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随”的虚化过程
2012-09-15吴波
吴 波
(浙江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浙江金华 321004)
动词“随”的虚化过程
吴 波
(浙江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浙江金华 321004)
学界普遍认为介词“随”的用法始于先秦,事实上,“随”在西汉只是出现了个别类似于介词的用例。随着“随N+VP”句式的大量使用,“随”的动词义开始虚化,“随”逐渐由动词转化为介词:伴随动词发展为伴随介词,伴随介词进一步发展为经由介词和凭据介词;听从动词发展为任随介词,少部分发展为凭据介词。
随;动词;虚化;介词
一、前人研究述略
关于介词“随”的产生,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先秦就有了。杨伯峻、何乐士先生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介词”一章里讲到:“‘随’,常用于动词前,表示‘沿着……’、‘顺着……’,如: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尚书·益稷》)”[1]另外,何乐士和敖镜浩[2]、王海棻和赵长才等均认为,介词“随”用来“介绍动作施行时遵循的路线和依凭的对象,义即‘沿着’、‘依照’”,也举了《尚书》中同样的例子,并解释为:“我乘着四种交通工具,沿着山势砍伐树木。”[3]可见,他们都把《尚书·益稷》中“予乘四载,随山刊木”里的“随”作为介词“随”出现的最早例证。
“随山刊木”的“随”究竟是不是介词呢?我们认为不是①师玉梅从文字学史的角度对“随山濬川”的“随”字作了分析, 其结论“‘随山濬川’应该理解为‘开山疏川’”正好可以支持我们的观点.参见: 师玉梅.“随山濬川”之随[J].语言研究, 2005, (2): 110-111.。马贝加先生的《近代汉语介词》把“随山刊木”的“随”看作动词向介词转化的临界点。她说:“‘随’有‘跟从’义是在先秦时期。跟随前人走路,前人的路线有变化,后人随之而变,后人的路线是依据前人路线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跟从N’与‘依据N’有了相通之处。处于临界点的例子是‘随山刊木’(书·禹贡)。”[4]这比直接把“随山刊木”的“随”当作介词看待要审慎。然而应该看到,在《尚书》的时代,“随”仍是一个实义性很强的行为动词,表示“凭据”的介词“随”并非直接从此而来。
《尚书》里“随”共出现三次,并且“随”后面带的宾语都是“山”:“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尚书·序》)“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尚书·益稷》)“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
对“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句话,伪孔传解释说:“所载者四:谓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随行九州之山林,刊槎其木,开通道路以治水也。”(孔安国《尚书传》)孔颖达正义:“禹之施功,本为治水。此经乃云‘随山刊木’,刊木为治水。治水遍于九州,故云‘随行九州之山林’。”(孔颖达《尚书正义》)孙星衍疏:“《淮南·修务训》:‘随山栞木。’高诱注:‘随,循也。’循义近行。”显然,他们都将“随”解释为动词“行”。这种用法后代仍可以见到,例如:“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史记·大宛列传》)“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
第1例“随畜”与“行国”相对,“随”即“随行”;第2句“随山”与“浮溪”对文,“随”作动词,当“行”讲。此外,在比《尚书》晚的先秦其它著作里我们也没有发现“随”用作介词的例子。“随”在西汉时只出现个别类似介词的用例,就是这些个别的用例也仍然可以把它们当作动词看待。因此,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把《尚书》中的“随”当作介词都是不恰当的。
二、“随”的虚化过程
(一)伴随动词→伴随介词
“随”的本义是“随行”。《说文·辵部》:“随,從也。从辵,省声。”桂馥义证:“從也者,本书‘從,随行也’。”《广雅·释诂》:“随,行也。”先来看春秋经传里仅有的几个用作动词的“随”例。
(1)(寡君)遂帅群臣随于执事,以会岁终。(《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已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於向。公不会大夫,其曰宁速,何也?以其随莒子,可以言会也。(《谷梁传·僖公二十六年》)
(3)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左传·文公十七年》)
(4)阳虎曰:“吾车少,以兵车之旆与罕、驷兵车先陈。罕、驷自后随而从之,彼见吾貌,必有惧心。于是乎会之,必大败之。”(《左传·哀公二年》)
(5)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
例中“随”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具体的人。(1)和(2)“随”后再无其它动词,“随”的宾语不是“山”而是具体的人,“随”的语义由“随行”引申为“跟随”。(3)至(5)的“随”从语义上看,已是一个当“跟随”讲的伴随动词;由于后边出现了另外的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随”出现的句法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句子的谓语已经是连动结构,“随”与另一个动词联合作谓语。
“随”与另一个动词联合作谓语在先秦极为少见,并且都是“随 N+而 V”的格式,两个动词之间一定要用“而”连接。除了春秋经传的两个例子外,我们在《庄子》里也找到了这样的例子,并且N已经不再指具体的某个人:
(6)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庄子内篇·齐物论》)
西汉时期出现了“随N+VP”格式,“随”与另一个动词之间不再用“而”,但用例仍很少:
(7)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战国策·燕策二》)
(8)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9)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史记·大宛列传》)
(10)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楚辞·七谏·初放》)
(11)鸿鹄鹔鸨……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12)其治容容随世俗浮沈,而见谓谄巧。(《史记·张丞相列传》)
(13)(扁鹊)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这些例句可划分成两类:一类是例(7)至(9),“随”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具体的人或动物,具有动作行为的能力,“随”仍有很实在的表示“跟随”的动作意味;另一类是(10)至(13),“随”的宾语为无生命的事物,尤其是例(12)和(13),“随”的宾语成了“世俗”等表示常规、习俗的名词,所指内容较为抽象,“随”的动作意味也就不再那么强烈。东汉以后第一种类型使用频繁:
(14)斯之施德,随我所之,犹影随形。(《六度集经》卷一)
(15)若能尔者,便随我去。(《六度集经》卷二)
(16)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7)僧绍一人,随胡道人向罽宾。(《法显传》)
(18)广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资供,随高东游,遂达会稽。(《高僧传》卷一)
(19)什年九岁,随母渡辛头河。(《高僧传》卷二)
(20)江陵高伟,随吾入齐。(《颜氏家训·归心》)
随着“随N+VP”句式的大量使用,“随”和后一个动词之间平等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了松动的契机,句子的语义中心开始产生变化,向后一动词倾斜。“随”的动词义开始虚化,逐渐只表示伴随状态,“随”的语法作用也就跟着发生了变化。换句话说,“随”开始由动词转化为伴随介词。
(二)伴随介词→经由介词
跟随别人,跟随者一定要沿着被跟随者的线路行进,这样一来,“跟随”与“顺着、沿着”之间便有了相通之处。二者之间的转化在上文所列“随”的第二种类型里更容易产生。
(21)见一树,随流来下,脱衣入水,泅截接取。(《生经》卷三)
(22)(赤松子)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搜神记》卷一)
(23)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搜神记》卷一)
例(21)至(23)中“随”的宾语是“流、风雨、烟气”等具备路线变化的动态事物,“随”的“跟随”义有所减弱,强调的是动作经由的路线。可以说,其中的“随”已经处在“跟随”向“顺着、沿着”的转化当中。当“随”所带宾语变为静态事物,不再具备动作行为的能力,那么“随”的“伴随”义则完全消失,“随”就变成了引进动作经由路线的介词。例如:
(24)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三国志·魏志·东夷传》)
(25)愚欲使刺使二千石躬自履行,随地垦辟。(《南齐书·徐孝嗣传》)
(26)灵期乃将数人随路告乞。(《高僧传》卷十)
(27)曲饼随阡陌比肩相布。(《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
(三)伴随介词→凭据介词
跟随别人,跟随者不能违背被跟随者的线路,被跟随者的线路如果有变化,跟随者也得照着变;换言之,被跟随者的线路是跟随者行进的依据。故而“跟随”与“凭据”之间也具备了可以转化的因子。这种转化在“随”的宾语为无生命的动态事物时表现更加明显。
(28)如以天实取龙,龙为天用,何以死蛟为取之?且鱼在水中,亦随云雨蜚,而乘云雨非升天也。(《论衡·龙虚》)
(29)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释名·释船》)
(30)大鱼覆船,尽吞商人。贫人随风得岸,还其本土。(《六度集经》卷四)
(31)有一小龙长五六寸许,随水来出。(《高僧传》卷九)
上几例中“随”的宾语都是动态事物,把“随”看成伴随介词固然没错,但是如果把它当作凭据介词也能讲得通。再看下面的例子:
(32)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说文·叙》)
(33)贫穷不能自赡者,随口给贷。(曹操《赡给灾民令》)
(34)虽复二施等于前,五大陈于后,三十四问参差异辩,方便劝引各随意答,举要论经不出两途。(《高僧传》卷七)
(35)虽至公于四海,而运实时来,无心于黄屋,而道随物变。(《南齐书·高帝纪下》)
(36)余按: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随读改,未必一如阚氏之说以穷通损字也。(《水经注·颍水》)
由于“随”的宾语不再具备动作行为的能力,“随”的动词义显然更加虚化。“语法化的开始阶段是语义的重新调配,实在的意义减弱,得到加强的是较抽象的意义、在当前说话环境中比较显著的意义、跟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有关的语义。”[5]例(32)至(36)中,“随”的“跟随”义已经大大减弱,突出的是“依据”义,可以说已经完成了由伴随介词向依据介词的转化。
(四)听从动词→任随介词、凭据介词
如果是跟从某人,就意味着跟随者丧失了选择路线的可能,其行为处于被动状态,只能依据被跟随者的路线而行动;如果是听从某人,就意味着听从者附和他人,任他人为所欲为而不干预;所以,“随”又引申出“听任”义来。例如:
(37)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害乎?”(张守节正义:“随犹听也。”)(《史记·魏世家》)
(38)天至明矣,人君失政,不以他气谴告变易,反随其误,就起其气,此则皇天用意,不若二贤审也。(《论衡·谴告》)
东汉以降,这种用法的“随”多开始出现在“随N+V”格式中。例如:
(39)虽衣食不供于身口,奉养圣众,随家所有,菜糜草席,不忽一日。(《六度集经》卷三)
(40)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则验,随事轻重,当时即决。(《洛阳伽蓝记·城北》)
(41)下官家故可有两娑千万,随公所取。(《世说新语·雅量》)
(42)王别于城内供五六千人众食,须者则持本钵往取,随器所容,皆满而还。(《法显传》)
(43)随米多少,皆平分为四分。(《齐民要术·笨曲并酒》)
例(42)和(43)为“随……皆……”,即“任凭……都……”,“随”的“任随”义加强。
随着这种句式的广泛应用,特定语境使“随”的“听任”义减弱,“任凭、任随”义得到加强,“随”因此变成了任随介词①这类介词表示的是“无条件”这样一种语义, 也有学者称为“任由介词”.。
这种用法也可用“任”表示。例如:
任瓮大小,依法加之,以满为限。(《齐民要术·作酢法》)
此外,有少数表示依据的“随”是由表示“听从”义的动词“随”虚化来的。
跟随别人,如果表现的不是在具体的“线路”上,而是在抽象的“意见、建议”上(或者说用“意见、建议”隐喻“线路”),“随”的语义就发生了引申,表示“依从、听从”。例如:
(44)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億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荀子·儒效》)
(45)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战国策·秦策五》)
(46)故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韩非子·解老》)
(47)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向若阺隤,唯其人之赡知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汉书·扬雄传下》)
“随”的这种用法中古仍见:
(48)随大家教,即杀其儿。(《六度集经》卷二)
(49)但当随师所语,掘作深坑而生埋之。(《太子慕魄经》)
当“随”所跟宾语不再是人的建议,而是事物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情况就会成为依据的一个客观标准,“随”的“听从”意味进一步减弱,“依据”意味进一步加强。例如:
(50)道士去者不闻圣典,吾为衰乎。各随所宜,求索饮食,以供道士,请留此山。(《六度集经》卷三)
(51)帝欲游观东西南北,意适存念,金轮处前,随意所之。七宝皆然,飞导圣王。(《六度集经》卷八)
(52)凡有一事,辄是一罪。随事轻重,司命夺其算纪,算尽则死。(《抱朴子内篇·微旨》)
(53)按《易内戒》及《赤松子经》及《河图记命符》,皆云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抱朴子内篇·微旨》)
(54)随其高下广狭,东、西、北三方所扇,各与树等。(《齐民要术·种榆、白杨》)
以上5例“随”的动作意味已经消失殆尽,成了纯粹引进凭据对象的介词。
我们分析了“随”从行为动词到伴随介词,再到经由介词和凭据介词,以及任随介词的虚化过程。洪堡特在论述汉语的语法结构时曾指出:“所谓的介词,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说,要想更好地把握它们的用法,最好是从它们原有的实体意义出发,而不是把它们当作语法标志。”[6]可以看到“随”的各种介词用法都是以它的本义为基点发展出来的。“随”的虚化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三、余 论
中古时期有很多介词都可以跟“随”对举,如“与”、“逐”、“依”、“傍”、“向”等,尤其在诗歌里。例如:“色随夏莲变,态与秋霜耋。”(沈约《长歌行》)“履迹随恩故,阶苔逐恨新。”(何楫《班婕妤怨》)“松色随野深,月露依草白。”(鲍照《过铜山掘黄精》)“随山疏濬潭,傍岩艺枌梓。”(谢灵运《述祖德诗》)“石衣随漏卷,水芝扶浪舒。”(萧纲《玩汉水》)“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子夜四时歌·春歌》)
中古汉语的其它介词也有类似情形,即用法多样,不确定,这与当时语言发展的时代背景有关。许多介词在中古正处于动词向介词的转变当中。具体到某个动词,由于它往往隐含着多种虚化因子,究竟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还不确定,所以出现了一词多用的现象。但是在这些用法里面,总会有一两种用法占上风,由于词汇系统的影响、制约,其它劣势的用法逐渐减少,最后消失殆尽。比如引进对象中古主要用“从”,“随”作为“从”的同义词也发展出了此用法,但用例极少:“后梦卓夜中随鸾索此物,鸾不与之。”(《洛阳伽蓝记·城内》)“时十二月,帝患寒,随兆乞头巾,兆不与。”(《洛阳伽蓝记·城内》)
在我们调查的语料中,“随”引进对象目前仅有这两例,并且带有一定的动词性。还没等到“随”的这种用法稳固下来,它就被势头越来越强劲、用法相同的对象介词“向、对”所排挤了。
与其它介词相比,“随”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单用少见,多用“随着”。单用时多是仿古用法,如“随机应变”,且中间多用“而”连接,如“随风而逝”、“随遇而安”等等。可见“随”字仍然有一定的实义。
汉语的发展中存在“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凭据介词”的语法化过程,例如“从、循、逐、沿”等。现代汉语方言中也有用同一种形式表达伴随动词、伴随介词以及凭据介词的现象。例如福建平和方言里的“趁”,既可表示“随同”、“沿着某路线行走”,又可表示“依据”、“利用条件或机会”[7]。至于这一演变形式是否反映了一种类型学的特征,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1]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修订本.北京: 语文出版社, 2003: 427.
[2]何乐士, 敖镜浩, 王克仲, 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 543.
[3]王海棻, 赵长才, 黄珊, 等.古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28.
[4]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271.
[5]沈家煊.导读[C]//Hopper P J, Traugott E C.Grammaticalization: 语法化学说.沈家煊, 导读.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F31.
[6]威廉·冯·洪堡特.论汉语的语法结构[C]//威廉·冯·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 译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37.
[7]庄初生.闽语平和方言的介词[C]//李如龙, 张双庆.介词.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 139-156.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Verb Sui (随)
WU Bo
(Periodical Press of Academic Journal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China 321004)
It is well known among Chinese linguists that the using of the preposition Sui (随) started in Pre-Qin Dynasty.In fact, there were only a few examples of using Sui (随) as preposition in the Western-Han Dynasty.As the pattern “随+ Noun + Verb Phrase” (“随 N + VP”) was widely use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Sui (随) from a verb to a preposition began: in some examples, Sui (随) grammaticalized from a comitative verb to a comitative preposition, then to a preposition, which gained the function of showing via and evidence; in other examples, Sui (随) grammaticalized from a verb which means obedience to a preposition for convenience, few of them grammaticalized to a preposition of evidence.
Sui (随); Verb; Grammaticalization; Preposition
H109.2
A
1674-3555(2012)04-0042-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2.04.008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刘慧青)
2012-03-28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05N96)
吴波(1969- ),女,水族,贵州都匀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