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的奥运情结与晋南地区农民一起欣赏2012伦敦奥运会的几点感想
2012-09-06靳晓斌
靳晓斌
“从北京到伦敦”,继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中国农民那一波未息的奥运情怀和心结于今年的七月又重新燃起。人们热爱奥运,缘于奥运的种种魅力永远映射和惠及每个人的由衷使命;中国农民爱奥运,缘于爱世界和平、爱国家昌盛、爱合理的宣泄和有规则的争斗。农民享受着奥运:美妙的视觉刺激犹如“过山车”式的情感颠簸,坐在电视机前以呐喊或骂娘的方式释放情怀等等。可以说,农民对奥运的热爱很单纯,对奥运的理解也较浅显。
1 中国农民奥运情结的现状调查
奥运十七天,笔者每一天都与当地农民一起共赏奥运精彩,共话中国军团的得与失。在亲密无间的相处中,把晋南农民对第30届夏季奥运会的情愫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见表1),可以说农民对奥运有自己的认知和解读方式。通过调查,从众多情愫中选出五项重点阐释,即:农民爱看奥运的程度为不耽误农活的前提下观赏直播;最关注的焦点是中国队的排名和奖牌数量;最爱看的奥运项目有篮球、体操和举重;最沮丧的时刻是看到中国男篮的失利;认为个人实力、运气是决定竞赛输赢的决定因素。本文着重对以上内容进行有感而发,藉此剖析形成这种表象背后的深层缘由,探析中国农民对整个奥运的理解。
表1 晋南农民对第30届夏季奥运会的有关情愫调查
2 中国农民奥运情结的几点感想
2.1 农业生产的季节特性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注定农民朋友必须适时劳作。在七八月的炎热天气里,晋南地区农民忙于播种、追肥等农事,时间上势必和观赏奥运会直播有所冲突。而农民要观看奥运直播的前提是不以牺牲农业收入为代价,不以精神食粮替代物质所获“不耽误农活的前题下看直播”。这是作为一个厚实的劳动者无二的选择,也是纠结于物质与精神面前农民无奈的选择。在“过时不候”的农业生产特性面前,作为热爱奥运的农民只有精打细算地留出更多欣赏直播的时间和分秒必争地尽早获取收看重播的机会。
2.2 农村生活的悠然节奏
可以说,“慢节奏”是我国农村生活的时代写照。虽然农民也在认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但他们的生存环境与都市信息时代快速度、强竞争的生活节奏有很大不同。广大农民始终站在一个远观的视角、敬畏的立场欣赏奥运,还不能化己为他地融入奥运全程,农村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调依然排斥和漠视高强度竞争性生活的必然存在。相对西方工业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国农业社会固有的慢节奏生活方式体现出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比较淡薄,对分秒必争、强弱抗衡的体察不够敏感。现阶段,我国处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渡期,亦处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期,大多数农民在“只有竞争求生存”的生活态度上有所改观,但尚未完全转变。
2.3 农民性格的纯朴务实
中国农民具有纯朴的性格特征。这个与奥运利益无染指、少瓜葛的庞大群体,作为纯粹的看客,他们可以简单地希望“中国囊获所有奖牌”,可以通俗地用“外国人猛、劲大、厉害”来涵盖所有国外队员胜利的原因,可以用“妈呀、哎呀”来啧叹赛场的所有失利和失败,可以不管“超级丹”的名字多么响亮和富有内涵而只记得“左撇子羽毛球运动员”。当然,在这纯朴的性格里还包括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怜悯之情,每逢中国健儿登临奖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农民朋友都会倍感振奋和骄傲,稍后便会在街谈巷论时津津乐道;每当运动员带着遗憾和惋惜悄然离场,农民都会跟着沮丧和同情。对于中国部分体操队员的失利、特别是对于刘翔的遭遇,他们的心情尤为沉重。中国农民特有的慈悲和同情心,不会顾及刘翔的再次失利将对整个奥运会连同他身后的各种支持团体造成如何大的损失,他们只把所有不欢都理解成刘翔的不幸运,唤发出的全是惋惜情和怜悯心,其中也有对刘翔的敬意。
中国农民讲求务实,务求实效的意识习惯以结果衡量得与失、成与败,在评价“中国竞技体育强不强、中国体育健儿棒不棒”的问题上执着于“中国队的国际排名和奖牌数量”的单一基准线。与此同时,务实的中国农民有着“不劳无获、多劳多得”的思维定势,他们乐于把奖牌数量的多少与汗水、泪水的堆积程度等同理解。他们非常在意实用性,喜于追问“干这个能赚多少钱,看这个得花多少钱”,想必是物质的满足对他们幸福的生活仍然是首要的考量,抑或“劳作有功、其他无益”的思想还深刻烙在老一辈农民的思想里。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长期濡染下,农民务实的情怀仍然留存封闭、保守的一面。
2.4 竞赛项目的特点使然
农民爱看的奥运项目有篮球、体操、举重。首先,兴趣是决定农民爱看此类节目与否的关键因素。“兴趣产生于有知”。如篮球项目,多数农民有过体验及近距离接触,所以备受大家喜爱;其次,竞赛项目的娱乐性、竞技性、艺术观赏性特点也是农民选择观看的主要因素。拿农民朋友爱看篮球比赛来说,不仅得益于篮球项目本身的推广程度,也依仗篮球运动本身富有的娱乐性、竞技性特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欣赏体操比赛乐趣的同时能感触到身体的动感美,令农民朋友向往,所以体操项目被农民广为喜好和关注;再次,能否与该项目的运动员产生共鸣也是选择观看的主导因素。农民生产劳动的生活习性使得多数人喜欢关注实在、较力的项目,力与健壮美并存的举重项目最是符合这一特点,农民特别赏识此项目真实、直观、不带半点虚假的竞技一面。
2.5 局限认知的思维左右
农民对竞技体育和奥运精神认知的局限性左右着他们奥运情愫的深刻性。农民最容易把赛场上运动员的较量误读成简单的个人对抗或小团体抗衡。然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不仅比对的是个人素质,还有运动员所在国家综合国力的比拼,包括所在国家的科技、教育、营养、医疗等事业的发展状态、管理体制、传统优势等。农民更容易带着“成王败寇”的定律和“赢者荣,输者耻”的心理基础来看待奥运赛场,这与竞技体育所奉迎的“勇于拼搏,臻于完善”的自我突破意识相悖离,也不符合奥运精神中倡行的“参与、友谊、团结、奋进”精神。
此外,当竞赛的一方出现惜败的结局,农民们总是冠以“运气”之名去揭示那个纠结的命题——由于一些规则的不完善和时机的不成熟而致使竞赛结果的不满意。从某种程度上说,唯心主义色彩的残存仍在误导着中国农民对赛场失利的正确归因。农民相对淡然的国际意识及长远情怀,夹杂着实用为主、当下为主的认识观,即为:渴望奥运会就是中国一家展现的舞台。他们不太关注体育竞赛本身的意义和奥运本身倡导的精神内涵,在有些问题上不免有很多的想当然和不以为然。
3 小结
中国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知识广度,制约了他们对奥运会理念的深刻认知;农民质朴的性格和纯粹的立场,成就了他们对奥运会纯真的观赏和由衷的享受。
诚然,碍于笔者多次与老辈农民交谈,又独察晋南地区一隅,由此来折射出全国农民、新时代农民的共识,难免偏颇。可对于深层提升广大农民理解奥运、支持奥运、增加奥运认同感有所借鉴,对于体育事业在农村大力发展的相关研究有所参考,对奥运精彩人人享有的奥林匹克愿望有所助成。这便要求我们要加大奥运知识在农村的普及力度,增加农民对奥运各个项目的熟知熟习程度,提升农民朋友的综合素质和改善农村体育的整体环境。
[1] 易剑东.百年奥运史[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
[2]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奥林匹克知识市民读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 季谋芳,金育强,梁竹贵.农民体育需求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29 ~32.
[4] 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