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2-09-11王慧慧李向旭关方霞尹姗姗

河南医学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咨询指标体系卫生

王慧慧,李向旭,聂 伟,关方霞,雷 霖,尹姗姗,胡 凯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3)

2006年,河南省启动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及高新技术引进计划,以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高新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河南省卫生技术水平和卫生科技能力的快速提升,即为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简称为5451工程)。为全面考核该工程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制定该工程考核指标体系,现将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做一阐释。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5451工程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及高新技术的依托单位及学术带头人。

1.2 研究步骤

1.2.1 文献研究:搜集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多个数据库关于卫生系统人才考核指标的文献,收集评价的理论框架。

1.2.2 理论模型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结合国内外对人才考核的相关研究和理论框架,最终确定符合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1.2.3 确定咨询专家名单:选择在全国卫生系统有重要影响、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被业内广泛认可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这些专家对创新人才考核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2.4 制订指标及专家咨询: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及5451工程的相关要求,制订考核指标。以专家咨询表的形式向20名专家咨询关于备选指标的意见。每位专家咨询的过程和结果互不干扰。研究中要求专家对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敏感性进行评分,并对待讨论的指标进行修改或者给予是否剔除的建议。

1.2.5 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评价理论模型作为框架,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遴选专家,制定函询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构建指标体系。根据结果进行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关键知情人士访谈,修正指标并赋予权重。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利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多个数据库,以获取本研究所需人才评价理论框架及研究进展。

1.3.2 德尔菲法:采用函询形式,将考核指标发送专家,听取专家意见,并及时修正指标内容及权重。

1.3.3 访谈会:在汇总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召开访谈会,听取各位专家对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中期考核指评标价体系的建议和看法,并针对各位专家对指标的具体意见进行讨论。通过第二轮专家咨询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式进行定义和说明。最后,根据第二轮专家咨询进行指标赋重,确定完善的指标体系。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进行资料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 α=0.05。指标计划量如下:

表1 指标重要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熟悉程度、判断依据等级量化表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所咨询的20位专家在卫生行政管理、医院和高校研究机构等领域工作,其中16名专家从事卫生科研管理工作。

2.2 调查表回收及专家权威程度 本次遴选20位卫生系统的专家和学者,其中第1轮发出问卷20份,回收问卷20份,回收率为100%,第2轮发出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值(CR)来衡量,即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Cs)和专家对指标的重要程度(Ca)作出判断依据等,根据公式计算出CR值≥0.7,表明专家权威程度较高。本研究中专家个人权威系数为0.70~0.91之间,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值为0.80,权威程度较高。

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筛选各项评价指标。根据专家咨询结果对3项评估标准赋予权重,并建立权重集W=(w1,w2,w3)。汇总各位专家各项预选指标评分得到结果。判断指标可选程度,对应分值为7,当评分结果≥7时,指标可选入,否则不入选。

2.3 创新人才工程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由卫生系统专家层层筛选后,确定一级指标6个:经费使用,科研绩效,工作绩效,人才学科,学术兼职及荣誉,其他等。二级指标是将6个一级指标细化为15个指标,按照指标分类确定评分标准和分值。计算公式:总分=经费使用分数+科研绩效分数+工作绩效分数+人才学科分数+学术兼职及荣誉分数+其他分数。

表2 创新人才工程考核指标体系

表2 创新人才工程考核指标体系(续1)

表2 创新人才工程考核指标体系(续2)

2.4 创新人才工程考核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 共筛选创新人才工程总人数337人。其中院士及院士级专家8人,总分排名,第1位总分为3 768.08,第2位总分879.88,第3位总分为488.00。卫生特聘学科带头人9人,第 1名总分为 28 024.00,第 2名总分为2 688.00,第 3 名总分为 1 282.00,第 4 名总分为748.00。卫生科技领军人才总人数为56人,最高分9 868.12,最低分 167.00。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64人,最高分 2 596.20,依次为 2 507.36、2 165.00、2 095.00、2 037.04、1 784.95。

3 讨论

3.1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修改 本研究进行2轮专家咨询,指标体系草案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改。经过对专家咨询代表性差、客观性低的指标进行删减,对有歧义的指标表述和语义表述不清的指标内涵进行修改和补充,并添加对指标的详细说明。

3.2 评价指标的代表性 本研究通过德菲尔法构建科技创新人才考核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内涵清晰明确,便于理解和使用。德尔菲法优点在于对样本量没有特别的要求,仅凭专家对评价指标的理解即可做出相应判断,使用范围广泛。不足在于专家对指标的认识受到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制约[1]。因此,专家的选择影响研究结果,要慎重选择专家。在本体系构建过程中,挑选专家要求熟悉设计指标的实施、考核评估的过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专家的权威性检验说明预测结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2]。调查前与各位专家提前充分交流并及时反馈结果,修正指标体系,使得整个过程顺利开展。

3.3 指标评价的实际应用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现有医学创新科技人才的评价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人才的情况,比较全面、合理、客观反映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人员的实际科研能力、工作绩效、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3]。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单纯是为了考核,关键是将考核结果应用到实践中,把指标考评结果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考核结果及时应用并和评估对象沟通,使考评指标体系不仅限于管理部分的评价,而应同时让被评估对象有正确的自我评价[4],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从而制定及时可行的计划,不断促进创新人才的进步,实现创新人才个人的自我发展及团队的发展。

[1] 张计委,张军,陆海珠,等.全科服务团队分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2,15(5):371-373.

[2] 李享,张璐莹,刘红炜,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2,15(5):423-426.

[3] 王宇明,郭金玲.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引进专家基本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2):49-50.

[4] 庄霞,任旭功,尹爱田.综合医院关键继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4):63-65.

猜你喜欢

咨询指标体系卫生
卫生与健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卫生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