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点功能区实施性规划为抓手大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12-09-07
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发展主题,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三大国家中心功能,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形势,结合我国实施扩大内需、促进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中部地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以及武汉自身“得中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自主创新优势做出的战略决策。
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考察湖北武汉期间,在听取全省情况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讲话。温总理强调,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功能、要素聚集功能以及服务、管理和创新中心功能,要求武汉加快形成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高速公路路网重要枢纽、重要的门户机场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引领和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温总理的指示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
作为国土和城乡规划的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主动策划。城市的重点功能区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代表城市性质、职能,是最能反映区域中心地位和城市形象的中心的地区。因此,武汉要抢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性机遇,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功能区实施性规划,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功能,展现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整体实力。
一、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
1、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
国家中心城市即全国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城市,即我国的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已成为或正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管理、文化等中心。
这类城市在我国具有的战略地位,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
2、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
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义来看,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国家空间支点、国家经济中心、改革试验先锋和国际交流平台等四大主题功能。
国家空间支点:具有突出的区域辐射功能,带动一个区域整体发展,是区域人流、物流对外联系的门户、集散连通的枢纽。
国家经济中心:是全国的生产中心,决定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基地;是全国的服务中心,承担了全国片区的贸易、金融、物流等服务职能;是全国的创新中心,承担了国家自主创新的科学研发职能。
改革试验先锋:承担探索创新的先锋使命,成为国家某一阶段深化改革的重要政策试验区。
国际交流平台:培育国际性职能,联系国内与国际交往。
二、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一)世界大国的国际竞争格局要求武汉承担更多的国际职能
“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成为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的结点,构成了多极化、多层次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出现了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世界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等。我国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正在向国际化迈进,同时还需要有更多的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影响力。
(二)国家空间战略转型需要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我国国土层面空间战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城镇群的选择和转移来推进与实现的,特别是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特区与“国家新区”的设立、重庆直辖市等城市层面的重大决策,与国家经济发展低谷、发展路线等政策调整直接相关。
国家空间战略从沿海转向内陆全面开发,中部地区崛起需要国家空间支点。“长江中游地区”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城市化战略布局,“中三角”成为关注热点, 为长江中游地区未来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政策机遇。这一地区有望成为中部增长极培育的重要空间依托,从而进一步成为下一个新的国家增长极。
武汉在中西部的龙头地位和空间影响力无可比拟,是唯一可引领中部崛起的国家空间支点。
(三)内需市场壮大需要武汉作为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经济从外向走向内外并重,内需市场壮大是未来发展趋势。中部地区人口有3.6亿,占全国的27%,与西部地区相当。随着中部城镇化加速,人口回流态势显现,内陆地区将成为产品消费的重要地区。
中部内陆地区在生产能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整体区域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心城市作为核心依托。
(四)武汉具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优势
一是武汉“得中独厚”的地理区位,具有建设流通集散中心的天然优势
区际市场互动,催生沿海——内陆大区域间的高效的流通需求。高物流成本压力,促使区域性运输结构和物流方式的调整,中部成为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节点。武汉是“铁、水、公、空”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区域交通组织枢纽功能,是武汉区别于其它中部城市的最大竞争优势。
二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促进武汉科技能量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
中国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时期,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武汉的综合科技创新优势将得到发挥。武汉被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东湖开发区是继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光谷为龙头的创新示范作用已经显现。
(五)历史上武汉曾处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
历史上,从清末开埠至上世纪80年代末的近200多年时间里,武汉一直处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近代清末至民国时期,武汉承担了两大国家功能中心:商贸流通中心和近代大工业基地。辛亥革命前夕,武汉是中国的第二大商贸中心,汉口的间接对外贸易额长期约占全国口岸总额的四分之一,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成为国际知名的我国内陆最大的外贸口岸。同时,武汉也是中国近代三大工业基地之一。张之洞兴办洋务,创办近代工厂,打下了武汉近代工业的基础。
建国初期武汉承担了“国家工业基地”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一五”、“二五”时期,武钢、武重、武锅等一批武字头工业建设,强化武汉国家重工业基地地位。至1982年底,武汉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工业固定资源值及实现利税额,均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之后而位居第四。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转向以出口为主导,发展重心沿海化,武汉区位优势弱化,中心地位逐步下降。
三、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武汉港
根据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武汉的区域机遇、在国家城市格局中的核心优势,确定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目标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商贸流通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国家创新示范中心(一枢纽三中心)。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发挥武汉“居中”“通衢”的区位优势,公铁水空联动发展,形成全国东西南北四大经济区的综合运输枢纽;打开空港、河港等对外功能的平台,形成面向国际市场、辐射中部内陆的对外门户枢纽。
国家商贸流通中心: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将交通区位优势转换为经济资源优势,成为“聚中部、通全国”的贸易流通中心;发展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强化经济活动的控制管理优势,在商贸流通中心的基础上,成为服务中部区域的资本流通、信息流通中心。
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利用大工业基础,构建具有国家竞争力的产业中心。
国家创新示范中心:利用武汉科教资源优势,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家级科研创新中心;深化“两型”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重点
1、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的“1+6”城市空间结构,奠定百年发展框架
切实转变传统的“蔓延式”空间拓展方式,推行集约高效、精明增长,正确处理好促进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以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构建以主城为核心、六个新城组群轴向发展、六个生态绿楔环绕、主城与新城有效隔离的开放式空间结构,高水平建设三环线绿化带,奠定武汉未来百年发展的新框架。
主城区重在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建设强度,引导人口向外疏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三镇协调发展。新城区是武汉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地区,将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创造就业岗位,吸引主城转移的工业产业,吸纳主城外迁的人口和外围城市化人口,并为各新城区提供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按照中等城市标准,未来武汉将集中建设6个示范新城,增强新城集聚度,提升新城吸引力,激发新城活力。
2、以重点功能区实施性规划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进一步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开展“两江四岸”地区、南岸嘴等功能区的规划编制,加快江岸沿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四新国际博览区等功能区规划实施,推进汉正街改造,打造具有滨江特色的、标志性的、多元化现代商务区。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王家墩商务区和四新、鲁巷、杨春湖三个城市副中心建设,完善“多中心”的城市中心体系。建设黄鹂路文化旅游区、三阳路片、长江日报片、龟北片、汉阳造片等5片文化创意产业园,继续提升首义文化区、楚河汉街文化旅游区功能,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区,使规划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同时,加快武汉临港长江城、江汉经济开发区、后湖物流产业区、汉西新城、白沙洲新城等5片传统工业物流产业的转型,全面提升主城区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力。
3、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功能,建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进一步提高武汉的开放度和辐射力,强化对外交通,建设国际性交通枢纽和中部地区对外门户。按照我国“重要门户机场”的要求,完成天河机场三期扩建,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线,加快货运航空、廉价航空、国际物流企业的基地建设。
建成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汉宜快速铁路通道和到孝感、鄂州、黄石(黄冈)、咸宁等4条城际铁路,支持启动建设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武九客运专线、武潜城际铁路和货运外绕线,加快形成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
全面推进武汉新港开发,建成阳逻三期、古龙、白浒山等3个五千吨级深水港区,实现武汉新港港口总吞吐能力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300万TEU的目标,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枢纽布局,推进天河机场、杨春湖枢纽、汉口客运枢纽、武昌客运枢纽和流芳枢纽等综合型客运枢纽建设,强化主要客运枢纽间快速衔接通道建设,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
4、彰显武汉“大江大湖”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充分利用武汉地区丰富的山水资源,保护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的“十字”型山水生态轴线,沿三环线、外环线控制形成两个环型生态保护圈,控制大东湖、汤逊湖、鲁湖、后官湖、府河、武湖等六大放射形生态绿楔,构建“两环六楔”城市基本生态框架。
保护武汉的大江大湖和山水资源,划定城市基本生态线,推进墨水湖、沙湖、南湖等湖泊的“一湖一景”建设和环城绿化带、近期880公里的绿道系统、大型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绿色健康的城市。
5、提升公共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改善民生需求,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在城乡规划管理和建设用地供应中,保障贴近市民生活的中小学、文化场馆、体育设施、医疗卫生以及社区公共服务等设施的用地和配套建设,提高城市社会养老设施和救助设施的建设标准。
大力建设“畅通城市”。在建设武汉大道、长江大道的基础上,每年建成一条城市景观大道。每年建成1条轨道线、开工1条过江交通,五年内建成三环以内的快速路网、二环以内的微循环系统,各新城至少通1条轨道线或快速公交(BRT)线,在主城二环以内“30分钟畅通”的基础上,实现新城至主城“30分钟畅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