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2012-09-14何荣芬
何荣芬,仇 君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药剂室,重庆 400080)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为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笔者将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发病时间均不超过48 h,首次发病,经多普勒彩超显示均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其中男68例,女 52例;年龄 60~82岁,平均(72.6±7.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50 mg×100片,批号为090108)100 mg口服;维生素E(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0.1 g×60 片,批号为 090120)0.1 g,每日两次,口服;维生素 C(哈尔滨集团制药总厂,规格为50 mg×100片,批号为090116)50 mg,每日3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10 mg×7片,批号为081225)20 mg,口服。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月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
1.3 评估指标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程度运用斑块积分法判断,轻度:斑块积分总分为 1.1~5.0分;中度:斑块积分总分为 5.1~10.0 分;重度:斑块积分总分为大于 10.0 分[2]。改良 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总分大于60分为良;60~41分为中,有功能障碍,稍依赖;不超过40分为差,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分值越低表示自理能力越差[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s)
注:TC为血清总胆固醇,TG为甘油三酯,HDL为高密度脂蛋白,LDL为低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C TG HDL LDL治疗前6.51 ± 2.14 6.66 ± 2.21治疗后6.37 ± 2.04 4.47 ± 1.85△治疗前1.87 ± 0.55 1.92 ± 0.61治疗后1.79 ± 0.45 1.62 ± 0.43△治疗前0.61 ± 0.23 0.63 ± 0.22治疗后0.62 ± 0.22 0.60 ± 0.19治疗前3.81 ± 0.89 3.76 ± 0.82治疗后3.62 ± 0.72 2.68 ± 0.69△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斑块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n=60,±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斑块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n=60,±s)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1。
斑块积分(分) Barthel指数(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5.25 ± 0.97 5.38 ± 0.85治疗后4.52 ±0.75#3.78 ± 0.68#△治疗前35.32 ± 8.53 37.79 ± 8.61治疗后51.54 ± 12.44#77.90 ± 21.74#△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内外脂质(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构成,任何一种成分的减少均可导致斑块体积减小。本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阿托伐他汀6个月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斑块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阿托伐他汀长期应用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患者预后。有颈动脉重度狭窄的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明显增高,有溃疡斑的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性比无溃疡斑者增高7倍。阿托伐他汀除了调脂作用外,其非调脂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与之相关的临床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4]。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全合成的羟基戊二酶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降低HMG-COA还原酶活性而减少胆固醇合成。阿托伐他汀可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而增加受体数量,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5]。他汀类药物具有上调一氧化氧(NO)合成酶,抑制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黏附分子、炎症相关化学因子和增殖因子的作用;可通过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缩小斑块内脂核,减少斑块表面张力,增加内皮细胞,加固斑块纤维帽。他汀类药物可减少某些与细胞间传递有关的蛋白质以及与炎症有关的蛋白质异丙烯化,干扰黏附因子的表达和作用,干扰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表达。他汀类还可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抑制凝血酶生成,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降低血小板活性,减少血栓形成,因此可减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在兼顾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上,他汀类可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长期控制在目标值内,可更有效减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风险,在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 -7.
[2]周志鸿,郭遂怀,郑凤霞.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5):50-51.
[3]袁东运,林朝阳.高压氧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5):335-337.
[4]吴志坚,徐雄鹰,陈宏才.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0,19(17):15 -16.
[5]冯 艳,袁丽品,徐长水,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稳定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效果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2011,10(5):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