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阶段性特征的实证分析
2012-09-10曾凡惠
曾凡惠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一、引 言
虽然目前河南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从2006年到 2009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 14.1%、14.4%、12.1%、10.7% 和 12.2%,平均增速为12.7%,但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经济增长模式是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在GDP中比重以及对GDP增长贡献率非常低。从消费率来看,2009年,河南居民消费率只有32.1%,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只有10.8%。从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在2006年至2008年河南经济的高速增长中,2006年、2007年、2008年居民消费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3%、21.5%、23.3%,其中,农村居民消费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只有4.9%、4.8%、6.1%。从总需求角度看,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其中,消费应该是最重要的力量,消费的状态将决定宏观经济的基本状态,因此,河南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要想实现向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就必须提高河南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增长速度,尤其要提高河南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增长速度。
对消费问题的研究,自Keynes绝对收入假说之后,先后产生了Duesenberry的相对收入假说,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和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这些传统消费理论是在确定性前提下对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而将制度等影响消费的环境因素视为既定因素而加以忽略。在传统消费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代表性的现代消费理论,如Hall的随机游走假说,Leland的预防性储蓄假说,Zelds、Browning和 Lusardi的流动性偏好假说,Deaton、Carroll的缓冲存货假说则更多地涉及了制度性因素对居民储蓄动机的影响,侧重分析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居民消费行为。
过去国内的文献主要根据传统的或现代的消费理论对中国居民消费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检验。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多数经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若直接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模拟通常会产生“伪回归”问题。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协整理论,从方法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从而将对消费函数的研究带入了全新的领域。近来国内利用协整理论分析消费函数的文章很多,如苏良军、何一峰等(2006)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张继海、藏旭恒(2005)利用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的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两者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的结论;李谷成、范丽霞等(2005)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孙凤莲、丁文斌(2007)对湖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进行了分析。综观以上研究成果,利用协整理论分阶段对比分析城乡居民消费阶段性特征的文章目前并不多见。本文在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分阶段进行实证检验,以期发现河南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河南向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实证依据。
二、河南城乡居民消费的阶段性特征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农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时采用的数据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ny)和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nc),分析城市收入与消费关系时采用的数据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cy)与家庭人均消费支出(cc)。数据区间为1978~2010年,并分为1978~1991年和1992~2010年两个阶段。之所以以1991年为界线分为两个阶段,原因是从数据观察1991年之前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与实际消费增速较快,消费倾向较高,而1991年之后明显下降。数据观察的结论与后面进行的实证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为了消除年度统计数据受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采用1978年为基期的农村、城镇的CPI对名义收入、消费进行折算相应得到农村、城镇的实际收入及消费数据。并且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使其趋势线性化,变换后的变量分别记作lnny、lnnc和lncy、lncc,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记为 Δlnny、Δlnnc 和 Δlncy、Δlncc。本文的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所有数据都用Eviews5.1软件进行处理。
(二)实证分析
1.1978 ~1991年消费与收入的协整关系分析
由于非平稳序列以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时可能会遭遇“伪回归”问题,从而使其参数估计值失去意义,因此在对模型进行估计之前,首先要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利用Eviews5.1软件分别做出 lnny、lnnc和lncy、lncc的序列图,发现 lnny、lnnc 和 lncy、lncc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为非平稳序列,对lnny、lnnc和lncy、lncc进行一阶差分后,发现时间趋势基本消除,如图1和图2所示,初步判断为一阶单整序列,但这种判断需要用ADF检验来验证。
图1 Δlnny和Δlnnc的时序图
图2 Δlncy和 Δlncc的时序图
ADF检验的具体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lnny和lnn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以后的序列Δlnny、Δlnnc均为平稳的,说明lnny和lnnc均为一阶单整序列。lncy和lnc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以后的序列Δlncy、Δlncc均为平稳,说明lncy和lncc也是一阶单整序列。
表1 1978~1991年变量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由于lnny、lnnc、lncy和lncc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所以就可以通过协整检验来判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里协整检验采用的是E-G两步法。
首先进行OLS回归,分别建立协整方程,结果如下:
其次,检验残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残差et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2看出,残差et1和et2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这表明,1978~1991年期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间也存在着协整关系。
2.1992 ~2010年协整分析
首先要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对lnny、lnnc和lncy、lncc进行一阶差分后,发现时间趋势基本消除,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Δlnny和Δlnnc的时序图
图4 Δlncy和Δlncc的时序图
需要对 lnny、lnnc、Δlnny、Δlnnc 和 lncy、lncc、Δlncy、Δlncc进行ADF检验。得到具体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lnny和lnn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以后的序列Δlnny、Δlnnc均为平稳,说明lnny和lnnc均为一阶单整序列。lncy和lnc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以后的序列Δlncy、Δlncc均为平稳,说明lncy和 lncc也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表3 1992~2010年变量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首先,进行OLS回归,分别建立协整方程:
其次,检验残差的平稳性。
表4 残差et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4看出,残差et3和et4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这表明,1992~2010年期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间也存在着协整关系。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1978~1991年农村消费的弹性系数是0.9563,1992~2010年农村消费的弹性系数变为0.8302,城镇消费的弹性系数1978~1991年是0.9552,而在1992~2010年城镇消费的弹性系数变为0.8134。1991年以前城乡居民消费对收入的弹性系数都很高且几乎没有差异,而1991年以后弹性系数都大幅下降,并且农村居民的消费弹性系数高于城镇居民。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都在减少。
第二,1991年以后城乡弹性系数都大幅下降的原因虽然有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但更可能是1991年后收入分配明显向资本倾斜,且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下降,使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同时医疗、教育、城市住房等制度改革使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恶化的结果。
第三,1991年以后农村居民弹性系数高于城镇的原因可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向城市转移,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变迁基本停止,使城镇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无论从绝对数值还是从增长速度上都小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农村居民消费的非饱和程度大大低于城镇居民。
增加居民消费实现向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向劳动倾斜改变收入分配模式,提高劳动所得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二是纠正医疗、教育、住房改革中的弊端,优化居民收支预期,提高弹性系数,增加消费;三是由于1991年后农村居民弹性系数高于城镇居民,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意义更加突出,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1]苏良军,何一峰,金赛男.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面板数据协整研究[J].世界经济,2006,(5):65-71.
[2]张继海,臧旭恒.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协整分析[J].消费经济,2005,(4):17-19.
[3]李谷成,范丽霞,冯中朝.转型期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J].当代经济科学,2005,(5):53-57.
[4]孙凤莲,丁文斌.湖北省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5):101-103.
[5]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