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过程评价在期刊质量评价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2012-09-11文/陈

中国出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刊物科技期刊期刊

文/陈 波

*本文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技期刊学研究基金(2011年)资助项目“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期刊评价和期刊分类管理研究”(GBJXB1117)成果

一位哲人曾说:“过程是结果的开始和进行,结果则是过程的暂时停顿。没有过程便没有结果,有了结果不能轻视过程。只有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才能得到完美的结果。”可以说,这是对过程与结果的一种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对于期刊的质量评价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和实用价值。如果能在期刊的质量评价与管理实践中采用这一思维方式,将过程评价也作为评估内容,纳入期刊的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这对于补充和完善现行的期刊评价机制、推进期刊编辑部的内部管理、激发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期刊业的繁荣发展不无益处。

一、注重过程评价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行的期刊评价机制

我国现行的期刊评价机制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几年一次的质量检查和期刊评级;二是由图书馆、文献情报部门等专业评价机构发布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估,[1]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各种“核心期刊”和“来源(数据源)期刊”的排行榜,如国内较有影响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等, 已成为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认定期刊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些收录系统采用的是“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海外论文比”、“他引率”、“篇均作者数”、“篇均引文数”、“学科扩散指标”等文献计量指标。虽说,这些指标基本涵盖和描述了期刊的各个方面,但只是一种静态的数据结果显示,对被评刊物的自身动态发展和形成性评价无法体现。值得关注的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迅猛发展,且国际新技术革命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已涌现出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而期刊作为报道学科技术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也随着学科的拓展提升而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在对期刊实施以审定发展成果为目的的质量评估时,应该在注重其结果的同时也注重其发展过程,对被评对象有一个客观的全貌描写。再则,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通过大力推行转企改制,将使我国现有的期刊做强做优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以此来推进我国期刊业的大变革和大进步。[2]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就必须对现有的期刊作出一个科学的考核评价,这种考核评价必须全面系统、客观公正。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动静结合,对被考评的期刊既要注重它现有的静态成果,也要注重它的发展动态,避免因为只看重眼前成果而忽视发展态势以致有失于系统、全面,最终导致不够客观、不够公正的情况发生。因此,很有必要将过程评价作为质量评估内容纳入期刊的质量评价机制,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以更好地为科技期刊业的繁荣发展服务。

二、注重过程评价有助于合理评估期刊的发展态势及发展潜力

我国现有9800多种期刊,由于创刊年限、所处地域的差异,加之学科领域的特点和经济社会需求的不同,不同期刊的办刊规模、发展环境各不相同,综合水平也参差不齐。以科技期刊为例,在4900多种科技期刊中,2011年,有1124种科技期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审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有1998种科技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审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这些入选的优秀期刊,在办刊规模、学术水平以及受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程度等方面,相互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3]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来看,有700多种是1981年前创刊的,这些刊物已有30多年的办刊历史,而在2001年以后创刊,办刊时间只有10年左右的期刊仅70多种入选。[4]大部分新办的期刊由于办刊历史较短,在刊物规模、刊物影响力或文献计量指标上与老牌期刊明显存在着差距。如被期刊评价者极为看中的“总被引频次”,是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它是一个绝对量,所显示的是一种期刊被使用的程度,这个绝对量虽然与刊物所载的论文质量很有关系,但与刊物的总载文量(即历年的积累)也不无关系。[5]办刊历史较短的新兴期刊往往无法与老牌期刊较量。而在某些评奖评优活动中,明确规定总被引频次若低于该学科的刊均平均值,便无缘于精品期刊、优秀期刊的评选。显然,如果仅仅以静态指标作为评选的唯一标准,那就会使一些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符合学科交叉融合方向的新兴优秀期刊失去入选核心期刊的机会,硬生生地把它们排除在优秀期刊之外。因此,在评价期刊时,除掌握被评期刊当前的质量状况以外,还应该探究被评刊物的发展轨迹,了解它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在学科专业中的位置及递进过程,尤其要了解它对专业学科发展所起的影响和推进作用。只有把过程评价纳入期刊的质量评价机制,通过比较评价指标的逐年数据,审视期刊个体在不同时期的质量状况,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期刊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潜力,科学、合理、全面地评定刊物的整体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在良性的竞争中促进新兴期刊的健康成长,激励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业绩,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注重过程评价有助于推进期刊编辑部的内部管理

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000多种来源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前300名的研究发现,[6]排名前300名的期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连续两年入选期刊排名的稳定率仅在70%~85%之间,每年有15%~30%的入选期刊被挤出前300名,同时又有另外的期刊进入前300名的排行榜。事实告诉我们,在科技期刊竞争发展的大环境中,即使是入选的优秀期刊,其学术水平也在上下波动,学科排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是优秀期刊还是一般期刊,类似这样的波动变化,可以说是期刊内部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与期刊的内部管理状况尤其有着直接关系。从某个角度而言,内部管理是期刊的决定因素。期刊的内部管理能力,包括刊物质量的监管能力、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社会资源的利用能力、刊物规模的调控能力、人员资金的调配能力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等等。只要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办刊水平和期刊质量的变化。我们使用的文献计量指标,它既是编辑部编辑出版各个环节工作成效的反映,也是办刊水平与期刊质量变化的晴雨表。

如“即年指标”,是期刊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与期刊所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描述的是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该值越大,说明期刊即时反应速度越快,信息传播越快。“引用刊数”,是指引用所评价期刊的期刊数,所显示的是被评期刊被使用和交流的范围。很明显,如果没有优质的数字化网络出版服务,期刊就很难被又快、又广地引用,上述这两个指标也就不会高。这两个指标高了,正说明期刊在现代传媒手段的使用上走在了前列。可以说这种变动状态是对期刊管理工作的一种持续挑战。而要有效地应对这种挑战,就必须注重过程评价。通过过程评价可以使期刊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动向,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合理地指导期刊发展。对下降的计量指标,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弥补不足;对处在上升中的计量指标,则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促其乘势而上。这样,就可以在推进期刊内部管理的过程中促使期刊各项计量指标稳定增长,使其在期刊业界的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促发展。

四、注重过程评价有助于提升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效能

期刊的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7]而编辑在期刊的发展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知识不断创新、要求日益提高的现代出版业,编辑不仅需要有较强的组稿能力、编校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善于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的编辑工具与查询手段,运用现代办刊模式,深度挖掘作者资源和报道热点,同时为作者和读者提供快捷、方便的网络出版服务。这就要求期刊编辑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热衷于学习掌握编辑出版的新知识、新技能,致力于为科技期刊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里,要使广大编辑人员长期展现和保持这样一种状态,除了必要的敬业教育,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种公平、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来作保障。当前,随着期刊业改革的逐步深入,集群性期刊群、期刊集团、期刊中心相继涌现,像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旗下就有近200种学术期刊,有些大学出版社也有10种以上的期刊。像这样在一个行政单位或一个管理部门内,同时存在着不同学科、不同规模、不同质量等级的多种期刊,而这些期刊的成熟度和知名度又各有千秋,其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投入不尽相同,因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免存在差异。因此可以这样说,不同的编辑在不同的期刊工作,由于其所在刊物的现状有别,即使大家在各自岗位上所作的努力和贡献完全相等,但在同一时段上所体现出来的工作业绩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要客观公正地对编辑的工作业绩作出评价,就必须以动态的思维方式和比较的评价方法,充分关注期刊个体的发展过程及其相互间的差异。如果期刊管理部门只是以结果论英雄,不去关注刊物个体的“前身”、“前世”,仅仅以刊物某一个时间节点的质量状况为唯一标准,对所有的刊物及编辑作统一的、简单化的评定,那是一种只看到“点”而没有顾及“线”和“面”的片面的考评方法,显然有失于客观、公正和全面,其结果必然会极大地挫伤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发矛盾和问题。可见,只有把过程评价也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评价机制,在进行考评时既看结果,也看过程,以动补静,用差异化的考核办法对期刊和编辑人员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和管理,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刊物和编辑在考评面前有同等机会从不同的侧面客观地展示各自的成果,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有效地提升全体编辑人员的工作效能,推动各个系列、各个层次的科技期刊的蓬勃发展。

五、注重过程评价有助于促进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国期刊的质量从总体来说呈金字塔状排列。处于塔尖的被称为精品期刊或权威期刊,此类期刊发展较为成熟,[8]有丰富的作者和读者资源,稿源充足,刊物畅销,在期刊文献计量指标方面往往显示出“四高”,即论文被读者引用次数高、网络点击率高、文献转载率高、刊载基金论文的比例也较高,同时又被多种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和国际化拓展能力。这类期刊所报道的内容,基本上代表了各自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它们在引领我国学科发展方向、促进科研成果国际交流、增强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处在塔的中上部的则为核心期刊和准核心期刊,这些期刊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已经确立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其余的则处在塔的中下部,这些期刊大都规模小,整体实力弱,出版周期长,载文量较少,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较低,但这些期刊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却起到了展示科研成果、探究研究方法、服务经济社会和培养专业人才等作用。在推进期刊管理及其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宝贵的资源投入大刊名刊的建设,借以打造一些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的国际性品牌期刊,另一方面还要着眼于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和形象的塑造,要兼顾大部分中小期刊的发展壮大。[9]这就要求我们在着力打造国际化精品期刊的同时,也要注重扶持那些眼下尽管还处在中档水平,但却学科特色明显,创新性强,进步显著,发展势头良好,而且在用心经营的刊物,对它们要给予政策或经费上的优先支持,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推进,逐渐占领学术制高点。对于那些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步的期刊,哪怕其现在仍然可能是国内较知名的刊物,也应及时警示,敦促其找出发展中的瓶颈,寻求自我突破,努力确保期刊的特色和优势。而对于那些不适应当前学科发展,办刊水平低下,得不到读者、作者及同行认可的同质化严重的期刊,则需启动退出机制,或被他刊重组,或被他刊兼并,甚至取消其刊号予以淘汰。显然,这一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过程评价。只有通过过程评价,才能够考察了解期刊在一段时间内的连贯表现,分析探知期刊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向,最终有助于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科学决策,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合理调整期刊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从而促进科技期刊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我国期刊业的整体壮大。

六、过程评价在期刊质量评价与管理中的实施

表1、表2是某科技期刊2005~2009年期刊来源指标和被引指标统计,其中最后一行“2009年平均”是指该刊所属学科所有统计源期刊2009年各计量指标的刊均平均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历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笔者分析了该刊2005~2009年各项文献计量指标,比较单纯以静态指标评价所得到的结果与静态指标评价结合过程评价所得到的结果后发现,单纯从静态的计量指标来看,该刊物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不算高,总体水平距国内一级科技期刊有一定距离,并不看好,但从计量指标的增长态势来看,该刊物的各项指标增长明显,在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明显提升,发展看好。

1.在期刊来源(表1)指标中,除海外论文比外,其他来源指标值只稍有起伏,整体呈上升趋势;被引指标中,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均逐年持续提高,影响因子只在2008年稍有回落。这些指标数据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刊物论文学术质量持续提高,刊物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提高,期刊影响力和学术作用增强,科研成果被科技同行共享和利用率提高,可以说刊物质量处在稳步上升阶段。

2.刊物总被引频次、被引刊数、学科扩散指标虽然有所提高,但皆明显低于平均值,说明刊物被他刊引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这跟该刊规模不大、容量较小、信息量较少很有关系,因其来源文献量、机构分布数也明显低于平均值。

3.刊物即年指标历年来均较低,且明显低于平均值,说明期刊即时反应速率低,在信息传播速度方面存在不足。

表1 2005~2009年某刊来源指标统计

表2 2005~2009年某刊被引指标统计

总体上看,该刊刊物容量偏小,质量中等,但近几年刊物质量持续提高,学科排名和综合排名不断上升,这说明编辑部是在狠抓管理,持续努力,而且工作已有了一定成效,刊物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但从中也显露出许多不足,有待改进。对这样的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应该在其人员、经费等方面加大投入,及时地予以扶持和培育。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选题策划、跟踪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做到主动约稿、组稿,并通过热心服务和采取一些优惠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以增大刊物报道容量,扩大办刊规模。其次,要着力实施期刊的网络化建设,实现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开放获取和在线服务,提高期刊报道的高效性、即时性和阅读下载的便利性,以吸引读者、方便读者,提高知名度。同时,还要扩大交流,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刊物在国内外的学科影响力,促进刊物的全面发展,尽快做优做强。

总之,注重过程评价,对刊物自身不同阶段的质量状况作详尽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期刊的发展轨迹,发现期刊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或徘徊不前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巩固成绩,解决问题,达到不断改进工作、不断取得进步的目的。

结语

把过程评价纳入现行的期刊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可以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科技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发展态势及发展潜力。期刊管理部门通过审视期刊个体在不同时期的质量状况,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估期刊质量,公平、公正地考核期刊编辑的工作业绩,科学、合理地指导期刊发展,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新兴学科领域刊物的迅速发展,因势利导打造精品刊物,使科技期刊能够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为经济社会服务。

[1]杨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前瞻.http://www.news.zju.edu.cn/news.php?id=33972,2011-08-28

[2]朱剑.我国学术期刊的现状与发展[J].传媒,2011,(10):7-10

[3]王士忠,冯民,张士莹.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及其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10-513

[4][5]刘筱敏.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出版规模浅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935-937

[5]王群英,林耀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与期刊载文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76-79

[6]鲍国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239-247

[7]黄睿春,李光军.2000-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CSCD排行表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769-771

[8]王丹红.爱思唯尔期刊总监:提高质量需要时间和耐心.[2009-07-09].http://www.mmyee.com/newschannal/2822_2.html

[9]邱均平.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0]李东东.需要更知名报刊向世界发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5-27

猜你喜欢

刊物科技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刊物贺词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