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2012-09-07崔慧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27期
关键词:纳洛酮肌张力脑病

崔慧娟

山东省兖矿集团总医院儿科,山东邹城 2735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临床常见严重疾病之一,经调查早产儿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主要病因是新生儿脑局部血液减少,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破坏而致脑缺氧缺血性坏死[1]。HIE发病进程复杂,伴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多重并发症,可介导多种脏器损伤,并直接产生神经毒性导致脑组织不可逆坏死。本院对部分HIE患儿行纳洛酮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儿科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44例新生儿HIE患者,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2],患儿出生时均有窒息史,发病48 h内入院,临床症状包括兴奋、嗜睡、肌张力降低、消化功能紊乱等,严重者出现痉挛和呼吸衰竭。观察组:23例,男12例,女 11 例,胎龄(31.3±2.3)周,出生体重(3.73±0.69) kg;HIE 分级:轻度14例,中度6例,重度3例。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 10 例,胎龄(29.7±2.1)周,出生体重(3.88±0.73) kg;HIE 分级:轻度13例,中度5例,重度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发病时间、发病程度及各项辅助检查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1)供氧;(2)呼吸道清洁,导管吸取口咽和鼻腔黏液;(3)营养支持,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和水电平衡;(4)控制感染,阿莫西林静脉滴注,30 mg/kg,2次/d;(5)抗惊厥,苯巴比妥静脉滴注,0.1 g/次,酌病情 1~2 次/d;(6)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静脉滴注,0.25 g/kg,酌病情 1~2 次/d;(7)改善循环,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8)对部分颅内出血患儿加用酚磺乙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每次0.05 mg/kg,以10%葡萄糖50 mL溶解,依病情严重程度每天滴注1~3次。1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显效:用药7 d内机体和神经功能显著改善,表现为呼吸平稳,抽搐完全控制,胃肠紊乱消失,神经反应明显好转,意识恢复,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引出,肌张力恢复;有效:用药7 d内机体和神经功能有所改善,表现为呼吸较平稳,抽搐减轻,胃肠紊乱改善,神经反应有所好转,意识较清晰,原始反射部分引出,肌张力部分恢复;无效:用药7 d以上症状无缓解。神经行为测定:根据NBNA评分[3],包括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5部分共20项,满分40分,分值越高,神经行为越好,35分以下为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机体和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观察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神经行为评分

观察组NBNA评分在治疗初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的第3、5、7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3 讨论

3.1 HIE发病机制

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因窒息缺氧而引起的脑部病变。研究表明[4],HIE患儿脑脊液和血浆中β-内啡呔和内源性阿片样特质(OLS)明显升高,而且其含量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说明β-内啡呔和OLS参与了HIE的发病过程。内源性阿片肽可抑制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循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搏出量,阻断和减少重要脏器的血供。β-内啡呔是一种强烈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垂体中含量最高。在在窒息、缺氧或缺血等应激态下垂体前叶释放大量β-内啡呔,与心脑血管调节中枢神经核团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降压、扩血管、减缓心率等一系列反应,减少或阻断大脑血液供应,使脑血流灌注下降;同时过量的β-内啡呔还能产生细胞毒作用,在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5]中发现,β-内啡呔是造成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可破坏神经通路,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造成不可逆损害。

表1 机体和神经功能恢复时间(±s)

表1 机体和神经功能恢复时间(±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 机体功能异常消失时间呼吸衰竭(h) 循环不良(h) 胃肠功能紊乱(d)观察组对照组23 21 2.67±1.63*7.24±1.11 2.91±1.62*9.36±1.44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意识(d) 原始反射(d) 肌张力(d)2.34±0.77*4.11±1.24 2.97±0.93*5.11±1.64 3.11±1.11*6.23±1.89 4.24±1.69*6.21±1.69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NBNA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NBNA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 治疗3 d 治疗5 d 治疗7 d对照组观察组21 23 23.3±2.92 22.9±2.73 27.1±2.34 30.3±2.17*30.6±1.99 33.8±2.01*34.4±1.77 37.1±1.69*

3.2 纳洛酮作用及其机制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非选择性的纯拮抗剂[6],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心肺脑复苏,治疗急性脑缺血或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病,也可用于吗啡类药物中毒,对抗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休克,临床广泛应用于新生儿HIE的治疗[7-8],取得了显著疗效。其作用机制是竞争性拮抗应急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肽,降低β-内啡呔水平,其效能归结如下:(1)阻断OLS过量释放引起的低压和循环障碍,保证重要脏器和脑部血供;(2)抗过氧化,降低自由基损害,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形成,稳定细胞膜,减轻细胞毒性作用;(3)激动肾上腺素效应,兴奋呼吸,增加血流量,有效改善呼吸循环及脑细胞代谢;(4)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因子的产生,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抑制钙超载,保护神经元。

本研究显示,纳洛酮对HIE中枢性呼吸、循环和神经功能均有改善,同时可提高患儿对炎症的抵抗力,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是HIE治疗的理想药物。

[1]宋翠荣,杨艳梅,刘建辉,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1):236-237.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

[3]邢存乔.5817例正常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22):91-92.

[4]刘雅琴,夏义丽.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146-147.

[5]王桂兰,朱明辉.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1):55-56.

[6]王述东,闫肃,胡延雷,等.纳洛酮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09,5(8):20-23.

[7]洪绍虹,陈建生.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8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2):34-36.

[8]吴海霞,厉吉霞.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7.

猜你喜欢

纳洛酮肌张力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