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查
2012-09-06柴强
柴 强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课程标准》),国家体育总局也在2002年发布了关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细则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同时颁布了指导纲要,用于指导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如今十年过去了,山西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情况究竟怎么样,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目前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将对山西省农村小学《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课程标准》在山西省农村小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以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为调查内容。
表1 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感受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11个地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经信度、效度检验后,由专人现场发放,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3%。并以此实证材料作为统计和分析的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针对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有关专家进行电话访谈,了解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感受
为了解山西省农村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体育与健康课发生的变化,我们对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师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调查(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关系、教学器材、教学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指向、教学评价体系、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与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前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有16.1%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差,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并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分析原因认为,可能与新的《课程标准》没有联系体育具体内容,没有兼顾到当地的课程资源、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过多地强调过程,强调参与等因素有关。
2.2 《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课发生的变化
对112名农村体育小学体育教师调查显示,有78.6%的教师认为,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较新课标实施之前有所增强;有21.4%的教师认为,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变化不明显。有73.2%的教师认为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比新课标实施之前显著提高;有67.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运动技能。在增强学生的体能方面,59.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可达到提高学生体能和体质水平的目的;也有30.2%的教师认为,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后,学生的技能、体能和体质水平提高的幅度不如按照原来旧教学大纲教学。达到共识的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学生在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确实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2.3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农村小学生活泼好动,上体育课常常带有盲目性。所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主导是体育教师。学生上体育与健康课的效果怎样,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112名体育教师中,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新课标的教师有22人(19.7%),一知半解者48 人(42.8%),仅有42 人(37.5%)对新课标有较深的理解。许多小学体育教师对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还存在一定的依赖,很难从以往的观念中转变出来。把新课标看成是体育课+健康课,把体育与健康课看成是健康知识与体育活动内容的拼凑。还有不少体育教师认为,新课标应当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或提出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以提高新课标的操作性。此外,还有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农村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当从农村小学生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应考虑到农村与城市的差别。
2.4 对新课程标准难度的认识
调查发现,有14.3%的体育教师认为,新课标实施后教学难度与原来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没有明显差别;有85.7%的教师认为难度明显增加。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不但新在名称上,而且更重要的是新在课程内核方面。新课程标准仅仅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未明确要求各个不同年级应实现的具体不同目标,而新课标之前皆以学年来划分并制定目标任务。新课标的优势在于不限定按照学年划分目标的前提下,教师的主动性提高了,可以按照学生和学校双重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制定更加合理的课程目标,从而使教学计划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另外,对于每学期、每学年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新课程标准的教案要求教师打破以往的设计思路进行全新的突破,从以教学为目的设计教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核心即学习加工的过程。因此,要想实现这一质的突破和飞跃并不是很轻松和容易的一个过程。例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学年教学目标,确定各学年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制定年度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等,还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传授教材知识、技能,又要想到教学内容上的相关学科的联系,还要想到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新课标赋予的任务。
2.5 实施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定形式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评定标准采用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发现,有62.5%的体育教师认为,由于缺少具体范例或具体指导,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复杂,评价难度较大,在实际操作中基层教师常感到无从着手。《课程标准》中虽然规定了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但没有确定权重,这就容易形成不同教师之间评价尺度的不一致。此外,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无法量化,只能依靠教师的记录观察,会造成对学生的不公平,容易引起混乱。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也存在诸如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教学评价体系尚需完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差等缺陷。
(2)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但在增强体质方面是否比《课程标准》实施前更为有效,仍存在争议。
(3)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还不够深刻,认为新课程标准实施难度较大,内容较多,教材跨度较大,学生学习难度增加,课程评价体系较难把握等,是影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
3.2 建议
(1)更新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课程意识,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
(2)对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实施效果认真进行总结,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探讨,以确保《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3)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需要设计课程内容,提高内容标准的可操作性。加强对学习成绩评价的权重研究,建立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的评价体系,提供必要的模式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1] 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杨贵仁.深化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4] 季克异.要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J].中国学校体育,2001(2).
[5] 毛振明.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 (大中农村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25):656 ~659.
[6] 王玲.论新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师友,2005(2):58~59.
[7] 王国标.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亟待明确的几个问题[J].教改论坛,2004(2):4~5.
[8] 管水法.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体育教学,2004(1):11~12.
[9] 薛梅.新课程改革中教研员的角色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53~54.
[10] 庄丽莉.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现代中农村小学教育,2004(11):59~60.
[11] 王安.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主体性异步教学[J].考试周刊,2009(19).
[12] 祁文文.对构建新课程标准下我校实施体育个性化教学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