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地产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09-11冯京津

中国房地产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住区养老社区

○ 本刊记者 冯京津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1.13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8.47%。据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测算,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商机大约有4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有望增加至13万亿元。

继商业地产之后,养老地产正在成为各大开发商争夺的热点。尝试养老地产的先行者还在不断增加。一个命题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房地产业介入养老社区,是否能够为中国养老模式提供一种新的范本?无限广阔的未来市场,使得养老地产正在成为又一波地产新浪潮。

无疑,养老地产是相当有前景的,市场需求也是不可抑制的。但是,对于开发单位来说,项目散售模式是很难持续的。散售的结果必然是另一种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也就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那么,项目开发建设完成之后的接收方选择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继众多房企宣布进军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的热潮后,万科、保利地产、首创置业纷纷开始抢滩养老地产,期望从中国社会老龄化率升高的现状中寻找商机。但业界认为,养老地产前期投资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因此现在企业仍处于摸索过程中。养老地产是有前景的,但是要有深入的对于开发建设经营模式的探索。

养老地产是个大蛋糕

在度假、休闲、养生类的地产项目中,养老置业需求尤其受开发商青睐。中国人口红利消退预期的背面,是老龄化日趋严重背景下隐现的商机。养老地产即是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房企,比如保利、万科等多家开发商都提出“养老地产”新主张。保利房地产(集团)副总经理胡在新认为,中国有13%的人是在60岁以上的人群,差不多有1.8亿人,养老地产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监、香港资深社工罗观翠表示,中国人非常喜欢买房产,等老的时候不愿搬进老人院,如果这个小区里面已有为老人服务的各种业务,他们就可一直住在这里,子女也不用担心将来要把他放在老人院里。把养老问题落实到社区内,是一种很好的养老模式。

随着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改变,社会化养老必然成为趋势。而养老地产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契机。市场化养老的突破,最早会在京沪穗深。由于一线城市老人身家丰厚,视野见识广,一胎率很高,小孩去国外或者外地工作的比例很大,空巢老人很多,因此这几年来,广州以及周边养老置业的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旅游地产打出了养老置业的旗号。

相关政策不健全

“调控政策的实施加快了房地产业转型发展,市场进一步细分,新的业态不断出现,老年住区建设无疑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认为。

大量社区缺乏老年服务设施

刘志峰称,当前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国内目前社区养老机构多属于公办社会福利型,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而老年公寓、老年住区等建设刚刚起步,法规政策不健全,概念不清,在开放模式、运行管理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二是老年住区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专业层面缺乏在老年住区发展的长远规划,将老年住区发展居家、社区、社会养老体系缺乏统筹安排,在数量和服务质量上缺乏相应的标准。三是老年住区建设投入不足,对政府而言,由于养老资金不足,主要集中用于基本养老保障和福利型养老机构建设;专门老年住区相对普遍住宅小区开放,配套和设施要求都比较高,开发成本较大;租赁型老年公寓投资期长,没有相应的土地、税收等支持,开发企业积极性不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老年住区规划设计和管理服务不能满足养老需求。尽管现有的标准对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规定很不健全,有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在卫生间、厨房、户外环境设计上,都有一些不利于老人居住生活的因素,大量社区缺乏老年服务设施。更重要的不但硬件建设缺乏,在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软件服务方面也严重不足。

“养老概念”定位不准确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打着养老地产牌的地产项目,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养老地产项目,因为定位的不准确,使得更多项目徘徊在养老地产的边缘地带。它们或是倾向于旅游度假型地产,或是挂着养老养生的名号吸引人投资的商业地产。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开发的旅游地产项目至少有上百个,以高尔夫、海景房、山地、温泉等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住宅、别墅、酒店公寓成为目前旅游地产开发的主要形式。一些地产项目不但打出旅游旗号,还加上了养老的名号,将项目称为“旅游养老地产”。而这一类项目从规划设计上看,很多与养老并没有多大关系,旅游的概念要远远强于养老的概念。

究其原因,还是与养老地产开发的难度有关。一方面,国内养老地产刚刚起步,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另一方面,对于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和周期,开发商还很难算清楚这笔账。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地产迎合老龄化的趋势,打出养老的名号,却无养老之实,实在也不难理解。

“老年住区的问题,既有解决老年人在哪里住的问题,又有采取何种方式养老的问题。因此,老年住区与养老地产,既是房地产业的重要业态,更是养老产业的重要部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透露,中国房地产协会将专门成立老年住区委员会,这项工作在民政部批准以后将正式启动。老年住区委员会是由从事老年住区研究、设计、投资、开发、经营、管理的企业,金融、保险、医疗等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人士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全国性组织。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逐步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的养老地产体系。他表示,老年住区委员会成立后,还将组织有关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开发企业和保险机构,共同就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年住区的开发建设、复合型老年住区的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我们特别想借鉴像美国等国家的预防养老、房屋置换等经验。”朱中一说。

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了“十二五”期间的老龄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十二五”规划中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于是,更多的开发企业开始相继涌入养老地产市场。

面对养老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房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提醒开发商说,休闲旅游、养老等地产项目有一个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的问题,还要考虑与老百姓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相适应。■

猜你喜欢

住区养老社区
养老生活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旧住区出入口景观改造研究——以南京锁金住区为例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