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体位和方法对小儿静脉采血效果的比较

2012-09-17谢巧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操作者注射器头皮

谢巧云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分为直式、头皮针式和蝶翼式双向针三种,其末端为密封橡皮套,无毒,无菌,无热源,EO灭菌。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血技术因具有工作人员被污染概率低,患者疼痛少,易固定,对血管选择余地大,安全无污染,操作简便快捷,标本合格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1],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针头无法固定,采血中途失败,及采血量不足、多次穿刺等弊端。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们通过对小儿采血体位和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小儿静脉采血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男110例,女90例,年龄0~8岁,平均(2±1.5)岁,体重5~20 kg,平均(11±1.6)kg,按采血日期将200例患儿分两组,观察组100例,取端坐位,对照组100例,取平卧位,所有患者均使用真空采血针采血;所有患者均由笔者进行操作。

1.2 操作方法 均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配套用针和真空采血试管,由笔者操作,小儿静脉穿刺部位,选四肢浅静脉,如:大隐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血管表浅,暴露充分,直观,操作手法简单易掌握[2];体位:观察组取端坐位,最好是坐在家长的一侧大腿上,嘱家长双大腿紧夹住小儿的膝关节部位并协助操作者固定小儿的手或足部,使小儿的手或脚下垂,因四肢下垂减少了静脉回心血量,使四肢浅静脉充盈,显怒,易穿刺和采集到所需的血标本量。然后常规扎止血带,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一般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穿刺针一见回血后,用医用胶布固定真空采血器,操作者把头皮针的密封橡皮套包裹的采血针插入血样采集容器内,如果血流不畅,马上松开止血带,并用手挤压小儿的肢体,挤到所需要的血量为止,拨针后局部用无菌干棉签按压5 min。如需抗凝标本,则先采集抗凝标本,采集后需将血液标本摇匀,摇匀方法是轻轻颠倒试管90°4~5次,对照组采用平卧位为小儿静脉采血,见回血后不用医用胶布固定真空采血器,立即按上述方法取血,取血完毕,穿刺处继续按压5 min。

1.3 评定标准 所采血量以达不到所需采血量试管刻度为标本采集不足;标本采集质量以不出现溶血、凝血为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采血标本质量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标本采血量不足、出现溶血及凝血情况比较

两组采血效果比较见表1。表1显示,治疗组采血成功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小儿平卧位抽血成功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小儿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少,且静脉管腔小,皮薄、充盈度差、皮下组织丰富[3]。即使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操作者,抽血时,就是一针见血了,但是注射器不太好固定,小儿稍动下针头就穿破血管壁,采集不到所需的血量,这样,反复多次、多部位的穿刺操作,给患儿和家长增加了痛苦,同时也加大了护理工作的强度。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时,一旦针头穿破血管,抽血不顺时反复穿刺或是注射器节头稍松一点常发生血中带有气泡,带有气泡的血液进入试管时,因血球受到气泡的挤压致使溶血的发生[4],抽血不顺时而引起抽血时间过长而发生凝血[7]。用头皮针式真空采血针和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为小儿采血,给操作者提供了客观依据,而且,采血针头较细,对血管的选择性大,对皮肤及血管的创伤小,可减轻小儿的疼痛感,它又是头皮针式的针易于固定,便于操作者操作[5]当使用小血管采血时血流不畅通时,就松开止血带,挤压手臂或小腿,一直挤压到所需的血量,其优点是:选择穿刺范围广,头皮针穿刺容易成功,易固定,采集容器内真空负压大,穿刺成功率高,血的质量合格高[6]。特别是对缺乏穿刺经验者更能提高一次性采血的成功率和采血质量。

针对观察组7例失败病例,追究其原因是小儿太肥胖,皮下组织厚,小儿哭闹、挣扎,家长没有按护士要求固定好小儿导致采血失败。从而提示我们选定好穿刺部位后,一定要固定好肢体,穿刺成功后立即用医用胶布固定真空采血器,对挣扎较剧烈的小儿可需要一助手协助把头皮针插入采集容器,血流不畅时并同时挤压手臂或下肢肢体,直到采集到所需的血量。

本文通过改变体位和用医用胶布固定采血针的方法,使用头皮针式真空双向采血针和蝶翼式双向针在小儿四肢静脉采血中成功率为93%。是由于小儿不合作,造成穿刺困难,不易固定,容易穿破,抽血不畅,穿刺失败率明显增高,负压式与使用注射器式发生的溶血、凝血、现象比例为1∶4。总之,通过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实验组的方法既减少了小儿和家长的痛苦,又缩短了采血的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在临床上为小儿采血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1] 丛玉隆,张海鹏,任玲群.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的采取及其控制.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1):52-55.

[2] 黄军红.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1):1054-1054.

[3] 金汉珍,黄德民,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7-58.

[4] 曹世文,赵德环,韩红燕.一次性真空采血针 (蝶翼式双向)在儿科应用体会.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1):75-76.

[5] 周红莉,姚秀萍,田春娟,等.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在抽血中的应用.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7B):27.

[6] 焦连亭,耿洁.真空采血器的技术特点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6):376.

[7] 张会娜,谭启明.一次性采血针及负压采血管在儿科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08,20(4):307.

猜你喜欢

操作者注射器头皮
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可重复性研究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浅析汽车制造业人机工程标准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操作者框架在车辆传动系旋转耐久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让头皮爱上做SPA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