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

2012-09-12潘凌王国锋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名校公开课

潘凌 王国锋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

潘凌 王国锋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公开课的建设与发展是当下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程可以给我国公开课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而实际上,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程业已极大地影响到了我国的公开课建设.那么,我国目前公开课建设现状如何?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对我国的公开课建设又有怎样的影响和借鉴?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网络公开课;共享;管理体制

公开课是常见且重要的教育和培训形式,从广义上来看,指的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课程展示行为,带有课程教育和课程展示的双重意义.它具备了基本的教学功能,同时兼有展示性、交流性和探讨性的目的.一般来说,公开课的参与主体是多元的,既有教师与学生,还可能有其他教师、领导、专家、学者等.①王琳、栾开政等:《MIT开放课程的评价及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第5期.

公开课起源于西方教学体系,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尝试这一教学和交流模式,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猛,建立了从幼儿教学到高等教育、从员工培训到专业课程等一系列的公开课体系与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公开课属于外来事物,且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以及专家化、精英化职业培训模式的逐步推广,我国的教育正逐步朝着开放式、交流式、研讨式和自主式的方向转变,而公开课便是这一转变过程中重要的载体.在公开课模式中,更多的思维和教学模式可以被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与课堂模式可以被尝试和运用,课堂的开放性与交流性也增强,因而公开课的建设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这一方面,西方的高等学府发展已十分成熟,也有大量经典课程公诸于世,不仅如此,网络教学在西方教育体系中也十分发达,甚至有"家中念名牌大学,家中上名家课程"这一概念和模式的出现,基于多年的发展,国外网络公开课资源十分丰富与详尽,仅在2010年,美国一类高校的网络经典课程数量便超过7200门,海量的公开课资源给予了教师和学生丰富的素材和思维激发动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学的发展.②王斌:《开放型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从这一层面来看,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程可以给我国公开课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而另一方面,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程也正在对我国的公开课发挥极大影响作用,相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国公开课的发展现状

我国公开课最初源于一种研讨性和教学展示性的模式,当中"表演"的成分比较浓厚,一般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的推进以及过程中的提问、回答等都早有充分的准备,模式化很重,灵动性十分不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公开课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场的互动性和临场发挥逐渐成为主流,这更有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开课系统,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一批精品课程,这对教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①王春玲、姜春玲:《国外精品网络课程对现代教学的冲击》,《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第1期.从政府层面来看,为高校的公开课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分级考核评定系统,相应的有市级、省部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等公开课评定系统,这对于公开课的标准化与系统化以及对精品课程的保留与深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公开课的级别划分和管理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公开课系统划分表

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我国目前的公开课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公开性与传播性严重不足

公开性是公开课最基本的特征,但是公开的程度却因地而异,西方许多高校的公开课都实现了"广义上"的公开,即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公开课的教学资源,通常载体有录音、视频、图片、文字记录等多种形式.具体到我国,公开课的公开性却比较狭隘,基本局限于课程进行时的公开性,即对当场参与者的公开,而普通人群要想获得这些公开课的相关资源,尤其是专业性和研究性很强的精品公开课程资源,却十分不易.目前我国的高校基本都有一批保留精品课程,而往往本校甚至本专业的学生对这些课程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详",②涂全波:《现代网络公开课建设初探》,《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这种尴尬的处境折射了我国目前公开课建设的重大弊病,即公开性和传播性的严重不足,大量的精品课程被束之高阁,成为各个高校装点门面的摆设,甚至最终流于形式.这与公开课传播、研讨与交流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也严重阻碍着我国公开课的公众参与度和进一步发展.

2.与网络时代背景缺乏结合性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包括教育教学在内的诸多学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变革,在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变得极大丰富,包括课件、多媒体资源、图书、专业资料等教学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另一方面,教学双方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系统,凭借网络系统良好的交互性和便捷性,教学各方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获得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加高效的沟通与交流.③曹卫真:《地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的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在与网络技术的整合方面,我国的公开课建设也显得十分不足,没有跟上网络教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节奏.一方面,公开课的资源没有与网络实现互动,一般来说我国的精品公开课资源是难以通过普通搜索引擎搜索到具体核心内容的;另一方面,精品公开课的完善与不断更新发展也没有和网络机制良好的结合起来,使用者无法通过网络获得公开课资源,而公开课也无法通过网络接收到改进与发展的建议和意见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网络技术的中介效应被人为阻隔,不仅不利于公开课的传播,也不利于公开课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也使得大量的公开课无法与外界社会进行不断的交流,丧失了许多进一步发展和更新的良机,出现了许多公开课"数年如一日,没有丝毫进步"的景象.④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调查分析与反思》,《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3.公开课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公开课在传播和与网络技术结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除了课程理念和教学思维的影响之外,也和我国公开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精品公开课属于高校的智力研究成果,许多人员投入了大量心血,具有一定的知识版权性质,而如何将这些资源拿出共享,必须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和运作体系才可以实现.在这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且权威的全国性公开课管理系统,对全国海量的公开课缺乏一个宏观上的统一管理与调配,课程资源的获取也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与获取途径规范,这使得各个高校之间的公开课建设难以实现联动,而对于公开课定期的考察与考核,课程的更新于发展等,也都缺乏明确的规定与制度.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公开课的自身发展,也不容易为社会所用.管理体系与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我国公开课建设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之路.

二、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特点

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是目前教育教学,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甚至有学者认为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出现与不断推广掀开了高等教育全新的篇章,未来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目前,包括耶鲁、哈弗、剑桥、早稻田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诸多名校都通过自身的网站或者信息资源库发布可供外界免费下载使用的公开课程,这些课程涵盖广泛,从天文地理到数学语言文学,其内容可谓无所不包.课程的内容也深浅不一,从入门的基础性课程到专业化的深度研讨都有涉及.这些课程的出现,正在彻底改变全球的教学模式,全球兴起了"淘课"一族,通过网络手段获取各个高校的精品公开课资源,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打破高校之间的间隔与学术壁垒,使自己获得更加专业和精尖的教学资源.

从总体上来看,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数量众多,分类精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掀起公开课网络化的先行者,其于2001年对外公布,计划用10年的时间将学院的所有精品课程以公开课的形式在网上发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数量已极大丰富,麻省理工、耶鲁等一流高校发布的公开课资源都在4000门以上,大量的精品课程涵盖了几乎所有学科.除此之外,这些课程的划分也十分详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引导性链接十分方便地查找到需要的课程资源.

2.与网络信息技术高度整合

与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的高度整合是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特征.通过与基本网络、无线网络、wifi接入热点和可移动数字传播等技术的整合,外部用户可以在任何具备网络接入能力的地方浏览与获取这些课程,利用手机、电脑、PDA等移动终端,可以在任何地方观看这些课程资源.候车、乘地铁时,睡觉之前,午休间隙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点和时间都可以用以学习相关课程,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可传播,这些都极大地推动者国外公开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也方便着用户的使用.

3.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

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的获取模式主要有付费与免费两种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对此有十分完备和严格的管理体系,而对于各个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比较完备的规定,英美德法日等国也都相继出台了针对公开课程网络传播的管理法律法规.例如,美国的《电子课程管理章程》明确规定,对于免费发布的公共课程资源,用户不得进行再次加工及用于商业用途;英国的《信息化数字资源管理规范》则规定了公开课程资源等级划分和取费的标准,也规定了发布收费公开课程的单位必须发布相应数量的免费公开课程.总体来看,国外针对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成管理与规范比较完备,有利于其传播和版权以及合理经济利益的保护.

三、借鉴与启发

公开课的根本目的是加强教学的传播与研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而不是作为学术研究装点门面的工具,为此,我国的公开课建设应该积极学习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程,从根本上改变公开课建设和发展的理念,将共享与传播作为公开课建设的主流,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为此,可以参照目前西方院校网络公开课程的模式,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树立全新的公开课理念

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教育界的巨大冲击不仅仅在于名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引入,更重要地是带入了一种全新的公开课理念,那就是---免费、传播、更新、发展.海量的国外名校课程已经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受众产生了明显影响,很多高校学生愿意甚至沉醉于浏览海量的名校课程海洋,从中筛选自己需要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而现实中单调乏味的课程则更加难以吸引其参与热情,对于束之高阁的国内公开课,许多学生根本漠不关心,"从逃国内课到淘国外课"便是西方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公开课的重大影响之一.①王龙、王娟:《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经验评述》,《国外职业教育》2005年第4期.在这方面,我国公开课建设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将知识的传播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作为公开课设立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将其作为评奖评优、学校升级的工具,对于设置的公开课和精品课程,学校应该经过适当的删减修改后,大胆地予以发布和共享,这不仅不会对学校的知识版权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可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使得更多的人了解院校,了解其教学的精华和优秀教学模式.除此之外,通过对外发布与共享,也可以使一些徒有虚名的精品课程得到来自整个社会的评价和检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开课建设的质量,并为其发展提供长久的源动力.

(二)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

正如前文所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是实现我国公开课网络化、共享化的基础与保障,在这方面,我国仅有一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网络技术和网路教学资源飞速发展的现状.为此,我国应该尽快出台针对网络公开课资源的法律法规,并设立相关管理部门,从国家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公开课资源的发布、共享建立一种引导和规范的机制.一方面对用户的下载浏览等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并对公开课资源的发布方收费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公开课的制作与发布都需要相关费用.西方一所名校精品公开课的制作与发布费用在八千到两万美金之间,因而我国也应该完善公开课制作和发布维护的经费制度.政府应予以财政补贴,但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对在公开课的制作与发布过程中的各种收费行为进行规范.虽然大部分课程对用户应该是免费的,但部分极为精尖的公开课程可以适当采取收费行为,而发布公开课的高校也可以通过广告嵌入和设立公益基金等模式来获取相应的经费.

(三)开辟公开课公开传播的途径

在网络传播方面,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程对我国可谓影响巨大---人人网、电驴、美剧之家等主流论坛和BBC社区都有大量的课程资源下载,而在一些欧美数字资源网站,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浏览和下载量甚至超过当红的美剧,与之相伴随的是大量公益性翻译团队的出现,为国内加工压制和翻译大量的国外精品名校课程,整个流程十分系统化,这可以给我国公开课建设很大的启示.我国的公开课也应该参考这种模式,开设专门的网站,定期发布和更新公开课资源,将课程内容以多媒体和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不是再继续局限在对一些课程题目、主讲人、课程大意等表面信息的对外公布.此外,各个高校应该建立专门针对公开课制作、发布、更新、维护的部门并设置相应人员,保证公开课资源的质量与数量.

(四)建立网络互动平台

一堂课程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双向的,而借助于网络技术的双向性和交互性,这样的互动可以更好的实现.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公开课的影响还表现在课程延伸的相关事务,例如,大量国外精品课程论坛和心得交流社区的建立使得广大学习者可以在里面分享资源,并互相交流与探讨,学术气氛十分浓厚.而在国外,各个名校都有专门的网络公开课资源反馈与集中讨论区,高校可以在其中搜集与发现许多问题和见解,其中不乏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对于精品课程的修订与进一步完善大有裨益.由此,我国在自身公开课的建设过程中,也应该设置一个网络互动平台,互动的覆盖面可以增大,面向三个层面,一是高校之间的互动,二是高校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三是用户彼此之间的互动.高校之间的互动,着力于公开课建设与资源发布的经验交流以及各个数据库之间的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高校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则表现为高校为用户发布数字资源,用户则为公开课资源发布者提供意见和使用心得;而用户之间的互动,则应该在网络平台之间构建一个讨论与分享社区,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平台针对各个公开课资源进行分享与探讨,促进对课程的消化与提升.

公开课建设和发展的网络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目前许多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已经使全球的教学形式以及公开课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我国在其中还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位,同时公开课开放和规范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但只要能积极学习和探索,大力借鉴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建设的经验,相信我国的公开课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责任编辑:陆影luyinga1203@163.com)

G434

A

1003-4145[2012]08-0123-04

2012-06-20

潘凌,山东工商学院大外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研究与英语教学.王国锋(1977-),山东淄博人,山东工商学院大外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依托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的外语通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1CWZJ3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名校公开课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赶集挑名校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