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2012-09-08

河北医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宫缩麻药自控

刘 瑗

(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刘 瑗

(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组产妇在出现规律性宫缩且宫口开大3cm时,行硬膜外穿刺;B组产妇在出现规律宫缩并进入活跃期后不用任何镇痛药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及不良反应均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产科分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硬膜外自控镇痛; 无痛分娩

近年来我院将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应用于分娩镇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自愿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ASA I或II级,年龄22-35岁,身高>1.55m,体重<86Kg,孕周38-40周,B超提示;双顶径8.9-9.3cm,胎盘成熟度Ⅱ0+ ,羊水指数在正常范围内。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无宫缩乏力和头盆不称,无严重妊娠合并症。骨盆内外测量在正常范围内,估计能从阴道自然分娩且无硬膜外阻滞禁忌症。

1.2 实施方法:80例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组产妇在出现规律性宫缩且宫口开大3cm时,由麻醉医师行硬膜外穿刺,选择L2-3椎间隙,严格无菌操作下穿刺成功后,将硬膜外穿刺针斜面朝下,回抽确保无脑脊液返流,注入2%利多卡因3mL,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如无全脊麻症状和局麻药中毒表现,5min后将穿刺针斜面转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再次回抽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将导管连接于自控镇痛泵,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内含芬太尼2ug/mL),给药模式为LCP,即负荷剂量+持续背景剂量+PCA剂量。负荷剂量:5mL,持续输注速度0.1mL/min;PCA剂量:3mL,锁定时间15min。镇痛时间至宫口开全停止。B组产妇在出现规律宫缩并进入活跃期后不用任何镇痛药物。

1.3 观察项目

1.3.1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第一产程镇痛效果: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4-6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7-10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

1.3.2 监护仪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直至宫口开全,每30min记录一次。

1.3.3 胎儿监护仪监测宫缩和胎心,每15min记录一次,并记录第一产程的时间、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分娩镇痛中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胎儿双顶径、胎盘成熟度及羊水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镇痛效果:给药后15min,A组产妇主诉疼痛缓解,在第一产程宫缩期间,产妇心情平静、表情自然、生命体征平稳;宫缩、产力、胎心无明显影响,第一产程缩短。B组大多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主诉疼痛明显,第一产程宫缩期间,产妇心情紧张、表情痛苦、喊叫、呻吟、屏气、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出现宫缩不协调和胎儿窘迫的机会增多,不利于产程进展。具体情况见表1、表 2、表3。

表1 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的镇痛效果评定 n(%)

2.3 分娩方式和不良反应:A组产妇因疼痛缓解,利于产程进展,无1例主动要求剖宫产术,但有3例发生恶心呕吐,1例运动阻滞,无低血压、呼吸抑制、尿潴留;B组产妇因疼痛剧烈主动要求剖宫产者11例,胎儿窘迫7例,不协调宫缩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产妇血压、心率、呼吸比较(n=40)

表3 两组产妇从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的宫缩、胎心、第一产程时间比较 (n=40)

3 讨论

分娩第一产程的疼痛主要来自子宫体的规律性宫缩引起的子宫肌纤维缺血和宫颈、子宫下段的扩张以及子宫韧带、腹膜受到牵拉等造成的内脏痛,疼痛通过T10-L2节段传入脊髓,当宫颈扩张至7-8cm时,疼痛最为剧烈,常引起产妇焦虑烦躁和机体应激性增加等,对母婴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保证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分娩镇痛,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关注,为了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目前,分娩镇痛多采用局麻药混合阿片类镇痛药[1]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PCEA),此法利用微泵输液和产妇自控,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做到用药量最少,从而对产程影响最小,麻醉医师也可通过PCEA泵随时了解用药情况,调整程序,确保产妇生理功能稳定,增加母婴安全。但给药速率需产妇的理解和控制[2]。

Rogers等[3]发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能降低母体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改善子宫血流和收缩力;防止产程中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氧离曲线左移,给胎儿释放氧减少;防止产妇宫缩疼痛屏气导致母儿的低氧;缩短产程、降低酸中毒的发生率。Kanai等[4]发现硬膜外局麻药配伍用阿片类镇痛药可以减少25%的局麻药,以达到最小运动阻滞的目的。局麻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低浓度时对不同的神经纤维产生不同的阻滞作用,可产生感觉和运动分离即良好镇痛时不影响肌张力,降低胎心异常发生率,减少尿潴留等并发症[5],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芬太尼脂溶性高,极易通过神经细胞膜和血脑屏障,渗透硬脊膜后可作用于脊髓相应阶段的阿片受体,提高了痛阈[6]。临床研究发现小剂量芬太尼和局麻药混合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增强镇痛效果、减少局麻药用量,既发挥了协同作用,又降低了各自的药物浓度,减少了对运动神经的抑制[7]。本研究显示0.125%罗哌卡因(内含芬太尼2ug/mL)能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产妇安静,生理功能稳定,宫缩、产力无明显影响,第一产程缩短,主动要求剖宫产率降低,较少发生不良反应。

总之,低浓度局麻药复合小剂量阿片类镇痛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10-2612.

[2] 范永利,赵砚丽,高瑞珍,等.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11):659-662.

[3] Rogers R,Gilson G,Kammerer-Doak D.Epidural analgesia and active management of labor effects on length of labor and mode of delivery[J].Obstet Gynecol,1999,93:995-998.

[4] Kanai Y,Katsuki H,Takasaki M.Comparisons of the anesthetic potency and intracellular concetrations of S(-)and R(+)bupivacaine and ropavacaine in crayfish giant axon in vitro[J].Anesth Aanlg,2000,90:415-420.

[5] Karraz MA.Ambulatory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the duration of labor[J].Int Gynaecol Obstet,2003,80(2):117-122.

[6] 陈会平,石光红.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4):574-576.

[7] Russell R,Reynolds F.Epidural infusion of low-dose bupivacaine and opioid in inbour.Does reducing motor block increase the spontaneous delivery rate[J].Anaesthesia,1996,51:266-273.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2.08.038

1006-6233(2012)08-1121-03

猜你喜欢

宫缩麻药自控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成功来自于自控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脱单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