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审视与出路探寻
2012-09-06季晓艳
季晓艳
通识教育(genernal education)又被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通识教育的思想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也称为“博雅教育”或“文雅教育”。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一书中首次定义了这一术语。即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1]在我国,多位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定义了通识教育,尽管他们对“通识教育”概念的看法见仁见智,但笔者分析认为,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元发展的历史及文化概念。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都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进行通识教育应该是在“全人教育”的理念指导下,针对专业教育模式开展的一项非专业性、非职业性和非功利性的基本素养教育。
1 体育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1 实施通识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体育创新人才的本质要求
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相对广阔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知识根基,复杂而丰富的知识结构能够为知识迁移、联想和创新提供广泛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培养复合型体育创新人才,就需要通过通识教育的实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开阔视野与多元兴趣,使学生具备博雅精神与气质,从而为其专业发展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开展通识教育是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诉求
近年来,伴随体育院校生源素质差别的不断扩大,“工具理性化”(即重技能轻人文、重功利轻道德)的观念在学生价值观中有不断蔓延的倾向。未来社会将是一个高度文明与民主的社会。如果体育院校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冷漠、呆板的技能型运动员或是唯利是图、人格卑下的体坛政客,那么,谁来推动未来社会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因此,体育院校可以考虑通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推陈出新,对体育本身的欣赏与赞美,对科学训练方法的探索与创造等方法开展通识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3 加强通识教育是体育院校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内在需求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要求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不仅仅是具备专业体育学科知识或专项体育技能的人,而是要具备能快速学习并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的人。这就要求体育院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趋向必然要求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重视学生基本元认知技能和态度的培养,而这也正是通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所在。
2 体育院校通识教育改革中的困境
2.1 理念困境
2.1.1 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 在对各大体育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之前从未听说过“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在了解“通识教育”的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理解通识教育的,还有一些人将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提并论。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各大体育院校的大多数教师、学生以及管理者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主要来自“字面”猜测和个人感受。例如: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附属,通识教育就是公共选修课或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存在表面化、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现象。究其原因,首先与通识教育本身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概念有关;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体育院校的决策层尚没有给予通识教育理念足够的重视和倡导。仅仅依靠个别教师的努力,缺乏自上而下的推动力,无法使广大师生对此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2.1.2 对通识教育的认知 体育院校院系两级体制中,系的划分均以专业先于通识为前提,身处这种专业导向的教育体制下的体育院校教师,在心理上自然重专业、专项而轻通识,重研究而轻教学,很多人将参加通识教学工作与个人从事科学研究对立起来。在这种观念下,要求教师重视通识教育可谓难上加难。在重视专业专项的体制下,体育院校的学生将大学教育视为提高个人专业技能的过程。他们对一门课程重要性的判断,大致都以毕业后就业市场的要求作为标准。在这种求学心态下,通识教育课程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学生家长也认为子女们上大学就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获取学位。在这种功利取向的社会环境中家长们将大学教育等同于就业前的职业训练阶段。在家长的这种认知态度下,要求其重视通识教育,谈何容易。
2.2 课程困境
2.2.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杂乱无章 由于多数体育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缺乏深入地认识,在实施中,尤其是在课程和内容构成上缺乏科学论证,出现“实用化”、“拼盘化”现象。在对各大体育院校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体育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都是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中,“两课”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0%;公共选修课开设五花八门,选修课内容结构混杂,而且多以各类体育项目为主,真正关乎学生价值观人格培养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类课程比例较小。以一所体育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例(见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该校开设的六大门类通识教育选修课中,经济管理类和自然科学类选修课比例较小,体育项目类选修课则占到了总课程门数的65%,这样的课程设置结构只能用“杂乱无章”来形容。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体育院校的通识选修课主要采取教师自愿申报的方式开设,缺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另外,由于师资相对缺乏,体育院校因人设课的现象对比其他普通院校更加严重。
表1 某体育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布一览表
2.2.2 体育院校对隐性课程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专业课程及部分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程都属于显性课程的范畴,其课程的知识广度是有限的。而通识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课外的直接经验的积累。可以说,通识教育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文化内涵的感染与熏陶,是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完善和丰富。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隐性课程往往被看做是一所大学的“精、气、神”,反映了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神韵,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过程。[2]例如: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但这些在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
2.3 制度困境
2.3.1 专业选择制度和专业转换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各大体育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同,实行的是过早的专业选择制度和统得过死的专业转换制度。过早的专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容易出现学生所选专业并非所感兴趣的状况;统得过死的专业转换制度把学生的身份限制在某一固定的专业领域。一方面,按专业编班和分配宿舍的管理制度造成学生大多数时间与同一专业同学在一起,这样就从制度安排上减少了不同专业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另一方面,由于体育院校很少组织全校学生对其他专业进行了解,学生即使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也因为“转专业难”常常望而却步。因此,对本专业或专项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这种现象在体育院校开设的新专业中表现非常明显,这显然对通识教育改革不利。
2.3.2 科系主导的体育院校组织制度不合理 专业化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单科性的体育院校中,专业科系主导的组织结构给通识教育改革带来的障碍也越发明显。通识教育选修课是由分属于不同科系和教研室的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专项或兴趣特长为全校学生提供的课程。不可回避的是,教师首先追求的是在自身专业领域内获得的成绩和认可。作为一种组织实体,科系也自然地保护自身组织和成员的权益。因此,对于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建设,大多教师持漠视态度;缺乏拓宽学术视域的部分教师对通识教育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这些都不利于体育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开展。
3 走出困境的出路选择
3.1 在思想意识上,逐步将通识教育理念推广并普及,并使之上升为体育院校的办学理念
没有认识的飞跃,就没有改革的勇气,就没有实践的自觉。[3]首先,作为体育院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尽量克服功利主义现实给通识教育带来的挑战,高瞻远瞩地选择教育目的。通识教育不应该仅仅被认为是一套具体的必读书目,或者规定一系列课程,而应该是对于知识和思想目标的关注;[4]其次,通过有条不紊地教育思想大讨论、学术研讨会、通识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会及创办通识教育报刊等形式来推广和普及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在这一点上,港台地区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港台地区各大学普遍设置了“通识教育中心”作为专业管理机构,规划与实施通识教育,[5]创办通识教育报刊。作为教师和学生发表对通识教育看法、沟通讲授和学习通识课程体会、报道通识教育资讯的园地,对于推广和普及通识教育理念十分有益。
3.2 在课程设置上,逐步建立合理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如果我们将通识教育看作是选一门又一门的课程,这是最不幸的”[6]。不可否认,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通识教育实施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的完善程度。因此,体育院校应着力改变对通识教育课程粗放管理、无人重视的“杂乱无章”现状,自上而下地设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使其核心化、规范化,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开设质量,保证教学效果。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授课师资、学习要求等方面进行规范。在目前各大体育院校课程和教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力量建设少而精的核心通识课程,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以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人格的理念;其次,针对体育院校生源素质差别大的现实情况,可以考虑分“体育类学生”和“非体育类学生”来设置两套相通的通识教育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可以充分整合体育院校通识教育相关资源,提高课程使用效率。
3.3 在制度建设上,不断改革创新,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针对制度困境中我们提到的专业选择及转换制度等问题,如果对其进行改革,将触及到体育院校现行的学生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首先,比课程设置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校园氛围。体育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如果能够让不同专业或专项的同学交叉居住,这种尝试就非常意义,而这也绝不仅仅是宿管制度的变革;其次,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系科主导的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建立相应的教师团体,尽力淡化学科和专项的界线,制定一套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综合化发展的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真正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效果。
除此之外,体育院校的通识教育还需要有更多的空间拓展,使得学生进入校园就能处于一种通识教育的氛围之中。比如可以考虑在图书馆专门开设通识教育专区,集中陈列适合这一阶段学生阅读的图书,与教学型图书馆区别开来等。
总之,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体育院校不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应更重视解决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走出一条有体育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改革之路,推进通识课程改革的本土化和校本化是各大体育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1] Harvard University.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5.
[2] 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06(6):31~33.
[3] 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87 ~99.
[4] 韦玮.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与课程设置探讨[J].高教探索,2009(2):92~97.
[5] James O.Freedman.Liberal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M].lowa City:University of lowa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