,使整条供应链的绩效不佳。
(二)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对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产生影响
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有效手段进行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就会使企业获得质量、交货、信誉等方面表现优异的供应商,并与这些供应商建立紧密的相对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企业可以把供应商嵌入自身运作流程,并形成相对流畅的运作过程,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会对提高供应链抗风
险能力产生影响
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是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通过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可使企业获得稳定的供应商,企业可与供应商形成战略性的合作关系,这是企业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的有力保证。
三、我国中小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供应商的选择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缺乏合作的战略眼光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资本较单薄,企业为了降低自己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往往利用供应商的多头竞争,在众多的供应商之间压价,失去了供应商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中小企业从短期效益出发来选择供应商,通常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供应商的供货周期不稳定;二是提供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差;三是承诺的服务不到位。[3]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中小企业制造商不得不对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制定安全库存,致使库存量上升,库存成本增加;同时中小企业也不得不加大检验力度,使检验费用增加,最终导致其产成品的总成本增加,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二)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标准不全面,主观成分居多
如前所述,我国中小企业在选择与评价供应商时,往往在众多供应商之间压价,因此其选择供应商的标准过多集中在产品的价格上,质量和交货期虽然也是中小企业经常考虑的因素,但由于中小企业没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供应商的质量和交货期只有以事后把关的方式来完成。另外,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在选择与评价供应商时不依据任何标准,采购人员往往根据对供应商的印象来选择供应商,选择时主观成分居多,这就容易产生“暗箱”交易,给资本单薄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未对供应商实行分类管理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供应商采取统一的管理标准,未对供应商实行分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中小企业无法把握重点供应商,致使采购人员在选择与评价供应商时分不清主次关系。对企业所有的供应商实行统一的管理标准,会使采购人员对供应商花费相同的时间进行管理,这就占用了采购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了管理资源,致使采购绩效较差。
(四)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健全
我国中小企业没有大企业的实力,因此无法像大型企业那样建立起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使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但其中的指标以定性为多,而量化的、客观性指标偏少,造成对同一供应商的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结果有可能差异很大,无法反映供应商的真实情况,不能对供应商作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4]
四、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中小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策略
中小企业在选择与评价供应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能从供应链发展角度出发,建立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中小企业能获得一批保质、保量、信誉度高的可靠供应商,保证其所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得到及时稳定的供应。中小企业可考虑以下做法:
(一)制定全面客观的供应商选择标准
中小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不应过多从价格角度来选择供应商,而应制定较全面的、客观的选择标准。因此,中小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除了主要考虑价格标准外,还应该考虑以下标准:
质量。产品的质量是供应链生存之本,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是企业产成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小企业选择供应商时,应考察其是否有一套有效执行的产品检查制度,即控制质量的能力。
交换能力。考虑供应商的交货能力主要指考虑供应商的准时交货能力和持续改善能力。即要求供应商能按照中小企业的要求,把所需要的产品准时送到指定地点。
柔性。柔性是指供应商面临产品数量、时间等改变时有多大的灵活性。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来说,市场是外在系统,它的变化或波动必然会引起供应链的变化和波动。如果供应商柔性好,就会使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反映速度加快,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提高。
地理位置。供应商所处地理位置对送货时间、运输成本、紧急订货及加急服务的回应时间等都有影响。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供应商位置的远近直接决定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供应商与制造商同处于一个区域也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服务能力。在选择供应商时,供应商能否提供诸如及时更换残次物品、指导设备使用、修改设备及类似的服务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能间接地为中小企业节约经营成本。[5]
中小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除了考虑上述的标准外,还应该考虑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信誉度、技术能力、存货政策等标准,为中小企业能客观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
虽然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供应商的数量不如大型企业的供应商多,但也应该加强对供应商的分类管理。供应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对于供应商数量较少的小型企业,可以按照80/20规则把供应商分为重点供应商和普通供应商。重点供应商是指占企业80%采购金额20%(少数)的供应商;其余只占20%采购金额的80%(大多数)的供应商为普通供应商。对于重点供应商,企业应该投入80%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管理与改进;对于供应商数量较多的中小型企业,可考虑从竞争性和重要性的不同,把供应商分为一般型供应商、主力型供应商和战略伙伴型供应商,[4]如表 1。
中小企业只有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才能保证中小企业把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投入到重要的供应商选择与管理上,为中小企业节约成本,获得较好的利益。
表1 按竞争性和重要性的不同对供应商分类
(三)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招标体系
中小企业在选择与评价供应商时不但应按客观标准进行,而且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较好地反映出整个供应链关注的重点及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建立使企业自身和供应商都能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图1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
系统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能预期供应商的发展前景。
简明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有一定科学性,体系大小要适宜,避免因指标层次过于复杂而降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稳定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还应考虑到与国内其他指标体系相比较的方便性。
灵活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下游企业能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对指标加以灵活运用。[6]
2.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供应链环境下选择供应商,是要选择长期的具有高度合作精神、有专业化技术核心能力的互惠互利的供应商,这就要求综合考虑供应商各方面的表现,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7]因此,中小企业应在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
中小企业建立了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在选择和管理供应商时就可以根据指标体系进行定
期的或动态的评价,使中小企业对供应商各方面的情况有全面了解,并针对供应商的不同表现及时对供应商进行调整,理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供应商准时供应。
:
[1]毛玉峰.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8):89-90.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欧阳华.供应链下的供应商选择管理[J].科技资讯,2012,(2):170-172.
[4]罗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和选择[J].现代商业,2011,(14):135-136.
[5]梁军,王刚.采购管理(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梁军,王刚.采购管理(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7]张禾良.浅谈建筑业供应链中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J].物流技术,2011,30,(7):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