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医学在控制内分泌科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价值研究

2012-09-06王艳玲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内分泌科针对性循证

王艳玲 韩 彬

内分泌科患者中较多患者存在明显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而其中某些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好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降低并发症均是内分泌科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考虑的重点[1]。本文中我们就循证医学在控制内分泌科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传统治疗方案组)55例和观察组(循证医学组)55例。对照组的5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42~78岁,平均(62.4±3.5)岁;病程1.0~18.5年,平均(8.3±1.6)年;其中糖尿病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7例。观察组的55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43~78岁,平均(62.6±3.4)岁;病程1.0~19.0年,平均(8.5±1.5)年;其中糖尿病3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6例。两组患者的疾病分类、严重程度及年龄、性别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进行常规用药及其他治疗干预,包括药物应用种类、剂量及饮食锻炼方面的干预等。观察组则采用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治疗方案及生活方面的干预,针对每位患者的疾病情况及生活饮食、锻炼习惯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查阅成功的疾病治疗案例及研究,进行治疗方面的优势总结,将其优点进行分析,并与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整合,将适合本例患者的方面进行改进后应用于其治疗方案中,即对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的指定,对其疾病中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从成功治疗经验中吸取优势及改进不足,使每位患者均在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且对于每位患者治疗方案及生活习惯中的并发症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并进行针对性解决方案的指定及实施,制定过程与治疗方案相同。然后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1个月和治疗后随访的6个月疾病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疾病控制效果以病情得到稳定缓解,检测指标可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并无明显波动为优良,以病情缓解,检测指标虽未至相对较佳的范围但在持续改善为一般,病情无改善或加重,检测指标也无改善为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软件包为SPSS15.0,计量资料为年龄与病程方面的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性别、疾病种类、疾病控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后住院期间及随访的6个月期间疾病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心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眼突等基本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控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内分泌科疾病多数为慢性长期疾病,疾病本身一般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如能长期有效控制对于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等影响不大,但是如控制不佳,尤其是发生并发症等,则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更为严重者甚至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等,因此控制好本科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是保证患者生存状态的有效指标[2]。但是造成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较多,如饮食、用药方案针对性不佳等多种原因,因此对于每位患者的治疗干预方案不仅要做到细节化,更应做到针对性[3]。循证医学是指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将最佳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融合,以使其对每位患者均具有针对性[4-5]。本文中我们就循证医学在控制内分泌科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发现其较常规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内分泌科有较广的应用价值。

[1] 王晓玲.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93-94.

[2] 张红霞,柳洁,秦洁.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68-69.

[3] 陈鸿翔,訾艳丽,胡茜运.用循证医学做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J].人民军医,2011,54(7):613.

[4] 鲁翔.老年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循证医学规范与个性化[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5):360-364.

[5] 李立明.对循证医学与循证健康管理的思考[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5(2):70-71.

猜你喜欢

内分泌科针对性循证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中国妇女孕前肥胖诊治路径专家委员会(按姓氏字母排序)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