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结果临床分析
2012-09-11姚攀军
姚攀军
安化县中医医院,湖南益阳 413500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结果临床分析
姚攀军
安化县中医医院,湖南益阳 413500
目的 探讨适合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的方法。方法 采用显色法和凝集法对我院自2010年8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137例老年患者的尿液中的念珠菌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70例老年念珠菌患者的尿液样本中的检出率为67.14%,对照组67例老年念珠菌患者的尿液样本中的检出率为37.3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观察组检出的阳性样本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讨论 相对于显色法,采用凝集法对老年念珠菌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更为详细可靠,但两种方法均存在其局限性。
念珠菌;尿液检验;显色法;凝集法
念珠菌是人体常见正常菌株,但在机体免疫力出现下降时可能引发感染,发病部位以皮肤和口腔为主。目前已知的念珠菌属至少有150种,其中大约有15种对人类具有致病性,如光滑念珠菌(CG)、热带念珠菌(CT)、白色念珠菌(CA)、及克柔丝念珠菌(CK)等[1],在上述中尤以白色念珠菌(CA)最易引发感染。近年来由于各种导致免疫力下降疾病的出现,免疫抑制剂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念珠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目前临床上对念珠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手工法、凝集法、显色法等。本文采用了显色法和凝集法分组对我院自2010年8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137例老年患者的尿液进行了念珠菌的相关检验,并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检出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采用凝集法检测,共取70例老年念珠菌患者的尿液样本,患者年龄在65~87岁,平均年龄71.2岁,其中21例患者为慢性肺部疾病,13例患者为糖尿病,17例患者为心脑血管疾病,9例患者为肝硬化,10例患者为肺结核。对照组采用显色法进行检测,共取67例老年念珠菌患者的尿液样本,患者年龄在63~89岁,平均年龄72.9岁,其中19例患者为慢性肺部疾病,12例患者为糖尿病,15例患者为心脑血管疾病,10例患者为肝硬化,11例患者为肺结核。两组患者在年龄,发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标准菌株
以克柔念珠菌(ATCC 14243)、光滑念珠菌(ATCC 62321)、热带念珠菌(ATCC 201380)、白色念珠菌(ATCC 60193)、近平滑念珠菌(ATCC 586212)为标准菌株。使用是将念珠菌接种至沙堡固体培养基以27℃孵育24~48 h。
1.3 检测方法
1.3.1 凝集法 按照念珠菌快速凝集测定法标准规范进行操作[2],若肉眼未见紫色凝集颗粒表明标本中无念珠菌,为阴性;如果肉眼可见紫色凝集颗粒则表明标本中有念珠菌,为阳性。
1.3.2 显色法 将患者的样本接种至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中,经标准规范进行培养后若表明样本为阳性,为分离纯化菌落,可挑取其中菌落移种于科玛嘉培养基平板培养传代3次。克柔丝念珠菌显色为粉色,热带念珠菌显色为蓝灰色,光滑念珠菌显色为紫色[3],白色念珠菌显色为绿色。
1.4 统计方法
两组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
2 结果
观察组70例老年念珠菌患者的尿液样本中,共有47例样本经检测呈阳性,检出率为67.14%;对照组67例老年念珠菌患者的尿液样本中,共25例样本经检测呈阳性,检出率为37.3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
在观察组检出的阳性样本中,白色念珠菌样本共24例,占51.06%;热带念珠菌样本5例,占10.64%;克柔念珠菌3例,占6.38%;光滑念珠菌样本5例,占10.64%;其他念珠菌10例,占21.28%。结果见表2。
表2 观察组阳性样本检测结果
3 讨论
老年人因器官衰竭、纤毛运动能力减退及呼吸道黏膜受损等严重影响机体免疫力[4],并各种疾病相对多发等原因导致其感染念珠菌的几率相对于其他年龄阶层较大,而在老年人感染的念珠菌中尤以白色念珠菌居多,可占感染数的一半以上,是当下医院老年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老年人多发的各项疾病中,又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及血液病等需长期住院或需对患者进行破坏性治疗的疾病最易引起念珠菌感染。在老年患者的各种带念珠菌的分泌物中以痰液和尿液较为容易检出,本文采用了最易获得且检出率较高的尿液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基本与文献报道相符。
同时由于近年来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等的大量使用,导致菌群失调,人体中细菌与真菌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引起念珠菌尿道感染[5],而各地区因其抗真菌药物应用习惯不同,其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报告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认为大部分念珠菌对氟康唑和制霉菌素较为敏感,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等敏感性较低,当然不同念珠菌种类对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采用合适的方法达到准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便显得尤为重要,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菌种进行针对性治疗,把握治疗的时机。本文采用的两种方法检测准确性存在明显差异,各有优劣,但同时两者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须待进一步提高。
[1]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554-556.
[2]Morrison CJ,Hurst SF,Reiss E.Competitive binding inhibitio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at uses the secreted aspartyl proteinase of Candida albicans as an antigenic marker for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candidiasis[J].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3,10(5):835-848.
[3]Chen YC,Eisner JD,Kattar MM,et a1.Polymorphic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IDNA sequences identify medically important yeasts[J].J Clin Microbiol,200l,39(11):4042-4051.
[4]方晓霞,裘雁秋,潭明珍,等.院内念珠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304-305.
[5]邹正平,俞剑,赵旺胜,等.老年病区489株念珠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2):111-112.
R446.12
A
1674-0742(2012)08(a)-0173-02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