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型仪与手工试管法检测血型的比较研究
2012-09-13田艳侠
田艳侠
北京市仁和医院检验科,北京 102600
血型鉴定错误会使患者在输血治疗时产生严重的输血反应或溶血现象,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准确的血型鉴定是临床用血安全的保障[2]。应用传统的手工试管法检测血型,检测过程易于出现人为差错和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并且无法进行批量检测,操作较为费时[3],结果不易观测保存,不能够满足临床大量用血需求。全自动血型仪弥补了传统手工试管法检测血型的不足,其优势尤为突出。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 861例患者应用全自动血型仪与手工试管法血型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液样本
选取我院大量失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有输血需求的患者1 861例,年龄13~78岁,用75%的酒精消毒左手无名指指腹,待干,根据手指表皮的厚度用自动采血笔以足够深度刺入,自然流出足量血液并进行测定。所有患者均取血液样本5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进行抗凝处理。用血量大时批量检测,用血量小时单独检测。
1.2 试剂
抗-A、抗-B定型血清(长春博德生物公司生产);抗D血清(ALBA clone公司生产);标准A血球、B血球(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仪器设备
强生Auto Vue Imnova全自动血型仪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LDZ5-2 医用离心机 (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生产),10、40 μL 微量加样枪各一只。
1.4 手工试管法
正定型:使用前血液样本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自行配制5%的ABO细胞悬液,取20 μL红细胞悬浊液,加入50 μL抗-A、抗-B、抗D血清,3 000 r/min离心5min。反定型:标准A血球、B血球加入50 μL样本血浆,3 000 r/min离心5min。显微镜下肉眼观测,有凝集效果的为反应阳性,呈散在游离状态为反应阴性,判读患者血型。
1.5 仪器法
样本制备,正定型:抗-A、抗-B、抗D血清50 μL中加入20 μL 5%的红细胞悬液;反定型:标准A血球、B血球加入50 μL 样本血浆;Rh(D)血型测定:加入 50 μL 抗 D 试剂和5%红细胞悬液20 μL。待检样本用振荡仪震荡30 s,20℃下孵育10 min后1 000 r/min离心1 min,红细胞悬浮后静止1 min,在Auto Vue Imnova全自动血型仪中加入待检血液样本和试剂,批量检测血型,全自动血型仪自动生成检测结果。若结果可疑[正反不符或Rh(D)阴性],血液样本送血型室,用血型血清进行复查[4-5]。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数值数据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自动血型仪与手工试管法定型结果比较
两种方法血液样本定型结果基本一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血型检测正反不符及可疑样本送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血清学方法复检检测结果,发现手工试管法判读错误26例 (A型错误10例+B型错误3例+O型错误10例+AB型错误3例),3例可疑样本复检后证实一次判读正确 (29例可疑样本中经过复检证实一次判读正确3例),仪器法判读错误或无法判读者仅为4例(A型错误2例+B型错误2例),由加样操作错误引起的患者血型检测正反不符者9例;患者自身有严重溶血者2例,严重脂血者3例,检测结果均呈现出假阴性;由红细胞亚型引起的正反不符者9例(A2 型6例、A2B型3例),由红细胞上抗原较弱或血清中抗体较弱引起的正反不符者3例;孵育后患者冷凝消失者5例;Rh(D)阴性仪器法判读,一例结果为1+,经实验室复查证实为弱D型。
表1 两种方法血液样本定型结果比较(份)
2.2 全自动血型仪与手工试管法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
试管法与仪器法检测血液样本,其检测结果判读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血型鉴定方面均较为可靠,仪器法的误定率则更低,仅为0.21%。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
3 讨论
血型系统主要是指由红细胞表面抗原所决定的血液抗原类型,包括ABO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等。临床上重要的血型检测主要针对的是ABO及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的判读依据是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和血清中所含抗体常分为四个类型:A型血者是指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B型血者是指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而AB型血者是指红细胞上有A、B抗原,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红细胞上既无A抗原也无B抗原,只有H抗原,血清中有既有抗A抗体又有抗B抗体的者为O型血,并且ABO血型系统分别由其各自的亚型,如A1、A2、B1 等亚型。Rh(D)血型则依据的是红细胞表面的D抗原,红细胞上有D抗原,并且可与抗D血清发生凝集者,称为Rh(D)阳性,反之成为阴性;同时Rh(D)血型系统还含有弱D和不完全D抗原,接受正常D阳性红细胞仍有可能产生抗D反应,因此临床上常将其作为阳性对待,如果Rh(D)阴性的受血者接受了Rh(D)阳性者血液后,可产生免疫性抗体,如再次输受Rh阳性血液时,可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ABO血型检测常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定型(细胞试验)、反定型(血清试验)鉴定ABO血型,通过两次检测判读用血者血型有效地降低了误判率。传统手工试管法与全自动血液仪的操作原理均为采用凝集实验检测用血者血型,强生Auto Vue Imnova全自动血型仪主要是应用玻璃珠凝集技术,将红细胞定量加于凝柱顶端与试剂发生反应,未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珠到达底端,为反应阴性,而凝集的红细胞悬浮于玻璃珠顶端,为反应阳性。
本研究中分别应用全自动血型仪及传统手工试管法检测了1 861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并且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检测结果准确率更高,为99.7%,这与邓曦[6]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仍存在判读错误的情况,其误定率为0.21%。由于患者血型错误输血所产生的危害是致命的,应有效改进用血者血型判读方法,保证判读正确率。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引起的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反应不明显,易于误判为阴性反应[7]。Filipowicz等[8]认为稀释后待检者红细胞悬液的浓度为3%~5%时,红细胞浓度较为合适。本研究中红细胞悬液的浓度取其高值为5%,但仍有3例患者显现出红细胞上抗原较弱或血清中抗体较弱的现象,参考患者病历时发现该3例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笔者认为其原因应为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所致,排除患者自身因素,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血型的优势尤为突出。研究结果显示加样错误会引致用血者血型鉴定错误,何永勋等[9]认为,全自动加样仪能有效防止人工加样造成的错误,并且应用传统手工试管法易于出现笔误、试管标识错误等非技术性原因造成的血型判读错误。并且血型仪对于患者红细胞表面抗原亚型鉴定更有优势,手工试管法将A2 亚型6例误判为O型,A2B型3例误判为B型,而血型仪全部判读正确;两种方法对于Rh(D)血型的鉴定结果一致,仪器法判读出1例弱D用血者,符合率为100%,以往的血液检测常用传统手工试管法,该方法是交叉配血试验中最基础的实验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结果主要是以肉眼或显微镜下观测获得,受观测者主观因素及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且结果不易判读,待检样本含量大时,耗时长,常满足不了临床用血需求。而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过程完全自动化,操作流程简单、检测过程易于标准化,避免了人为因素的误差;并且血型仪有拍照功能,可直观的保存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仪器检测血型速度快,使用该仪器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样有所提高;同时血型微量化检测具有节约大量昂贵抗血清的功能。笔者认为应用全自动血型仪进行临床血型判读,并且在加样时应用全自动加样仪能有效地提高临床输血安全,适宜加大推广力度。
[1] Neasham D,Sifi A,Nielsen KR,et al.Occupation and risk of lymphoma: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EPIC) [J].Occup Environ Med,2011 Jan,68(1):77-81.
[2] 林武存,赵树铭.应用输血新技术提高输血安全性[J].重庆医学,2007,3(24):2471-2472.
[3]Díaz FB,Pérez Benavente MA,Cabrera-Diaz S,et al.Change in clinical management of sentinel lymph node location in early stage cervical cancer: the role of SPECT/CT[J].Gynecol Oncol,2011,120(3):353-357.
[4] 马贵明,费荣.POSEIDON数字血型仪在ABO正反定型及Rh(D)不规则抗体筛选中的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4(2):58-59.
[5] 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95.
[6] 邓曦.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在ABO血型定型中的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4):235-236.
[7] 董立君.批量检测ABO血型错检原因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721-1722,1725.
[8] Filipowicz EA,Ventura KC,Pou AM,et al.FNAC in the diagnosis of recurrent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of the forehead:a case report[J].Acta Cytol,1999,43(6):1177-1180.
[9] 何永勋,李国美,张利华,等.微量ABO反定型手工与全自动加样扫描结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