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012-09-13周漪清潘美意江门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江门59000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009
周漪清,潘美意(.江门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江门59000;.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009)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周漪清1,潘美意2
(1.江门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江门529000;2.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高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就强。在大学生中普及信息素质教育,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并且能够迅速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在全社会普及信息素质教育,能够迅速提升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信息;信息素质;创新能力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着,但我们是否明白,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什么信息是最重要的,什么信息是不重要的,什么信息最紧要,什么信息不紧要。在当今网络技术发达的环境下,人们又应该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及时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获得的信息来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一词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即有“信”字的出现,“信”常可做消息来理解。作为日常用语,“信息”经常指“音讯,消息”的意思.但至今信息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通常将信息理解为以下几种含义。
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运动作态的表征。
信息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与信息相关的资料、图片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二、信息素质的概念
信息素养或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IL)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在提交给全美图书馆学和信息学委员会(NCLIS)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将之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原始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IL主席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有关IL的权威报告对IL的定义是至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在需要时能够识别、查找、评价和有效地使用信息”。近年来,随着各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快速增长,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针对此情况,国内外许多高校图书馆策划启动旨在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培训计划。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信息素质认识的不断深入,信息素质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展,对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在IL主席委员会发表的同一份报告中就系统地论述了IL对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报告认为在一个对信息和技术高度依赖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对个人和社会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IL教育,对学校而言,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校科研实力。
对图书馆的意义:实施IL教育,承担起部分教育职能,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图书馆自身形象,使学校图书馆向教育图书馆和学习型图书馆转变。
对师生的意义:IL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一部分,信息素质对个人生活、择业、学术科研等各个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
信息素质的内容有多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概述,信息素质教育大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1]。
五、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人们革旧创新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而信息素养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习者主动获取各种信息的意识,提高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能力,遵守信息道德,构建终身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源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创新能力与信息素质教育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源动力,创新能力的强弱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竞争力,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创新能力正不断提高,为了把我国培养成创新型国家,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作了题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讲话。报告指出: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2006年,我国数学研究综合实力排名居世界第四,化学研究综合排名居世界第六,地学和计算机科学综合排名居世界第七,物理研究综合排名居世界第十,纳米科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研究等一系列原始性创新突破,在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等方面均有重要进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发明是人类创新活动的主要表现,人们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发明创造的劳动成果,汤姆森路透集团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2011年中国将在专利活动中居世界领先地位,年度专利申请总量将超过日本和美国。这份名为《专利在中国II:中国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报告指出,2003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的专利总量年增长率为26.1%,而美国的年增长率只有5.5%。即使在世界专利增长率最低2008年,中国的专利数量也增加了18.2%,同年日本和韩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却分别下降1.3%和1.1%。2009年,世界各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数量在下降,中国却保持了8.5%的增长率,这些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跃升为高科技国家,已具备了全球竞争实力。
全世界的发明创造成果的90%-95%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查找到,许多成果仅以专利文献的形式公布,而在其他科技文献中查找不到[3],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科技信息素养,据统计,世界上的科技信息的80%首先在专利文献中出现,善用专利信息,可以减少60%的研发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因此,对科技人员来说,能够及时地查找到所需的专利文献或有关的科技文献,不仅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开发,减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创新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创新的成果在不断地增多,人的信息素质与创新能力成正相关的关系[4]。
七、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在这里,本文引用了文献[1]的调查数据,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多种,包括与同学老师交流、使用搜索引擎、直接去图书馆或访问图书馆网站、专业网站(如论坛、博客、专业协会网站等)、专业数据库(如期刊网等)、询问参考馆员等。有效地通过这些途径搜索信息是信息素养的核心问题。
问卷调查情况如图2所示[4],受访人使用最普遍的是搜索引擎,占总调查数的86.3%,其次与老师同学交流占68%,使用图书馆也是比较常用的途径,占53%。相对而言,专业化的途径比较少同学选用,使用专业网站和专业数据库的分别只占51%和38%,这表明网络和图书馆的专业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造成部分资源浪费。
在查找与专业相关的问题时,除了一成的同学首先询问周围的人,余下的九成对象第一步都使用不同类型的搜索方式。57.3%的调查对象是直接把想到的句子或词输入到搜索引擎框;24%使用专业数据库,输入想到的检索词,必要时候进行组配;只有8%的对象会先查阅相关工具书,确定检索词,得到相应术语后再进行检索。这一方面说明使用搜索引擎已成为受访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反映受访人信息搜索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分析所搜集到的信息时,54%的对象只通过浏览摘 要信息以做出基本判断,阅读搜索的到的内容的有38.9%,会查看来源并从发布者权威性角度来取舍的只有17.7%,而会思考探讨信息是否合适的只有5.8%,如表1所示[1]。
表1 分析信息方法分布情况
由于信息搜索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全面,只有9%的调查对象在大部分时候对信息检索得到的结果很满意,甚至绝大部分的硕士生不能达到90%的满意率。50%的同学反映自己能熟练地检索信息,但是有时还是得不到需要的信息,说明调查对象确实有为提高信息搜索能力的积极行动,但是可能缺乏技巧的培训而与需要的信息擦肩而过。29%觉得满意度有50-60%已经不错了。不太满意和十分不满意的同学所占比例较低。
而在交流和表达信息时,选择面对面交流或即时通讯工具的都占了受访者的七成,说明大部分对象倾向于便捷快速的互动。总共约三成的受访者使用网络工具发表个人观点,如发表文章或微博。比较遗憾的是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只22%,不足1/4,表明受访者对于信息的使用深度不够。
结合以上调查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信息搜索及分析能力比较平均,而且能够满足日常应用的需要。但是对于研究型的学者来说,仅仅停留在能够应用的水平上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能力来满足专业研究的需求。
在信息道德及伦理方面,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70%的对象认识到有些秘密是不能说的,尤其是自己群体的隐私,这表明个人在群体里还是比较有安全感的,需要关注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1]。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应制度的占调查人数的12%,这意味着88%的对象不知道怎样保护知识产权和不了解相应制度,这有双重危害:一、88%的大学生为了自己的信息需求对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二、88%的大学生在拥有知识产权后不懂得怎样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脑力成果,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拥有知识产权的,体现了信息使用过程的混乱,尤其严重的是,过半数的受访者承认并不能自动抵制不健康的信息。这对社会而言是一个很恶劣的信号,是信息道德的沦丧的表现[1]。
数据显示,有30%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希望得到专业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的教育或培训,23.6%则希望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希望接受到网络信息查找技巧和数据库检索和使用方面的教育或培训的调查对象也不在少数。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深化信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大部分建立在对专业知识的追求上,有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总体而言,受访者对信息素养都有比较好的认识,并且使用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能够搜索和使用信息。但效率和使用深度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主要是因为其得到的培训不足而导致缺乏使用信息的技巧。
八、结论
当今普通大学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以及实际的应用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受访者对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有着迫切的期望。而信息专业人员可以做的是使大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更加专业化和提高搜索的技巧以使之符合专业研究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认识和信息道德素质是信息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因此,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资源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网的教育和的宣传作用,因为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里,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高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就强。在大学生中普及信息素质教育,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并且能够迅速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在全社会普及信息素质教育,能够迅速提升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1]唐艳春、欧瑞祥、杨华.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http://www.lib.scut.edu.cn/index.jsp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1:192~193.
[3]唐艳春.web2.0环境下的科学研究.http://www.lib.scut.edu.cn/index.jsp
[4]邓要武.《科技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G40-057
A
1006-5342(2012)04-0030-03
201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